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延遲復工復產,工資怎麼發?人社部等權威意見來了

2月7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全國工商聯聯合對外印發《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穩定勞動關係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意見》。

意見開門見山指出,要高度重視疫情對勞動關係領域帶來的新挑戰。部分行業企業面臨較大的生產經營壓力,勞動者面臨待崗、失業、收入減少等風險,勞動關係不穩定性增加,勞動關係矛盾逐步凸顯。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階段。意見要求,各級協調勞動關係三方要加強勞動關係風險監測和研判,引導企業與職工共擔責任共渡難關。

意見對勞動用工安排、工資待遇、企業減負等方面,做出具體安排。對於用工安排,有條件的可採用移動辦公方式完成任務,無條件的可以優先使用帶薪年假等。對於工資待遇,支持按照國家停工、停產期間工資支付規定進行支付,困難企業可能需要與員工協商調整工資、縮短工時等,無支付能力的企業可能要延期支付工資了。

靈活處理疫情防控期間的勞動用工問題

(一)鼓勵協商解決復工前的用工問題。

  1. 對因受疫情影響職工不能按期到崗或企業不能開工生產的,要指導企業主動與職工溝通,

    有條件的企業可安排職工通過電話、網絡等靈活的工作方式在家上班完成工作任務

  2. 對不具備遠程辦公條件的企業,與職工協商優先使用帶薪年休假、企業自設福利假等各類假。要指導企業工會積極動員職工與企業同舟共濟,在兼顧企業和勞動者雙方合法權益的基礎上,幫助企業儘可能減少受疫情影響帶來的損失。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北京的部分稅務師、會計師、律師事務所從業人員近期雖未到公司,但已經實行靈活辦公制,與客戶保持線上聯繫。有會計師事務所表示,鑑於疫情形勢,他們的移動辦公時間將從下週持續到本月底。

(二)鼓勵靈活安排工作時間。

  1. 在疫情防控期間,為減少人員聚集,要鼓勵符合規定的復工企業實施靈活用工措施,與職工協商採取錯時上下班、彈性上下班等方式靈活安排工作時間

  2. 對承擔政府疫情防控保障任務需要緊急加班的企業,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和勞動安全的前提下,指導企業與工會和職工協商,可適當延長工作時間應對緊急生產任務,依法不受延長工作時間的限制。

(三)指導規範用工管理。

  1. 在疫情防控期間,要指導企業全面瞭解職工被實施隔離措施或政府採取的緊急措施情況,要求企業不得在此期間解除受相關措施影響不能提供正常勞動職工的勞動合同或退回被派遣勞動者

  2. 對符合規定的復工企業,要指導企業提供必要的防疫保護和勞動保護措施,積極動員職工返崗。對不願復工的職工,要指導企業工會及時宣講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和企業復工的重要性,主動勸導職工及時返崗。對經勸導無效或以其他非正當理由拒絕返崗的,指導企業依法予以處理。

  3. 鼓勵企業積極探索穩定勞動關係的途徑和方法,對採取相應措施後仍需要裁員的企業,要指導企業制定裁員方案,依法履行相關程序,妥善處理勞動關係,維護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

協商處理疫情防控期間的工資待遇問題

(一)支持協商未返崗期間的工資待遇。

在受疫情影響的延遲復工或未返崗期間,對用完各類休假仍不能提供正常勞動或其他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職工,指導企業參照國家關於停工、停產期間工資支付相關規定與職工協商,在一個工資支付週期內的按照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週期的按有關規定發放生活費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最近部分地方已經對延遲復工期間的工資支付問題進行明確。比如山東淄博市人社局表示,在延遲復工期間(2020年2月3日至復工前一天)的工資支付,以及因政府採取緊急措施導致職工不能按期返崗提供正常勞動的,參照《山東省企業工資支付規定》關於停工、停產期間工資支付相關規定執行,即企業在一個工資支付週期內的,按照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

超過一個工資支付週期的,企業應當按照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70%支付勞動者基本生活費。

柳州一家鋼鐵行業企業主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廣西雖規定2月10號復工,但究竟何時能復工還要看疫情防控效果。他們公司有幾十名工人,延遲復工期間工人的基本工資會照發,但是不會有績效工資。

(二)支持困難企業協商工資待遇。

  1. 對受疫情影響導致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的,鼓勵企業通過協商民主程序與職工協商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

  2. 對暫無工資支付能力的,要引導企業與工會或職工代表協商延期支付,幫助企業減輕資金週轉壓力。

(三)保障職工工資待遇權益。

對因依法被隔離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職工,要指導企業按正常勞動支付其工資

;隔離期結束後,對仍需停止工作進行治療的職工,按醫療期有關規定支付工資。對在春節假期延長假期間因疫情防控不能休假的職工,指導企業應先安排補休,對不能安排補休的,依法支付加班工資。

採取多種措施減輕企業負擔

(一)幫助企業減少招聘成本。

要加大線上招聘服務工作力度,打造線上春風行動,大力推廣遠程面試,提高招聘企業與勞動者“點對點”直接對接率。規範人力資源服務收費,堅決打擊惡意哄抬勞動力價格行為。對受疫情影響缺工較大的企業或者承擔政府保障任務企業,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減免費用提供招聘服務。

(二)合理分擔企業穩崗成本。

用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對受疫情影響不裁員或少裁員的中小微企業,可放寬裁員率標準,讓更多企業受益。用好培訓費補貼政策,對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在確保防疫安全情況下,在停工期、恢復期組織職工參加各類線上或線下職業培訓的,可按規定納入補貼類培訓範圍。用好小微企業工會經費支持政策,對受疫情影響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工會經費全額返還。用好企業組織會費,對受疫情影響符合條件的困難企業實行一定比例的企業會費返還。用好工會防疫專項資金,加大對防疫一線職工的慰問,充分調動職工參與防控疫情的積極性。

(三)提供在線免費培訓。

指導企業積極組織開展職工在線免費培訓,支持幫助受疫情影響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開展職工技能培訓和困難企業職工轉崗培訓,開放“中國職業培訓在線”平臺全部功能,免費提供培訓教學資源。

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穩定勞動關係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意見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