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志成城 防控疫情 民政在行動

眾志成城 防控疫情 民政在行動 | 社區黨組織:築牢防疫第一道牆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全市社會建設和民政系統認真貫徹落實民政部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始終堅持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積極落實“四方責任”,立足社區(村),聚焦民政重點領域,採取務實管用的措施,積極做好各項防控工作,堅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人民戰爭。

為了展現全市社會建設和民政系統的使命擔當,我們推出“眾志成城 防控疫情 民政在行動”系列報道,帶您直擊疫情防控一線。


防控疫情

我們的城市處處是嚴密的防線

社區身處聯防聯控的末端

肩負的壓力不小、付出的努力也不小

我們身邊

大批的社區工作者、黨員、志願者

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他們不畏艱險、辛勤付出

守護著千家萬戶的平安

築起防疫第一道牆

疫情就是緊急命令,一個社區黨組織就是一座抗疫戰鬥堡壘。

全市社區黨組織細化工作機制,基本明確了出入管理、樓門管理、社區宣傳等工作制度,扛起了防疫工作的大旗。

朝陽區呼北社區

大年初五深夜11點56分,朝陽區呼家樓街道呼北社區書記殷金鳳接到通知,第二天要實行社區群防群控。

一個開放式管理的老舊小區,光出入口就有45個,怎麼封閉?殷金鳳恍惚了幾秒之後,坐到辦公桌前寫方案。天亮前,一套“二防三門四件套五量化”的防控方案出爐了。


眾志成城 防控疫情 民政在行動 | 社區黨組織:築牢防疫第一道牆

這幾天,殷金鳳帶領社區工作者堅守一線,巡查防控點、宣傳防疫措施、為居家隔離家庭和孤寡老人代購生活用品。社區黨組織在這次防疫工作中,一刻都沒有停歇。

大興區棗園社區

疫情發生後,大興區清源街道棗園社區黨組織迅速建立了防疫工作“五步工作法”——

“全面摸排”:對53棟居民樓3380戶居民逐戶核實、建立臺賬;

“制發出入證”:保留社區一個出入口,值守人員24小時對進入小區人員測量體溫、核查登記,併發放人員和車輛出入證;

“返京人員登記”:詳細記錄每一位返京人員的具體住址、出發地、回京方式、聯繫人等,並核對身份證、車票;

“貼心服務”:對湖北等疫情高發地返京人員,由社區專人定時回訪身體情況,每3個小時測量一次體溫,並詳細記錄在《民情日記》上;

“社區自我防護”:每日對單元樓道、電梯等進行消毒、設置廢舊口罩回收專用垃圾箱等。

東城區南池子社區

“最艱苦的擔子我們挑,最危險的地方我們上,最緊急的關頭我們在,最困難的時刻我們到。堅定信心,服從安排;衝鋒在前,爭當表率;全力以赴,攻堅克難。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出應有貢獻!”

眾志成城 防控疫情 民政在行動 | 社區黨組織:築牢防疫第一道牆

這是東城區東華門街道南池子社區黨員突擊隊的誓言。在接到防疫任務後,社區黨組織成立了由社區、機關、區委辦局等22名黨員幹部組成的黨員突擊隊,衝在了防疫第一線。

平谷區勝利社區

居民對上門排查的工作人員缺乏信任感,工作人員敲門入戶時常受阻,摸排登記工作進展較慢;外地將要返京人員,對生硬的電話摸排牴觸,不願配合。面對這樣的問題,平谷區平谷鎮勝利社區黨總支專門召開分析總結會,換位思考、研究總結出電話摸排統一話術“四步法”,建立親和信任度、說明排查重要性、加強宣傳預防、摸排登記等。

通過溫暖的交流方式,拉近了工作人員和居民的距離,摸排工作效率顯著提高,順利對轄區內1331戶,4075人進行了排查摸底全覆蓋,對外地返京的50人進行了妥善安置,同時也將防疫知識送到了每家每戶。

朝陽區順源里社區

朝陽區左家莊街道順源里社區在職黨員吳正芳,作為北京醫療隊代表衝鋒在武漢抗擊疫情的臨床第一線,她的母親身體不好一直需要人照顧。在瞭解這一情況後,順源里社區黨委第一時間對老人進行了慰問,瞭解需求,為一線防疫人員做好後方保障。

疫情就是衝鋒號角,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抗疫鮮明旗幟。

在社區黨組織的帶動和號召下,全市社區黨員、在職黨員、黨員志願者們積極行動起來,讓黨旗飄揚在社區的各個角落。

平谷區建蘭社區黨員倪偉

大年初一一大早,平谷區漁陽地區建蘭社區黨員倪偉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她和同事們對管轄的濱河小區甲14和29號樓共計100戶居民,13戶底商進行上門排查登記。

在排查過程中,一些居民出於對自身的保護,對上門排查的工作人員不配合不理解。遇到這種情況,倪偉總是耐心講解排查工作的重要性,有時候居民家裡沒人,她要上門好幾次,直到找到戶主才安心。

通過不懈努力,她和同事們終於摸清了轄區內出京和返京人員情況。“最困難的工作、最辛苦的崗位,黨員必須先上,這個沒有商量。這是我們入黨宣誓時的承諾,是職責!”

房山區馨然嘉園社區張衛華、王新芳

眾志成城 防控疫情 民政在行動 | 社區黨組織:築牢防疫第一道牆

張衛華、王新芳夫婦均是房山區長陽鎮馨然嘉園社區的在職黨員。社區開展疫情防控以來,他們堅持每天一班崗,協助社區工作人員嚴查返京人員及車輛,排查體溫情況,還成功化解了群眾與物業保安之間的矛盾,搭建起黨組織與群眾的橋樑。

朝陽區永安里社區孟寒光

朝陽區建外街道孟寒光是永安里社區首汽黨支部的一名退休黨員,也是社區的優秀志願者。

這次抗擊疫情的工作中,他第一時間請纓,加入社區疫情防控志願者服務隊,宣傳疫情防範知識,嚴格登記外地返京人員信息,解讀相關政策措施。在他的帶動下,靈通觀10號樓其他黨員和志願者紛紛加入服務隊,發揮了黨員先鋒帶頭作用。

豐臺區委社會工委區民政局黨員

“今天是我到社區工作的第5天,進入居委會辦公室的門,全體工作人員都忙活著。今天的重點任務是做好返京人員登記工作。大家分工協作,有的幾個人負責製作返京人員登記站的標牌,有的準備口罩、體溫槍、宣傳頁、登記表等,有的準備車輛運送橫幅和旗子……”這是豐臺區委社會工委、區民政局一名下沉社區黨員幹部的社區工作日記。

眾志成城 防控疫情 民政在行動 | 社區黨組織:築牢防疫第一道牆

眾志成城 防控疫情 民政在行動 | 社區黨組織:築牢防疫第一道牆

在北京,像他這樣的黨員幹部數不勝數,他們與社區共同奮戰,讓鮮紅的黨旗在戰“疫”一線社區飄揚。

東城區左安浦園社區郭平戌

“我是一名左安浦園的普通居民,也是浦園社區的小巷管家,更是一名共產黨員,在防控疫情的關鍵時刻,我應該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眾志成城 防控疫情 民政在行動 | 社區黨組織:築牢防疫第一道牆

防疫阻擊戰全面展開後,東城區左安浦園社區小巷管家郭平戌在每天完成分內的管轄街巷3次巡查工作之外,積極配合居委會的宣傳工作,走訪轄區企業和門店,做好衛生防護知識宣傳。短短几天,他走訪了10多家門店及企業,受益企業及門店50餘人,大大減少了居委會的工作量。

昌平區善緣家園社區志願者黨員

“疫情使不少返京人員留家觀察,阻斷隔離傳染是科學的防控方法,但隔離病毒,絕不意味著隔離人心。”昌平區百善鎮善緣家園社區的志願者黨員為留家觀察人員提供送菜上門、回收生活垃圾等服務,竭盡全力提供生活物資保障。

社區每天都有15名黨員和10名志願者參與疫情防控工作,雖未碰面,但完成了一次次溫暖的“交接”。

順義區建北三社區黨員突擊隊

順義區勝利街道建北三社區有一支黨員突擊隊,承擔起在門崗進行24小時值守測量、排查、登記、進行紅藍卡發放等工作,將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按照隔離居民的網上訂單送到居民家門口,每天到社區80歲以上的空巢獨居老人家中幫助消毒。

眾志成城 防控疫情 民政在行動 | 社區黨組織:築牢防疫第一道牆

像北三社區這樣的黨員突擊隊,勝利街道共有19支,由居委會黨員、在職黨員、非公企業黨員、離退休黨員、物業公司、派出所、衛生服務站等500餘名黨員組成,他們堅守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線,在疫情防控中發揮重要作用。

疫情防控就是家園守護,黨建引領築成萬眾一心抗疫強大力量。

在社區黨組織的感召下,社區居民紛紛響應,為社區防疫工作提供支持,共同守衛自己的家園。

昌平區天通東苑第四社區南播華

家住昌平區天通苑南街道天通東苑第四社區的79歲老人南播華,是一位普通的退休職工,家庭經濟條件並不富裕,但老人通過微信轉賬方式向社區黨支部捐出了1000元特殊黨費,希望能為社區一線工作人員和居民購置口罩等防護用品。

眾志成城 防控疫情 民政在行動 | 社區黨組織:築牢防疫第一道牆

社區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們用實際行動溫暖著群眾的心,像這樣為社區捐款、捐防護物資的群眾數不勝數。

房山區西潞園社區宣傳巡邏隊

房山區西潞園社區是一個擁有57棟居民樓、近萬人的大型社區,為了達到防疫宣傳無死角的目的,社區老黨員、退役軍人成立了宣傳巡邏隊。他們將宣傳材料錄到小喇叭,在社區循環播放,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在巡邏過程中對不戴口罩的居民進行勸阻,被居民親切地稱為“紅馬甲宣傳隊”。

眾志成城 防控疫情 民政在行動 | 社區黨組織:築牢防疫第一道牆

在他們的帶動下,居民積極參與,目前,宣傳隊已由最初的3人發展到10人,每天兩組進行排班,保障社區居民在每天下午3點前都能聽到最新的政策。


正是因為有了他們

我們才看到了希望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冬季的黑夜儘管漫長

但永遠遮擋不住黎明的曙光


眾志成城 防控疫情 民政在行動 | 社區黨組織:築牢防疫第一道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