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指解讀:疫情對武漢樓市的影響有多大?

2020年重啟元年卻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特殊春節,新型肺炎疫情來勢洶洶並迅速擴散,武漢這座曾被孫宏斌認為是糧倉地的城市再度被世人關注。武漢作為中國經濟地理的中心,是真正的九省通衢、交通樞紐和十字路口。正是這樣一個擁有重要地位的城市,當下遭遇了新疫情的挑戰和壓力。

新型肺炎疫情集中爆發,對武漢市場造成了一定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疊加售樓處關閉、中介機構暫停營業等因素,短期內新房置業需求將會延緩入市,市場量價將面臨下調壓力。尤其是土地儲備量較大的企業面臨挑戰會更大,應儘快轉變營銷模式,合理制定投資開工計劃,長短結合,佈局未來。


疫情危難下,社會各界和房地產企業都在捐款出力,共同抗擊疫情,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相信武漢市場未來一定能夠風雨後見彩虹!


武漢以內生需求為主,人口增長與城鎮化是支撐市場保持高容量的核心要素。2019年武漢9個行政區GDP突破千億,經濟增長持續向好,城市人口支撐力強、擁有1400萬管理人口、人才政策保障力度大,地鐵線路總運營里程位居全國第五,擁有五大國家級產業基地,房地產市場規模穩居全國首位,土地市場出讓金高達1766億元,位居全國第五。正是基於這些穩固的城市基礎和市場容量,我們認為當前疫情影響的挑戰和壓力都是階段性、暫時性的,未來武漢市場仍被長期看好。


一、疫情下的武漢市場:短期面臨挑戰,購房需求延緩入市


➤ 需求意向:購房需求被延遲,置業信心有一定影響


中指調查近期收集到近3000份有效線上調研問卷,統計結果顯示:

  • 若沒有疫情,49%的參與調研的網友在春節期間及接下來的一個月有購房計劃;
  • 因為疫情而推遲購房計劃的比例達到70%,短期需求有延遲入市傾向;
  • 有51.67%的民眾認為疫情對置業信心“影響很大”。

疫情期間以及整個恢復期內民眾的置業情緒都會受到較大影響,民眾的消費意願或購房需求降低,預計一季度樓市成交將出現明顯下滑。對武漢而言,短期房地產市場調整壓力會更大。

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參與調研的網友中有43%的人會考慮通過網上售樓處購(看)房。這種模式既能避免人員聚焦,又能滿足客戶置業需求。企業應不斷加強和提升“網上售樓處”服務鏈條,增強民眾對此方式的吸引力,不斷降低營銷成本。


中指點評

整體而言,此次疫情的發生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延遲民眾的購房計劃。未來,隨著疫情逐漸被控制及消滅,被壓制的置業需求仍有望得到釋放。疫情只是讓需求推後,而不是讓需求消失。


➤ 市場走勢:短期下調壓力較大,長期依然看好


當前樓市已處在穩步調整通道,短期在新型肺炎疫情影響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疊加售樓處關閉、中介機構暫停營業等,房地產市場交易規模短期將出現回落,規模下行將更多地集中在今年上半年,特別是一季度,二季度會逐漸恢復。二季度以後,市場或會呈現逐步回溫的態勢,相應的銷售節點也將向後順延。

二手房市場方面,由於帶看量受到影響和抑制,短期二手房量價均將面臨下調壓力。待市場秩序恢復正常後,二手房掛牌量和成交量將會有所提升,由於置換鏈條的帶動,間接對新房市場也會帶來積極影響。


房價方面,需求短期疲軟,疊加房企加大促銷,或將導致房價存在下調壓力,在“穩房價”政策下,繼續大幅下行的空間有限,房價整體仍將處在平穩運行狀態。


中指點評

針對武漢市場而言,短期存在一定的下調壓力,整體調整時間相對於其他一二線的城市會略長一些。但是中長期來看,武漢市場需求旺盛,未來依然看好武漢房地產市場發展。


➤ 企業風險:新增土儲量較大的企業壓力更大,需加快開工對沖


CREIS中指數據顯示,近三年來主流房企在武漢土儲面積佔集團土儲面積不高,但部分企業在武漢較多,面臨的壓力較大。其中,融創近三年土地儲備量最大,尤其是2019年在武漢新增土儲量較大,總佔地面積達150萬平米,佔整個城市成交建設用地總面積的7.3%。其次,吉利集團新增土地儲備超過100萬平米。前十企業新增土地儲備均超過60萬平米。


表:2017年1月-2020年1月房企在武漢市新增土地儲備排行TOP20

中指解讀:疫情對武漢樓市的影響有多大?

中指點評

這些近三年在武漢加大土地儲備的企業,一季度面臨調整的壓力預計會更大一些,對這類企業而言,合理制定投資、開工計劃,調整區域推盤節奏,同時儘快轉變營銷模式,多角度、全方位打造線上售樓處及各種線上推廣活動,顯得尤為重要。


➤ 影響及政策


中指點評

1、湖北省佔全國商品房銷售額約為5%,而武漢佔湖北省全省商品房銷售額的60%以上,武漢佔全國商品房銷售額約3%。疫情過去後,之前積壓的需求會有集中釋放,但湖北乃至武漢在疫情期的銷售真空期無法避免。如樂觀估計疫期在2月結束,預計對武漢商品房銷售額的影響大概會在20%左右

2、政策仍將維穩作為主基調,房住不炒、因城施策仍將持續,未來房企比拼的核心在於運營策略、工作效率和靈活的佈局方式,而非單純的城市擴張和財務槓桿。

3、疫情對銷售的影響,開工和拿地被延遲,推盤和銷售受到直接影響,建議房企在疫期結束後加快開工以對沖風險,減少疫期對全年總量銷售和開工的影響,但對於在武漢的企業,上半年衝擊相對明顯。

我們在盤點武漢的基本面之後,可以給出肯定的答案:武漢,從來不曾讓我們失望!武漢房地產市場,長期看好!


二、基本面穩固、市場向好、政策利好,未來樓市仍被看好


數據顯示,2019年武漢樓市成交量穩居全國首位,同比大增3成;土地市場出讓金高達1766億元,位居全國第五。從城市基本面來看,武漢作為中國經濟地理的中心,是真正的九省通衢、交通樞紐和十字路口。

  • 2019年,武漢共有9個行政區GDP突破千億,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連續三年突破8000億大關,新增世界500強34家,位居中部第一。
  • 擁有管理人口超過1400萬,提前兩年完成“5年留下100萬大學生”目標。人口支撐力強,未來潛在需求旺盛。
  • 地鐵線路總運營里程339公里,位居全國第五。

當下雖然遭遇疫情影響,但得到國家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調整和挑戰也都是暫時的、階段性的。未來武漢房地產行業政策調控方面將更加靈活、更加細緻。這些方面的利好,都註定了武漢未來房地產市場仍將會被看好。


➤ 2019年武漢樓市成交量再奪全國第一,同比大增3成


2019年武漢住宅供求相對均衡。住房供應22.22萬套,面積2629萬㎡,全年共發放1169張預售證,這在全國絕無僅有。全年住房成交20.91萬套、2324萬㎡,同比分別增長25%和30%,一舉奪得全國住房銷售套數與銷售面積雙料第一名,且連續9年位居中國城市銷量三甲,堪稱中國“流量第一城”。


中指解讀:疫情對武漢樓市的影響有多大?


土地出讓金位居全國第五位,創歷史新紀錄


2019年,以武漢為代表的新一線城市,成為頭部房企深耕佈局的重點。武漢全年土地出讓金額1766億元,創造歷史新高,位居全國城市第五。至此,武漢出讓金連續4年超過千億,穩居全國前五名。同時,武漢以4387萬平米建面成為全國重點城市第五位,市場潛在開發量可觀,也保證了長期可持續發展。融創孫宏斌曾說“武漢就是糧倉地”,足以可見開發商對武漢土地市場潛力的看好。


表:2019年全國部分城市土地出讓金、成交量與溢價率情況

中指解讀:疫情對武漢樓市的影響有多大?


圖:2016-2019年武漢市土地供求情況

中指解讀:疫情對武漢樓市的影響有多大?


➤ 人口:人口支撐力強,人才政策保障力度大,潛在需求旺盛


隨著長江中游城市群、長江經濟帶、中部崛起等國家戰略助推,軍運年武漢城市軟硬實力全面提升,城市吸引力不斷增強。目前,武漢實有人口超過1400萬,2019年新增人口達到100萬左右。自2017年以來,共新增留漢大學生109.5萬人,提前兩年完成了“5年留下100萬大學生”目標。預計2020年爭取再留下30萬名大學生。人才政策方面,大學生落戶政策寬鬆,就業、住房保障力度大,對大學生留漢具有吸引力。由此可見,武漢人口支撐力強,未來潛在需求旺盛。


圖:近三年武漢市主要人才政策

中指解讀:疫情對武漢樓市的影響有多大?


➤ 產業:五大國家級產業基地逐漸成型,引領城市升級轉型


近年來武漢工業轉型升級,服務業增長較快帶動第三產業佔比快速提升,第三產業佔比提升至55%。2019年,武漢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連續三年突破8000億大關,新增世界500強34家,位居中部第一。2019年共有9個行政區GDP突破1000億,已經成為各路資本看好的戰略重鎮,中國光谷、中國數谷、長江新城、長江主軸、中法生態新城、五大國家產業基地引領城市升級轉型發展,房地產有望保持穩中有進的發展勢頭!


2020年,武漢將全力謀劃1-2個5000億級新興支柱產業,全面推進“精緻武漢”三年行動計劃,高質量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全年城市基礎設施投資額超3000億元,安排項目2198個,城市功能不斷優化,城市價值不斷提升。

中指解讀:疫情對武漢樓市的影響有多大?


➤ 交通:地鐵加速建設,運營里程排名全國第五


目前武漢已經建成11條地鐵線路,總運營里程339公里,位居全國第五。根據《關於武漢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2019-2024年)的批覆》,2024年武漢運營里程將達到606公里,邁入世界地鐵城市,改變整個城市發展格局,催生更多新興房地產熱點區域。


表:武漢市規劃地鐵分佈及預計通車時間

中指解讀:疫情對武漢樓市的影響有多大?


➤ 政策預判:因城施策仍為主基調,調控措施更加靈活細化

1、“因城施策”仍將是全行業調控主基調,本輪疫情過後武漢行業調控政策或將出現靈活調整,但不會與中央層面“房住不炒”定位出現衝突。

2、為保障經濟發展活力,貨幣金融環境將相對寬鬆,此外,在民營企業的稅收支持、社保等方面,財政政策也釋放了積極信號。

3、疫情中發債面臨一定機會,加之2019年上半年為發債高峰,房企存在借新還舊的需求,央行也發文提高審批效率,房企可積極關注,並採取相應行動把握融資機會。

4、在貨幣、財政政策較為積極的背景下,房地產市場也會受到一定影響;過去兩年行業政策持續嚴控,在當下面臨較大疫情的背景下,行業整體環境將有所改善


三、總結:武漢房地產市場終將在調整中迎來更大機遇


綜合來看,無論從城市的基本面,包括經濟、人口、產業和交通等方面,武漢都是一個有潛力的城市。當下雖然遭遇疫情,但影響都將是暫時的,階段性的。目前業已得到國家和社會各界人士的援助和支持,未來在行業調控政策方面,應該會更加靈活、更加細緻,這些都為武漢房地產良性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未來,武漢仍將推動城市人口向2000萬跨越、推動GDP向2萬億跨越,推動武漢從中部中心城市向國家中心城市和世界亮點城市跨越。圍繞打造新一線城市與國家中心城市目標,武漢明確提出未來5年新增住房需求1.5億平方米目標,2020年,武漢將全面落實“一城一策”長效機制方案,限價不再一刀切,更加強調區域差異,多管齊下,為房地產經濟穩定發展奠定基礎,武漢樓市也將在調整中迎來新的更大機遇。


作為房地產企業而言,應保持積極信心,練好內功,在現有狀況下,行業仍存在多維度機會:

  • 營銷層面,房企應在價格、促銷等策略上做好充分準備,積極應對,練好內功,厚積薄發、佈局未來。以客戶為本,用好產品說話,線上線下融合、新房二手房聯動將是大趨勢。
  • 融資層面,上半年融資機會普遍較多,加之目前貨幣、財政政策存改善趨勢,房企可積極做好融資準備,管好現金流,在嚴峻的行業環境下,先保障生存問題。
  • 投資層面,不可怠慢時機,土地市場值得關注,目前土地市場供求疲軟,待疫情過去,政府將加大推地,土地價格也會相對合理,存在較多的拿地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