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高密市衛生健康局駐村第一書記趙修林:我就是村民的“孃家人”


駐村第一書記不僅是一份責任,也是一種擔當,駐村工作就是要帶著感情貼近群眾。高密市衛生健康局高度重視駐村幫扶工作,從機關中選派有責任心,工作能力強的黨員幹部走進鄉村、深入群眾,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生機活力。

使命在心,危難時刻顯擔當

“趙書記又來了,俺家裡的米、菜、肉夠吃的了,今天不用買了,光麻煩你心裡不得勁”,感謝、感激之情溢於言表。這是柴溝鎮郭才莊村一名貧困戶面對駐村第一書記趙修林所說的一番話。春節期間的一場來勢兇猛的疫情打破了村莊原本喜慶祥和的氣氛,封路、設立勸返點、入戶宣傳、衛生消毒、體溫檢測、返鄉人員排查管控等一系列防控措施,趙修林正和村兩委們緊鑼密鼓的展開,但最讓他牽掛的是村裡的五保戶、貧困戶、老黨員們的生活起居。他們當中有的身體殘疾,有的年事已高膝下無兒無女,封村對他們的生活影響最大,所以趙修林就把他們所急需的生活用品列好清單,外出統一購買後再送到他們家中。不僅如此,他還安排專人每天入戶逐一進行消毒,手把手的教他們如何正確洗手、戴口罩、酒精消毒等,用最通俗易懂的話語講解疫情防控知識,使他們對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有了大致的瞭解。被他們親切的稱為“孃家人”。

山東高密市衛生健康局駐村第一書記趙修林:我就是村民的“孃家人”

趙修林與村兩委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崔明瑜 攝


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後,柴溝鎮黨委政府大年初二便要求機關幹部全員上崗,駐村包村幹部24小時靠在防控第一線,多次召開調度會議,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如何全面落實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在趙修林看來,只有把工作抓實抓細才能真正貫徹到位。他結合村居實際,暢通服務渠道,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間隔”,將全村常駐的66戶劃分為6大網格,由村兩委和部分黨員擔任網格長,每名網格長承擔網格內的宣傳發放、思想動員、隔離消毒、生活購物四大工作職能,村民有什麼需求都能第一時間聯繫到自己區域內的網格服務員,接到訴求的網格長迅速做出回應,能立即解決的當即解決,不能解決的由村兩委上報黨委政府協調解決,確保防控工作全覆蓋、零遺漏;道路管控是切斷傳染源的最後一道防線,他挑選精兵強將在勸返點實行24小時輪流值班,實現無縫對接、無縫交接;積極號召廣大群眾加入志願者服務隊,在村內的各條道路上進行義務宣傳、勸返出行遊逛的村民,“全民參與、全民抗疫”成為全村的共識;外出返鄉人員管控是防控的重中之重,自覺隔離14天是防控的法寶,為此他總結提出了“四個一工作法”,即對通過細緻摸排的21名外出返鄉人員,每日一次體溫檢測、每天一句良言暖語、每日一次衛生消毒、每天回應一個需求,在枯燥隔離的同時讓他們切實感受到家庭般的人文關懷;同時,他帶頭為抗擊疫情主動捐款600元,在他的感召下短短一天時間便收到捐款4820元,在這個只有幾十戶的小村莊實屬不易;發揮部門優勢,他積極協調相關單位,為村民免費發放口罩、醫用酒精、消毒手套等防控物資,提高一線自身防控能力。

山東高密市衛生健康局駐村第一書記趙修林:我就是村民的“孃家人”

趙修林在村勸返點執勤。 崔明瑜 攝


眾志成城抗疫情,越是艱險越向前。就這樣在趙修林的帶領下,截至目前全村共勸返勸離探親返鄉人員50餘人,車輛30餘臺次,無一輛外來車輛入村,無一外來人員來村聚集,返鄉隔離人員持續穩定,村民生活秩序井然。守土有責,守土盡責,他用自己的擔當作為充分詮釋著一名共產黨員的為民情懷。

責任在肩,幫扶路上扛大旗

幫扶的路上沒有捷徑,走進群眾、貼近群眾,用心幫扶是趙修林在扶貧工作中總結出的有效辦法。他經常說,群眾的需求就是我們開展工作的方向,他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山東高密市衛生健康局駐村第一書記趙修林:我就是村民的“孃家人”

趙修林入戶走訪發放聯繫卡。 崔明瑜 攝


2019年4月,趙修林來到柴溝鎮郭才莊村後,他首先開始的工作就是不厭其煩的入戶走訪,他認為只有掌握了群眾的需求,開展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經走訪得知,很多村民對飲用水非常關心,渴望能喝到口感好、能放心的水,於是他向上級說明情況後,得到了市衛健局的大力支持,爭取資金在村委安裝了全自動淨化水設備,徹底解決了村民的飲水問題;他看到村內沒有健身場所,村民對健身場所的願望很強烈,他又積極爭取市衛健局的支持,協調資金在村中心建起了一處約800平方米的健身廣場;村裡的路燈沒有實現全覆蓋,村民夜晚出行不方便,他又多方籌集資金,為村裡安裝了14盞LED 路燈、84盞裝飾燈,使村民晚上出行越來越有安全感,成為遊玩的新方式;村集體經濟薄弱,他便積極考察適合本村發展的農業項目,多次前往棗莊、青島等地考察石榴樹種植,與青島相關企業簽訂種植合同,他和村兩委提報的石榴樹種植基地項目,已爭取到了10萬元的市財政發展資金;村中心有一處閒置的灣塘把村莊無形中分成了兩段,既不美觀也不安全,成了郭才莊幾代人的“心病”,他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在得到鎮黨委和相關部門的支持後,協調專業施工隊僅僅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就將約7000平方米的灣塘填平,完成了全村人最大的一塊“心病”。他用自己的誠心換取了村兩委的信心,用自己的真心贏得了村民的愛戴。

山東高密市衛生健康局駐村第一書記趙修林:我就是村民的“孃家人”

趙修林與衛健局領導一起在村內調研。 崔明瑜 攝


黨員不僅要在危難的時刻挺身而出,也要有奉獻意識、犧牲精神。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是全市工作的重點,也是村居工作的難點。如何徹底清除“四大堆”,如何拆除違建是擺在他面前的一道難題,當他看到柴溝鎮副鎮長宋華森,沒日沒夜的靠在一線,抓在一線時,他告訴自己已經找到了答案。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面對很多住戶門前自種的各類菜園、樹木等以及其他違建,他果斷的提出“清除四大堆先從黨員幹部開始,然後再逐街逐戶清理”。在他的堅持下,郭才莊成為了柴溝鎮第一批通過濰坊市組織的驗收村。

如今的郭才莊村,路更美更亮了,天更美更藍了,人更美心更齊了,趙修林和村兩委一班人正大踏步的邁向更加光輝燦爛的明天!(崔明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