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斯坦·努爾蘇丹·一座中亞現代之城的誕生


哈薩克斯坦·努爾蘇丹·一座中亞現代之城的誕生

文章 I Andrew 圖片 I Andrew 編輯 I Andrew

阿拉木圖一路向北,繞過綺麗的巴爾喀什湖。12個小時火車之後,便來到了哈薩克斯坦的首都——努爾蘇丹。

哈薩克斯坦·努爾蘇丹·一座中亞現代之城的誕生

努爾蘇丹新火車站

哈薩克斯坦獨立6年之後,於1997年把首都由南部的阿拉木圖遷都至北部城市阿克莫拉,並改名為阿斯塔納

2019年3月,哈薩克斯坦將首都阿斯塔納更名為努爾蘇丹,以向剛剛卸任總統職務的哈薩克第一任總統努爾蘇丹·納扎爾巴耶夫致敬。

哈薩克斯坦·努爾蘇丹·一座中亞現代之城的誕生

2020年初的努爾蘇丹

努爾蘇丹首都區位處阿克莫拉州內。阿克莫拉在哈薩克語中意為“白色墳墓”。

該州地處中亞腹地,城市周圍便是一望無際的半沙漠草原。遷都之初,阿克莫拉只是一個人口十多萬的荒原小城。

“白色墳墓”的傳說在這片土地上不斷被提起。

有人說該城居民曾在一段時期被殘忍殺害,白色墳墓散佈整個小城。有人說這裡曾有三座埋藏寶藏的墳墓,兩座被摧毀,還有一座至今沒有找到。更直接的說法是寒冬來臨,大雪吞噬整個城市,積雪下的死寂猶如白色墳墓一般。

眾多故事傳說縈繞在這座小城,當地人一度認為這是一個被詛咒的地方,那這座城市到底能不能成為國家首都呢?

哈薩克斯坦·努爾蘇丹·一座中亞現代之城的誕生

哈薩克斯坦

質疑、傳說與極端氣候並沒有阻擋哈薩克人民對於未來的暢想和追求。

在首任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的強力推行和鄭重宣佈下,阿克莫拉市正式成為哈薩克斯坦“永久性首都”,並改用意為“首都”的阿斯塔納作為新首都名。

這片荒蠻惡劣之地,以及被“詛咒”的小城,由此開啟了邁向發展繁榮、未來機遇轉變之路。

哈薩克斯坦·努爾蘇丹·一座中亞現代之城的誕生

河畔對面的教堂

遷都北方,隨之而來的是大量政府政策傾斜、國家資金和精力投入,以及外海資本、技術及理念的引入。

面對這樣一個將改變國家面貌的世紀工程,納扎爾巴耶夫或許早已心裡有底。信心十足的他,大膽構想未來之都,並在世界範圍內廣泛徵集城市規劃以及建築設計方案,各國城市與建築設計師躍躍欲試,夢想在未來之都釋放靈感,成就佳話。

哈薩克斯坦·努爾蘇丹·一座中亞現代之城的誕生

努爾蘇丹舊火車站

眾多的城市規劃設計中,來自日本的著名建築設計師黑川紀章,為阿斯塔納提出了“共生理論”構想,即被伊希姆河分為左右兩部分的阿斯塔納,老城部分保留原蘇聯建築風格,河對岸將是充滿各種可能性的首都新城。

黑川紀章規劃裡最重要的一點是橫貫西東的城市中軸線——“千禧軸線”。在這座即將崛起的新城裡,亞式、歐式、蘇聯式、伊斯蘭以及未來主義風格建築都將圍繞這條中軸線展開。

哈薩克斯坦·努爾蘇丹·一座中亞現代之城的誕生

城市中軸線前方的市區

此外,他還提議在阿斯塔納市周邊植樹造林數萬公頃,並連接至哈薩克著名療養勝地博羅沃耶的自然森林。黑川紀章的設計構想受到了納扎爾巴耶夫的高度評價。

另一位具體塑造中軸線上眾多地標建築的建築師是納扎爾巴耶夫的至交,來自英國的諾曼·福斯特。他以“和平”為理念,希望把阿斯塔納打造為和平與光明之城,這一理念恰好與納扎爾巴耶夫的設想不謀而合。

至此,新都阿斯塔納天馬行空,充滿未來主義的城建拉開了序幕!

哈薩克斯坦·努爾蘇丹·一座中亞現代之城的誕生

建設中的樓宇

橫跨整個城市的千禧軸線,最東端起始於獨立廣場

獨立廣場中央是一座通體潔白的Kazakh Eli紀念柱,91米的代表著哈薩克斯坦的獨立年份。紀念柱頂端有一隻展翅鍍金大鳥,是哈薩克傳說中象徵幸福的神鳥“Samruk”,底座是高5米的納扎爾巴耶夫青銅雕像。

哈薩克斯坦·努爾蘇丹·一座中亞現代之城的誕生

Kazakh Eli紀念柱

獨立廣場身後最左邊,是被譽為中亞最美清真寺的哈茲拉特蘇丹清真寺(Khazret Sultan Mosque)。

清真寺由納扎爾巴耶夫親自命名,寓意為“聖潔的蘇丹”。傳統伊斯蘭風格的穹頂高處帶有一圈藍色裝飾,凸顯出哈薩克民族風格。

哈薩克斯坦·努爾蘇丹·一座中亞現代之城的誕生

哈茲拉特蘇丹清真寺

清真寺向右,是被戲稱為“狗碗”的Shabyt藝術宮,裡面有一所藝術大學,是風靡亞歐的哈薩克國寶級歌手迪瑪希的母校。

緊挨著藝術宮的是獨立宮。宮內設有博物館和美術館,總統就職典禮也在此舉行。

哈薩克斯坦·努爾蘇丹·一座中亞現代之城的誕生

紀念柱/藝術宮/獨立宮

獨立廣場身後最右邊,是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國家博物館。瞭解哈薩克遊牧民族與國家歷史藝術文化,國家博物館一定不會讓您失望。

哈薩克斯坦·努爾蘇丹·一座中亞現代之城的誕生

哈薩克斯坦國家博物館

沿千禧軸線向西,穿過獨立廣場面前的主幹道,佇立著福斯特在阿斯塔納的第一個代表作——

和平和解宮

仿造埃及金字塔的和平宮,遠遠望去,讓人充滿遐想。走進一看,令人驚喜。古代金字塔在阿斯塔納這座城市搖身一變,現代感十足。

哈薩克斯坦·努爾蘇丹·一座中亞現代之城的誕生

和平和解宮

進入和平宮內部,內容更是豐富多彩——音樂廳、展覽廳、圖書館、民族博物館、世界宗教研究中心、突厥語言學院,以及位於頂層的世界與傳統宗教領袖大會環形會議廳

不懂語言不用擔心,宮內專門配有精通各種語言的導遊,一來二去的互動,哈薩克斯坦及阿斯塔納城市歷史便也心中有數了。

哈薩克斯坦·努爾蘇丹·一座中亞現代之城的誕生

總統專座

繼續向西,跨過伊希姆河,便是建築設計師們施展魔法的未來新城。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總統府

。總統府若似白宮,其面朝東方,平視著和平宮與獨立廣場。

哈薩克斯坦·努爾蘇丹·一座中亞現代之城的誕生

總統府及兩棟金色建築

總統府左側是造型現代的中央音樂廳以及首任總統圖書館, 身後左右立著兩棟金色建築,遠處看去,像守護這座城市權利與威嚴的金甲勇士。勇士身後不遠處便是阿斯塔納城市地標及象徵——

生命之樹

哈薩克斯坦·努爾蘇丹·一座中亞現代之城的誕生

生命之樹

生命之樹,也稱巴伊傑列克景觀塔(Bayterek),是福斯特的第二個代表作。

建築高97米,以紀念1997年哈薩克斯坦將首都遷至阿斯塔納。景觀塔形狀猶如一顆白楊樹託舉著一顆金蛋,恰與獨立廣場的神鳥紀念柱遙相呼應。

傳說中哈薩克人的祖先誕生於神鳥孵化的金蛋中,從“金蛋”裡面俯瞰遠眺,阿斯塔納盡收眼底。

生命之樹在一片廣場中心。廣場周圍是風格各異的建築——總部大樓、俄式樓宇、中式高樓,以及各種現代主義風格建築。

哈薩克斯坦·努爾蘇丹·一座中亞現代之城的誕生

中國風建築

漫步在兩旁整齊排列著購物中心及商務大廈的千禧大道,抬頭遠望,一棟豪氣十足、酷似迪拜亞特蘭蒂斯酒店的大樓,赫然屹立在前方。

哈薩克斯坦·努爾蘇丹·一座中亞現代之城的誕生

千禧大道遠處的“酒店”

這是哈薩克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總部。

名如其樓,哈薩克斯坦石油和天然氣等自然資源在中亞數一數二。憑藉著國內較為穩定的局勢,以及石油開發,哈薩克斯坦獲得了豐厚的收入。

阿斯塔納的現代化建設及建築,無疑是國家物質豐富的見證,因此把阿斯塔納稱之為“中亞小迪拜”也不足為過。

哈薩克斯坦·努爾蘇丹·一座中亞現代之城的誕生

哈薩克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

穿樓而過,躍然眼前的是千禧軸線上迄今為止最西端的新穎建築——可汗帳(Khan Shatyr)。可汗之帳是集餐飲、購物、娛樂於一體的綜合休閒中心,是福斯特的第三個代表作。

毋庸多言,這個巨大的帳篷式現代建築,是在向全世界的人們講述哈薩克遊牧民族的歷史和傳統。它也時刻提醒著人們,作為馬背上民族的後裔,哈薩克人骨子裡流淌著自由奔放的血液,傳統與現代可以完美結合,不拘和大膽可以造就歷史!

哈薩克斯坦·努爾蘇丹·一座中亞現代之城的誕生

可汗帳內部

考驗建築師的不僅僅是想法和外形設計。

地處中亞荒原的阿斯塔納,深冬來臨,“白色墳墓”肆掠城市每個角落。極端氣候,對建築材料本身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戰。不同季節產生的膨脹和收縮量十分驚人。

為應對如此難題,建築師們絞盡腦汁,突破常規,再一次用智慧和勇氣,一如生於草原、長於寒冬的哈薩克人堅韌性格一般,克服萬難,完美地完成了千禧軸線的打造以及現代新城的建設。

哈薩克斯坦·努爾蘇丹·一座中亞現代之城的誕生

寒冬中的中央市區

至此,納扎爾巴耶夫帶領哈薩克人民,攜手大膽前衛的設計師們,面對眾多質疑傳說和現實困難,在遙遠中亞,在離海岸最遠的荒原深處,一磚一瓦,春冬二十載,成功打造了一座象徵和平與未來新首都。

2017年,遷都20週年之際的阿斯塔納舉辦世博會。這座年輕的城市迎來了全球客人,115個國家齊聚於此,共慶其成年。走向世界舞臺的阿斯塔納,向世人呈現著自己最好的一面。

20年前被“詛咒”的小城,如今完美擔負起國家及人民寄予的重任。沒有人再質疑當初的選擇,越來越多的哈薩克人遷入新首都,像構想打造這座城市的建築師們一樣,夢想把自己的智慧貢獻給這座未來之都。

哈薩克斯坦·努爾蘇丹·一座中亞現代之城的誕生

夜裡的高樓

2019年3月哈薩克斯坦首任總統努爾蘇丹·納扎爾巴耶夫宣佈辭去總統職務。

新任總統提議將國家首都阿斯塔納更名為努爾蘇丹,以致敬帶領哈薩克民族走上獨立自主,繁榮發展的國家領袖。

這座城市由此再一次更名換貌。努爾蘇丹,承載著首任總統的精神與暢想,哈薩克人民的奮鬥與追求,期待將在不久的未來為世人帶來更多的驚喜和故事!

哈薩克斯坦·努爾蘇丹·一座中亞現代之城的誕生

/完·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