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崛起不能靠說廢話,各級聯賽如此慘淡,足協要負首要責任

陳戌源談到中國足球未來發展時,著重強調了"健康發展"四字,其意指如今風雨飄搖的中甲和中乙聯賽,在中超聯賽如此火爆的情況下,次級別聯賽的日子卻十分難過,沒有中超的市場號召力,多支甲級和乙級聯賽球隊甚至因為發不出薪水而退出聯賽爭奪。陳戌源所指的"根基",大抵就是指中超以下的低級別聯賽。低級別聯賽改不好,出問題,就意味著從底層的年輕球員沒有上升渠道,一線球隊人才凋零,致使整個聯賽體系都缺乏活力。陳戌源的話不假,地基塌了,再高的樓也沒用。但是陳戌源所說的健康發展,並沒有指出該怎麼做,作為足協主席,他領導下的新一屆足協,顯然沒能讓中國足球過上個好年。

中國足球崛起不能靠說廢話,各級聯賽如此慘淡,足協要負首要責任

時至今日,在過去的兩個賽季,已經有多達14支球隊從中甲或者中乙聯賽中退出,其中大部分問題是發不出工資或者投資人賠本,無奈解散球隊。很難想象,在市場經濟如此深入的中國社會,在擁有足夠深厚的球迷基礎的中國社會,會有如此多的球隊連基本的運轉都無法維持。兩年內14支球隊退出,那再過兩年,這個數字會不會翻倍?要知道中甲加上中乙聯賽一共也只有48支球隊,如今退出聯賽的趨勢如果不能得到扼制,那這兩個級別的聯賽沒幾年時間是不是沒有球隊可以參賽了?

中國足球崛起不能靠說廢話,各級聯賽如此慘淡,足協要負首要責任

為此,思考分析深層原因是勢在必行的。首先,一支球隊往往不能靠一個投資人的一時興起而長久生存,這些投資人往往難以維持長期穩定的現金流,而且很可能在一段時間內發生資金鍊斷裂的情況,為了止損,俱樂部就成了必要的犧牲品。但是這樣的局勢本來就難以監管,既要降低球隊的准入門檻,又要對球隊投資人的身份和資產進行核查,本就限制了球隊發展的自由,足協的監管職能在此很難施展拳腳,而且這也不符合常理。為此,足協必須想辦法留下這些投資人,讓他們意識到投資足球可能比其他產業更賺錢。

中國足球崛起不能靠說廢話,各級聯賽如此慘淡,足協要負首要責任

真愛是救不了俱樂部的,只有利益才可以。只有投資足球能讓企業賺到錢,才有可能讓投資人留下來。那就要牽扯到足協的市場化改革,不讓聯賽按照市場規律發展,頻頻設置阻礙,只能讓球隊面臨經營困難。讓俱樂部的老闆能夠在足球市場上摸索到利益鏈條,形成豐富的產業鏈,這才會讓低級別聯賽煥發活力。老闆能因此收益,更願意投資,球隊的建設質量也會逐步提高,"地基"自然就會穩固。

中國足球崛起不能靠說廢話,各級聯賽如此慘淡,足協要負首要責任

足協在最近幾年一直號召聯賽擴軍,但是結果卻事與願違,不光新球隊建立寥寥,一些老牌球隊紛紛面臨經營危機。足協不能只喊口號,定目標誰都可以,但是真正的執行、政策的落實,才是體現足協水平的時候,這隻靠講些廢話是沒有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