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戰疫”:圓通德邦漲停 加盟制網點面臨併購

編者按:2020年疫情黑天鵝來臨,共同戰“疫”的同時中國經濟也出現了一批以“宅經濟”為主的新行業新機遇。涉及在家工作學習和吃喝玩樂,包括在線教育、在線診療、電商外賣、快遞等行業短期內迎來了一波爆發。新浪財經特別策劃【戰“疫”之機】關注疫情中湧現出的新經濟,淘寶在“非典”危機下誕生,這次會是誰?

  2月5日,A股如期開市,醫藥、在線教育、雲辦公、快遞板塊接連漲停。2月6日,快遞物流板塊強勢依舊,圓通速遞、德邦股份、中創物流、中儲股份紛紛漲停,順豐控股漲近8%,申通快遞、韻達股份紛紛走強。

  談及快遞板塊股價高漲,快遞專家趙小敏表示,目前股市板塊都處於修復期,順豐今年業績有望超預期,轉運樞紐和航空領域都在加速佈局,但是當前經濟環境會對順豐轉運樞紐進展造成影響,順豐與其他快遞企業相比航空優勢更為明顯。

  趙小敏認為,由於加盟制快遞企業過年期間很多網點休假,直營模式的快遞企業順豐和京東更具優勢,加盟制快遞企業面臨中小網店營業成本承壓和員工不穩定問題,網點會變少、加速併購,但網點的規模會越來越大,加盟中網點應與當地產業更深的聯動,提高抗風險能力。

  亦有業內人士表示,疫情導致消費者減少外出線下消費,將更多消費轉移至線上,消費由線下轉移至線上有利於增加快遞業務量。疫情導致物流成本提升,快遞企業面臨成本上行壓力。而復工延後亦會削弱公司整體利潤。在疫情影響下,快遞行業機遇與挑戰並存。

  通達系面臨高估難題

  新浪財經瞭解到,順豐在春節期間增開多條貨運航線,自1月24日起,順豐增開深圳至武漢、杭州至武漢、北京至武漢、濰坊至武漢、以及仁川至北京和成田至武漢等多條貨運航線。目前,湖北武漢107個網點全部正常營業。

  1月17日晚,順豐控股發佈2019年12月快遞服務業務經營簡報,2019年12月順豐速運物流及供應鏈收入達到118.46億元,同比增長33.31%;當月快遞業務收入112.7億元,同比增長27.92%,業務量5.84億件,同比增長57.84%,單票收入19.3元,同比下降18.94%;

  西部證券研報顯示,順豐控股全年實現突破千億,快遞業收入1061.4億元,增長18.9%,共完成業務量48.4億件,增長26.1%,這也意味著順豐成為A股首家營收過千億的快遞上市公司。

  在具體業務方面,順豐在2019年3月之前主要分為六大板塊,包括快遞時效產品、經濟及倉儲產品、新業務冷運及醫藥、新業務快運、同城和國際業務。2019年3月開始,順豐月度主要財務指標中供應鏈業務收入被單獨列出,順豐也變成七大業務板塊。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時效件賽道的王者,順豐2019年在電商領域與通達系開始正面交鋒。11月25日,唯品會對外宣佈將終止旗下自營快遞品駿的快遞業務,並委託順豐提供配送服務。而新浪財經獲悉順豐承接唯品會的快遞單價在5.5元左右,而順豐時效快遞單價要遠高於電商件快遞價格,單價在20元上下徘徊。

  趙小敏認為,由於加盟制快遞企業過年期間很多網點休假,直營快遞順豐和京東在疫情期間表現突出,在逆境中可以繼續前行。也會提升品牌影響。疫情會提前加速行業走向集中化,通達系快遞企業需要思考差異化發展,經營佈局需要向國際、航空或者農村市場拓展,如果完全靠目前的市場經營情況,企業很難處於高估。

  快遞企業面臨成本上行壓力

  2019年四個季度,快遞行業件量同比分別增長22.5%、28.4%、27.6%和22.8%。研究報告顯示,1月24日至29日,全國郵政業攬收和投遞包裹量同比分別增長77%和110%,淡季件量表現超預期。

  趙小敏認為,由於加盟制快遞企業過年期間很多網點休假,直營模式的快遞企業順豐和京東更具優勢,在逆境中可以繼續前行,也會提升品牌影響力。加盟制快遞企業面臨中小網店營業成本承壓和員工不穩定問題,網點會變少、加速併購,但網點的規模會越來越大,加盟中網點應與當地產業更深的聯動,提高抗風險能力。

  2月4日,新浪財經採訪了接到,目前通達系一些網點處於休假,而直營的快遞企業都在配送物流。順豐北京海淀區分部派送員王海(化名),王海表示全部快遞員都在崗,目前公司分部也不缺人,公司運營一切正常。

  根據2019年前三季度數據,順豐與通達系相比,順豐由於一直佈局時效產品,市場份額一直很難佔領優勢,中通、申通、圓通、韻達和順豐分別為18.9%、12.6%、14.5%、16.1%和7.6%,但由於快遞市場同質化競爭突出,市場份額格局隨時可能被打破。

  截至2019年末,德邦證券研報顯示,順豐市場份額從18年末6.8%提升至19年末的8.7%。

  在順豐公佈2019年12月經營簡報後,A股上市同行紛紛公告去年12月業績簡報,通達系業務量方面,韻達增長最快。

  申通2019年12月完成快遞業務量7.66億票,同比增長26.09%,並帶動快遞服務收入同比增長26.33%,達到24.83億元,快遞服務單票收入3.24元,與上年持平。

  圓通2019年12月完成快遞業務量10.23億票,同比增長32.15%,但是快遞服務單票收入2.73元,同比大跌20.76%,綜合影響下,快遞服務收入同比僅增長4.72%,達到27.91億元。

  韻達2019年12月完成業務量11.25億票,同比增長48.61%;快遞服務單票收入3.04元,同比增長78.82%;實現快遞服務業務收入34.16億元,同比增長165.22%。

  亦有業內人士認為,積極角度來看,為降低被感染風險,疫情導致消費者減少外出線下消費,將更多消費轉移至線上,消費習慣的改變有利於增加快遞業務量。消極角度來看,疫情影響消費端需求,社會零售總額將面臨下滑,對消費總量產生消極影響。此外,疫情導致物流成本提升,快遞企業面臨成本上行壓力。在疫情影響下,快遞行業機遇與挑戰並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