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也慌了!加拿大14個三文魚場感染病毒,感染率100%

現在加拿大人談“病毒”色變,被這個仍然沒有控制下來的新冠病毒弄得人心惶惶。

CTV的報道說,BC的14個三文魚養魚場感染了一種病毒(virus),不過謝天謝地!這種病毒是此病毒,非彼病毒,而更不是眼下猖獗肆虐的新冠病毒(coronarivus)!

但是業內人士以及環保組織都非常擔心,擔憂這種原本在養魚場的病毒可能傳播到野生三文魚身上,影響到野生三文魚,令其種群數量進一步減少。

魚也慌了!加拿大14個三文魚場感染病毒,感染率100%

(Source: Clayoquot Action)

由總部設在Tofino的環境保護組織Clayoquot Action發佈的一份報告稱,該組織在溫哥華西海岸水道Clayoquot Sound所測試的開放式三文魚養殖場中,發現所有檢測標本都含有魚病毒(PRV),感染率高達100%。

報告指出,一個被這種病毒感染的三文魚養殖場對野生三文魚的影響甚巨,“每小時可以釋放多達650億個病毒顆粒”,然後可能通過潮流,傳播給野生三文魚種群。

這也難怪,CTV的這篇文章用了一個聳人聽聞的的標題:

魚也慌了!加拿大14個三文魚場感染病毒,感染率100%


2018年,由聯邦科學家領銜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魚病毒一般在養殖的三文魚中很常見,不過對某些種類的三文魚影響不太大。

研究結果顯示,從加拿大兩大海域的野生三文魚來看,魚病毒會影響到太平洋的至少一種野生三文魚,但對大西洋野生三文魚影響更大。

對大西洋野生三文魚而言,魚病毒與HSMI或心臟及骨骼肌炎症有關,這是一種潛在的致命疾病,可導致三文魚心臟病變及器官出血。

BC省的科學家Alexandra Morton曾經指出,雖然HSMI對人類健康沒有直接危害,但對養殖的三文魚有害,足以令其種群立減20%左右。

更有專家擔心,這些病毒也可能對野生三文魚構成潛在威脅,令原本數量漸減的野生種群進一步陷入困境。

上述環保組織的執行總監Bonny Glambeck在接受CTV採訪時說:“眾所周知,野生三文魚是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一環,本地有100多個不同物種依賴野生三文魚生存。”

而野生三文魚一旦被PRV感染,就可能“導致紅細胞破裂…摧毀魚類的重要器官,最後可能導致器官衰竭而死亡”。

Glambeck還警告說,“我們正處於完全失去野生三文魚種群的邊緣,不僅是在溫哥華島地區,而且是在整個BC省。”

想要了解加拿大留學移民的相關問題嗎?

任何加拿大留學移民的相關問題,

我都會為您詳細解答哦!

不管有什麼問題,都趕快來戳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