五蓮的山和水

走過千山萬水,還是更喜歡五蓮的山和水!

五蓮的山是獨特的,它沒有泰山的厚重雄渾,也沒有華山的險峻巍峨;它不像南方的山那樣柔柔的娟秀碧綠,又不像西北的山那樣粗獷的遼闊蒼涼;五蓮的山,容山海之大觀,兼南北之氣象,有奇秀不減雁蕩者之五蓮山,有深谷藏幽杜鵑如海之九仙山,有扯雲裹霧巍然聳立之馬耳山,各具姿態,不一而足。


五蓮的山和水

五蓮山望海峰雲海

五蓮的山從昌濰平原南部邊緣巍然躍起,向著東方蜿蜒入海,畫出了一道美麗的曲線。在這道曲線上築起的城牆分隔了齊與魯,卻割不斷齊魯人山海一樣的情懷。這一道美麗的曲線,就像日照的背影和靠山,阻擋著冬季寒冷的北風,積聚著夏日充沛的雨水,溪流潺潺,松竹漫漫,綠茶飄香,花果滿園。

五蓮的山遙望著大海,讓大海背靠著青山。山與海的映襯,高大與遼遠的呼應,高山流水與有容乃大的交融,一個是堅實偉岸之民族脊樑,一個是包容開拓的藍海世界。

五蓮的山是森林的海洋,漫山遍野的黑松妝點著四季常青的世界,而高大密佈的板栗林幾十年如一日的守候著這片土地,為人們帶來春的清香和秋的香甜。八十年代曾經無處不在的蘋果園已經很少見了,櫻桃園又日漸多了起來。花與果渲染的種植園茂密異常,高大的行道樹給行人帶來了夏日的陰涼。森林是山的生命,是山的靈魂,北風吹起來的冬季裡,飄落的白雪妝扮起一個銀裝素裹的世界。一天的暖陽就會讓山坡陽面的積雪消融,溝底就有了涓涓細流,而後山依然是皚皚白雪壓青松,這一切,勾勒出一幅“白雪山陰掛,清溪石上流”的水墨畫,境界如斯,夫復何求!

五蓮的山彙集著溪水,溪水妝點著群山。清澈蜿蜒曲折迂迴溪水之勝景,當數龍潭溝天然峽谷。龍潭溝天然峽谷位於五蓮山和九仙山北麓,進入谷口,但見兩岸懸崖壁立,谷底山石橫鋪,溪水清洌,游魚可辨,掬水暢飲,勝似嶗山。


五蓮的山和水

馬耳山


沿著溪水逆流而上,兩岸山勢漸緩,雜樹叢生,行近十里可至黑龍潭和白龍潭,舊時有龍王廟修建於此,現在只有純天然的山山水水,難見斧鑿印跡。白龍潭水深不可探底,大旱之年從無干涸,鄉間相傳此潭水通達東海,故修建龍王廟以祭之,於天旱之時常求雨於此,龍潭溝之名也來源於此。夏季裡幾場大雨過後,龍潭溝的水就逐漸的豐盈起來,谷底的溪流更寬、更深、更湍急了,瀑布也有了瀑布的模樣。林木豐茂,滿山蒼翠,夏季的北國山巒充滿著生命的熱情。而我更喜歡深秋的山野,晴朗的日子,攜三五好友沿山路攀援而上,直達山頂,舉目遠望,遠山如黛,近山蒼翠,雜樹叢生的山坡層林盡染,到處都是色彩斑斕的世界。


五蓮的山和水

龍潭溝


雨潤翠山野,雲蒸水夢澤。五蓮山東北方向的戶部水庫也是一處山水佳境。群山環繞一灣碧水,晨光中時常風平浪靜,水波不興,群山倒影如畫;黃昏時落日餘暉灑滿大地,垂釣者持杆靜坐,農人們在田地裡辛勤的勞作,牧者歸來,兒童放學,遠山、近水、牛羊、人兒......這一切,構成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


五蓮的山和水

戶部水庫


五蓮的山和水

從戶部水庫遠眺馬耳山


五蓮的山和水

戶部水庫


五蓮山水之美,美在高山流水自然山野之純淨,美在鄉土畫卷難掩高雅意趣之純樸,山水之勝,大美如斯,遊之無憾!

2011年7月寫於諸城

劉祥傑


劉祥傑

青島【雲茶書院】主人

青島中產部落城陽一公社社長

膠東地產圈混跡十數年

後研習茶文化並創茶品牌【山海田園】

專營雲南古樹普洱茶、古樹滇紅、古樹白茶等,

包茶樹、建茶廠,走源頭,微利量產。

聊聊雲南茶及雲南茶文化、歷史故事,

來喝茶可地圖搜索“雲茶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