鐮刀太多,韭菜就不夠用了


通過觀察文章的打開率我大概發現了一些規律,文章的標題對於閱讀量起著關鍵性作用,一個吸引人的標題能夠立刻吸引讀者點開。


我有關注一個號,裡面的內容可以說每一期都特別棒,但是好文章也要給能夠理解的人看,同一篇文章有人覺得特別好,有人就覺得不好。其中有一篇文章下面就有人留言說“內容非常不錯,就是有些文不對題了”。


我們可能會因為一個好的標題點開一篇垃圾的文章,也可能會因為一個一般的標題而錯過一篇精彩的文章,甚至是影響自己一生,改寫自己命運的文章。


文不對題就對了,作者回復說“到現在你還記得標題,如果不這樣起標題,有很多人就錯過這篇文章了。”


我也發現了一個規律,標題裡如果帶有明確的賺錢信息,這篇文章的打開率就會特別高。如果是陳述性標題,或知識點類型的標題,比如《公募基金業的這場大變革,和每位投資者息息相關》《什麼是指數基金的跟蹤誤差?》打開率就會突然變的非常差。


其實知識點類型的文章更應該看看,如果說基礎的知識自己都盡數掌握了,該做的決策自己也就會了,沒必要再從別人那裡尋找答案。


只看那種“明天某某要大漲”,“明年最賺錢的產品是這種”類型的文章想要提升自己的投資能力是比較困難的。我覺得凡事關乎錢的事情萬不可掉以輕心,賺錢太難了,辛苦賺的錢要是再被別人收割了,你說憋屈不憋屈。


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是鐮刀,你點開了一篇文章以為發現了寶藏,實際上很大概率會是一個陷阱,不被收割的最好方式就是讓自己也成為鐮刀,學習進步,讓自己也能有發現韭菜的機會,而不是伸手接別人遞過來的餡餅,你咋知道里面有沒有藏刀子呢,對吧。


不光是我們看到的文章,我們接觸到的每一樣東西可以說都是按照我們想要的方式在進行包裝,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人會上當受騙呢?其實不是騙術多高明,只是騙術剛好符合自己的期望值罷了。


其實我特別不想起吸引人注目的標題,因為這種類型的標題往往沒有一個明確的指示,在後面新進來關注的人往前翻文章的時候就很難判斷某一篇是什麼內容,特別不方便查找對標的文章。


還有,起標題真的很費時間。


鐮刀太多,韭菜就不夠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