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臥室裡放著妻子蕭珊骨灰33年,他的一生愛情只與蕭珊有關

北宋著名的豪放派詞人蘇東坡在《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中悼念愛妻王氏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 ”

他十九歲那年,與芳齡十六的王弗結婚。妻子年輕貌美、溫柔賢惠,兩人恩愛情深。王弗二十七歲那年去世了,對蘇東坡的打擊太大,他時常夢見亡妻。

此般深情,各自悲喜。也許愛情不需太多的言語,愛一人得一生。對於很多成名文人,這樣非常難得。

蘇軾算一個,近代文人巴金也算一個。

冰心曾說:“巴金最可佩服之處,就是他對戀愛和婚姻在態度上的嚴肅和專一。”

他一生的愛情,只和一個叫蕭珊的女人有關。

巴金:臥室裡放著妻子蕭珊骨灰33年,他的一生愛情只與蕭珊有關

小迷妹愛上了大咖

很多的感情都自崇拜開始。

1917年,出生在長春的陳蘊珍,因在家裡排行老三,身邊的人習慣喊她小三。為此她腦洞大開,把筆名定為“蕭珊”,自此,這個名字伴隨了她的一生。

十九歲的她進入愛國女子中學讀書,成績優異、能歌善舞、充滿青春活力,但也是一個“問題少女”,由於她積極參加各種學潮,就被愛國女子中學的校長給開除了。

於是,她回到了老家。她覺得自己未來的路還有很長,不能就此荒廢,於是迷茫的蕭珊又考取了一所女子學校,在這裡,她的視野更加開闊,特別是在巴金出版的《家》中對信念的歌頌,為很多青年點亮了明燈。醍醐灌頂的他們紛紛給巴金寫信,講述著自己的迷茫,希望能得到指點。

這些讀者中,就有一個小迷妹蕭珊。

她和很多青年一樣,在迷惘的大海中航行,看到了燈塔,心裡充滿了驚喜。

她給巴金寫信,信裡放了一張自己的照片,白衣,黑裙,短髮,花邊草帽,嘴角上翹。照片的背面寫著:給我敬愛的先生留個紀念。

他們相差13歲,對於巴金而言,她只是眾多讀者中的一個而已,自然沒有特別太當回事。

在小迷妹看來,他的回信給了她無限的勇氣和遐想。

她激動極了。

後來她經常寫信給偶像巴金,彙報思想生活,也有一些在巴金看來比較幼稚的問題。蕭珊的熱情、活潑、青春和主動給巴金留下深刻的印象,對於一個戀愛經驗等於零的鑽石王老五來說,和這個姑娘的交往給了他不一樣的感覺,他也開始期盼她的來信。

通信一段時間後,蕭珊主動約巴金見面。她信中說:“筆談如此和諧,為什麼就不能面談呢?希望先生能答應我的請求……”

按信中時間、地點,他們進行了人生的第一次約會。

一個穿著校服熱情奔放的小姑娘,一個緊張拘束的中年大叔,蕭珊的主動活潑,讓不善言辭的巴金少了很多拘束。

蕭珊與巴金說自己對未來非常困惑,想離家出走,巴金感覺這個姑娘不容易,但是還是不建議她離家出走。

她仰慕巴金,對巴金的諄諄教導言聽計從。

巴金:臥室裡放著妻子蕭珊骨灰33年,他的一生愛情只與蕭珊有關

八年相戀終結果實

第一次約會後,他們開啟了長達八年的馬拉松戀愛。

一個沒有談過戀愛的男人,終究抵不過蕭珊的活潑主動。蕭珊被他作品中散發的真誠、高尚的人格魅力所吸引,見面後的感覺也非常好。

在這場戀愛中,她一直是主角,佔據主動。

巴金沒有談過戀愛,小心翼翼的應對和呵護,他擔心自己的年紀委屈了這個姑娘。他心想,這也許只是她的心血來潮,或許很快就消散了呢。

她經常到巴金工作的出版社去找他,藉口是要求思想的進步,給巴金講青年學生對他作品的反應和他們的思想狀況。

她堅持給巴金寫信,哪怕結婚後也保持著這樣的習慣。

她只要有機會就會去巴金的家裡串門,幫忙做家務,整理資料。

身邊的人都明白這兩人的郎情妾意,他們都瞭解彼此心中的那一層意思,只差捅破那層窗戶紙。

巴金還在遲疑,他心中始終有存疑。

她堅持了2年,直到1937年的一天,家裡給她介紹了對象,心事重重的她跑去找巴金,徵求巴金的意見,小女生姿態萌現:我都逼宮上門了,你再不追求我,我就嫁給別人。

他仍舊擔心她的年紀和心智不成熟,覺得如果等她長大有主見了還願意與他在一起,他才能與她在一起。

巴金明白蕭珊的心意,狠下心說,你自己決定吧。

她淚流滿面的從樓上跑了下來,鄰居們都以為巴金欺負小姑娘呢。

戀愛階段的衝突,恰是感情升級的催化劑,巴金把自己的想法與她說過後,蕭珊很是感動於這衷心的表白。

這一年,戰事吃緊,巴金要去廣東,蕭珊也要跟隨,兩人與家人商量先訂婚再結婚。

從訂婚到結婚,又過去了7年,蕭珊陪伴巴金度過了最艱難的一段日子,最終在1944年他們喜結連理。

沒有物質的婚姻未必不幸福,反而現在大擺筵席依靠物質凸顯身份的人們顯得精神匱乏了些。

這樣的條件下,他們結束了8年戀愛長跑,開啟了28年的婚姻生活,一生一世。

苦難一直都是愛情的試金石,有的人失敗了,可他們成功了。

在認識的第8年、一度離散、患難與共的他們早把心聯繫在一起,他們決定結婚,不好熱鬧的巴金與蕭珊商量,借了朋友的木板房,沒有添置新傢俱、沒有大擺筵席,直接向雙方親屬發了通知,就算正式結婚了。

這一年,蕭珊27歲,巴金40歲。

巴金:臥室裡放著妻子蕭珊骨灰33年,他的一生愛情只與蕭珊有關

困難歲月,箇中情深

第二年,他們生了女兒,給溫馨的家又添了些許的歡樂,蕭珊除了自己的工作,還要操持家裡的方方面面,巴金工作忙經常幾個月不在家,他們之間如同婚前通信,蕭珊說:“幸福原住在平凡細瑣當中。”

他們苦中作樂。

1960年冬天全國饑荒中,蕭珊和孩子們整整三個月都處於半飢餓狀態,而遠在成都的巴金伙食還可以,他每次寫信都充滿了內疚,心裡有說不出的痛苦。

在文革期間,巴金遭受批鬥,蕭珊也承受了非人的待遇,他們擔心對方為自己擔心,便相互隱瞞自己的狀況。不管她是被關進牛棚、派出去掃大街,還是被紅衛兵鞭打、被周邊的人辱罵,她都默默承受,還不忘叮囑巴金要帶上小紅本。

苦難歲月裡,兩人靠彼此支撐的信念堅持著。

他每天被批鬥受盡屈辱回家,她重視關切撫慰,巴金訴苦說:“日子難過啊!”她會告訴他要堅持下去,她會一直陪伴他的身邊。

驚恐、憂慮和忙碌過早的損壞了她的健康。

1972年6月,蕭珊已病了很久,看了多次醫生也沒有搞明白她得了什麼病,而巴金希望留在家裡照顧妻子的申請也沒有得到批准,一個月後,病情終於確診,她得了腸癌,癌細胞已擴散到肝部。

她對巴金說:“看來我們要分別了!”。

她含淚看著憔悴的丈夫,想著這些年的陪伴,她對他說:“我也不願意丟開你,沒有我,誰來照顧你啊?!”

她忍住疼痛安慰丈夫,希望丈夫能走出文革的痛苦,而癌症帶給她的痛苦,隻字不提。

她的苦難因他而起,但是她從不抱怨。

穿越時空,這一份感情足以讓人肝膽欲碎。

8月13日,蕭珊醫治無效離世。

巴金說:“她非常安靜,但並未昏睡,始終睜大著兩隻眼睛。我望著、望著,好像在望快要燃盡的燭火。我多麼想讓這對眼睛永遠亮下去,我多麼害怕她離開我 。”

朋友擔心巴金老來沒有人照顧,希望幫巴金找個老伴,巴金明確表達自己的意思:“不想找老伴,沒有興致和勁頭。”在蕭珊的心中,此生只為他動情,對於巴金,又何嘗不是呢?

蕭珊辭世後,巴金坐在桌前,幾天都寫不出字,他把她的骨灰放在臥室裡,案頭放著她的譯作,這樣他能感受到她與他在一起。

自她去世後,巴金一個人獨自生活33年,他從不覺得孤單。他們相戀的八年和婚後的二十八年,這段愛情支撐他們的苦難,也支撐了他們一生。

巴金去世後,按照遺囑,將他們的骨灰合在一起撒入東海。

巴金:臥室裡放著妻子蕭珊骨灰33年,他的一生愛情只與蕭珊有關

結語

現代人越發困惑,當下什麼才是最好的愛情?

在遇見巴金的那一刻,蕭珊就明白,這位自己願意追隨的男人就是自己的一生,他們未必會用言語表達這就是愛情,卻用行動詮釋別人無法抵達的相愛。

妻子的苦難因為丈夫而起,但從未抱怨;妻子辭世後,巴金一個人獨活33年,惦念她,從未孤單,享受回憶中的一切。

所以,最好的愛情或許是經得起瑣碎,經得住苦難,就同一條川流不息的河流,在兩個人的心中流淌,不管多遠,仍相互惦念,你走了,心中便再無別人。

巴金:臥室裡放著妻子蕭珊骨灰33年,他的一生愛情只與蕭珊有關

-END-

作者|藍胖說說之《向上而生的民國女子》系列;字數|3100字;原創不易,謝絕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