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西安中學2019-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期末考試語文試題

陝西西安中學2019-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期末考試

語文

一、現代文閱讀(38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群體的道德

[法]古斯塔夫·勒龐

如果"道德"一詞指的是持久地尊重某些社會習俗,不斷抑制私心的衝動,那麼,過於多變和衝動的群體顯然不能被認為是有道德的。相反,如果我們把某些一時表現出來的優點,如捨己為人、不計名利、獻身精神和對平等的渴望等,也算作"道德"的內容,我們則可以說,群體經常會表現出很高的道德境界。

研究過群體的少數心理學家,只是從群體犯罪的角度去研究。看到他們如此頻繁地犯罪,心理學家們都認為他們的道德水平十分低劣。

這種情況當然經常存在。但為什麼這樣呢?這不過是因為殘忍與破壞的本能是與生俱來的,它蟄伏在我們每個人身上。個人獨處時,要滿足這種本能是很危險的,而一旦加入了某個群體,因為很清楚不會受到懲罰,他便會徹底放縱這種本能。通常,我們不能向同類發洩這種破壞性本能,只好把它發洩在動物身上。群體捕獵的熱情與兇殘,有著同樣的根源。群體慢慢殺死手無寸鐵的受害者,表現出一種十分懦弱的殘忍。但在哲學家看來,這種殘忍,與幾十個獵人聚集成群用獵犬追捕和殺死一隻不幸的鹿時表現出的殘忍,沒有什麼不同。

群體可以殺人放火,無惡不作,也可以表現出忠誠、勇於犧牲和不計名利的舉動,即孤立的個人根本做不到的極崇高的行為。以名譽、光榮等作為號召,最有可能影響到組成群體的個人,而且經常可以達到使他慷慨赴死的地步。像十字軍遠征和1793年的志願者的例子,歷史上比比皆是。只有集體能夠表現出偉大的不計名利和獻身的精神。多少群體為了信仰、主張和自己只有一知半解的隻言片語而英勇就義!不斷舉行示威的人群,更有可能是為了服從一道命令,而不是為了增加一點養家餬口的薪水。私人利益幾乎是孤立的個人惟一的行為動機,卻很少成為群體的強大動力。在群體的智力難以理解的那些戰爭中,支配著群體的肯定不是私人利益——在這種戰爭中,他們甘願獻出生命,就像是被獵人施了催眠術的小鳥。

即使是一群罪大惡極的壞蛋也如此,他們僅僅因為是群體中的一員,便會嚴格遵守道德原則。1848年革命期間,在佔領杜伊勒裡宮時呼嘯而過的群眾,並沒有染指那些讓他們興奮不已的物品,而其中的任何一件都意味著多日的麵包。

群體對個人的這種道德淨化作用,當然不是一條永恆的規則,然而它卻是一種常態。甚至在遠沒有我剛才提到的情形那樣嚴重的情況下,也能看到。我曾說過,在戲劇中,人們都希望主人公高、大、全,一般也可以看到,一場集會,即使其成員品質低劣,通常也會表現得一本正經。

所以,群體雖然經常放縱自己低劣的本能,但他們也不時樹立起崇高道德行為的典範。如果無私、順從和絕對獻身於或虛或實的理想,都可算做美德,那就可以說,群體經常具備這種美德,而且它所達到的水平,即使最聰明的哲學家也難以望其項背。他們這樣做,也許是無意識的,然而這無礙大局,我們不該對群體求全責備,說他們經常受無意識因素的左右,不動腦筋。在某些情況下,如果他們開動腦筋考慮起自己眼前的利益,我們這個星球上根本就不會成長出文明,人類也不會有自己的歷史了。

(選自《烏合之眾》,有刪改)

1.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少數研究過群體的心理學家,只從群體犯罪的角度去研究,而作者研究的視角要更加寬廣。

B.群體中的人有時在群體中放縱自己殘忍與破壞的本能,有時又會在群體中表現出忠誠、勇於犧牲和不計名利的舉動。

C.激勵群體表現出偉大的不計名利和極崇高的獻身精神的動機主要包括名譽、光榮等以及群體中每一個個體的日常利益。

D.群體為了或虛或實的理想所表現出的極大熱情,常常讓他們忽略自己眼前的利益,這有助於文明的發展和歷史的延續。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第段首先對"道德"的概念進行界定,引出論題"群體的道德",從而為全文論證奠定了基礎。

B.第段通過比喻論證指出破壞的本能與生俱來,但是這種本能在個人獨處時往往不表現出來。

C.第段通過舉例論證指出崇高的境界和追求,常常使群體可以把自己的死亡同樣看得輕如鴻毛。

D.第段指出群體有時會服從低劣的本能,但更多的時候可作為品德高尚和道德崇高的典範。

3.請簡要概括群體對個體的"道德淨化作用"。(5分)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材料一:

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2019年10月10日下午,瑞典學院常任秘書馬茨·馬爾姆代表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宣佈,將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波蘭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將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

奧爾加·託卡爾丘克的授獎詞為:"對於敘事的想象充滿百科全書式的熱情,象徵著一種跨界的生活形式。"

彼得·漢德克的授獎詞為:"憑藉著具有語言學才能的有影響力的作品,探索了人類體驗的外延和特性。"

發佈會上,安德斯·奧爾森向記者介紹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及其作品,並闡述了委員會的工作。他講到,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評選發生了自1901年以來最大的變化,負責候選人預選的評選委員會增加了5名外部專家,並在評選過程中擁有發言權和投票權。

據悉,自諾貝爾文學獎頒佈以來,瑞典學院有8次宣佈"保留獎項",分別在1915年、1919年、1925年、1926年、1927年、1936年、1949年和2018年。這其中有6次是推遲至第二年頒獎,推遲的原因都是因為戰爭或沒有合適的候選人。

(摘編自李玫憶等《2018、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材料二:

近日,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化學獎等自然科學類獎項陸續揭曉,引發了公眾對諾貝爾獎一年一度的關注。

諾貝爾獎自然科學類獎項的設立旨在表彰某一領域最重要的成就,100多年來,諾貝爾獎見證了人類改變世界、改變自身生存和生活狀況的努力探索,是對致力科學事業之人的最高獎賞之一。從獲獎成果中,國人可以看到中國在不少領域仍然存在差距。看到差距與不足,有利於營造一個更加健康的科研環境,推動我國科學技術取得更大進步。

……

不過,也應看到,70年來我國科學技術從一個很低的起點,由弱到強、持續進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諾貝爾獎數量的多寡其實很難反映當前我國科學發展現狀和總體科技實力。一方面,諾貝爾獎的評選具有較強時滯效應,不少獎勵成果是幾十年前取得的,難以反映當下的研究突破。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皮布爾斯是大爆炸宇宙學的奠基人之一,自1970年以來,就被廣泛認為是世界上領先的理論宇宙學家之一,但遲至今年才獲獎。另一方面,當代中國科學家們獲得和平穩定的科研環境不過幾十年,近幾十年來取得了不少諾貝爾獎級成果,何時獲獎或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國慶前夕,共和國勳章和國家榮譽獎章頒發,共有11位科學家入選受表彰,這些科學家所取得的科學成就,其實就是中國科技發展的一個側面。這些都是我們不必妄自菲薄的理由,我們有足夠的底氣,以"水到渠定成"的淡然心態看待諾貝爾獎得失。

(摘編自中國教育報《2019年諾貝爾獎引關注》)

材料三:

諾貝爾獎帶來的熱議,絕不是湊熱鬧、蹭熱點。我們之所以要關注諾貝爾獎,不僅是對獲獎者及其科研成果進行科普,更要弘揚諾貝爾獎背後的科學家精神。無數獲獎者數十年如一日潛心研究、不斷探索,將享受科學當作追求,他們身上所展現的探求、勇氣、耐心等科學家精神,尤其珍貴。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既胸懷世界,又心繫祖國,是科學家精神的重要內涵。

這幾天,中國作家殘雪也因為在預測賠率榜上名列前茅而廣受關注。毫無疑問,一位中國作家若能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肯定,總是令人感到欣喜。不過,殘雪本人的回應也說得很明白:"(有些)國內的朋友太重視這個獎了,這只是一個獎。"

沒錯,這只是一個獎。雖然,諾貝爾獎的權威性應該得到承認,但它並不是反映當前各國科學和文化最高水平的唯一指標。何況,諾貝爾科學獎的評獎結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委員會的主觀傾向和評委們的內部鬥爭……諾貝爾獎的榮譽能給一個國家帶來聲望,推動經濟發展,鼓勵更多青少年投身學術研究和文化創新,但中國人,也能用一種淡定、從容的態度看待和關注諾貝爾獎。因為,今天的中國人,完全有這份底氣。

(摘編自澎湃新聞《今天,我們如何關注諾貝爾獎?》)

材料四:

客觀說,不少中國人對諾貝爾獎總體上仍有崇拜心結,有人號召漠視這個獎項,實際上很難做到。西方仍處在全球軟實力的上游,我們受西方影響經常是情不自禁的。

但我們對諾貝爾非自然科學獎的理性認識也的確在增加,質疑它們已經成為很多人對其態度的一個持久性元素。

……

允許自己對諾貝爾獎的各種臨時性感受自然發生,不糾結於對它形成前後一致的統一態度,不被它牽著鼻子走,這或許才是中國社會對諾貝爾獎真正的一份"平常心"。

(摘編自環球時報《看淡諾貝爾獎,說來容易其實挺難》)

4.下列對材料一、材料二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兩位得主,分別是波蘭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和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

B.自諾貝爾文學獎頒佈以來,瑞典學院有8次宣佈"保留獎項",推遲的原因都是因為戰爭或沒有合適的候選人。

C.近幾十年來,當代中國科學家們取得了不少諾貝爾獎級成果,因此我們有足夠的底氣說,中國必將獲獎。

D.從諾貝爾獎獲獎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在很多領域仍與國際存在差距。

5.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諾貝爾獎見證了百年來人類歷史的變遷,中國人很難漠視其價值和意義。

B.中國作家殘雪因在諾貝爾文學獎賠率預測榜上名列前茅而令國人感到欣喜。

C.諾貝爾獎背後的科學家精神比獲獎者及其科研成果更有價值。

D.對諾貝爾非自然科學獎的質疑已經成為很多人的一個持久態度。

6.隨著2019年諾貝爾獎項的塵埃落定,請你結合上述材料談一談,我們今日應如何關注諾貝爾獎?(6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特困戶的榮耀

梁海潮

麥天髒人累人困人乏人熱人煩人,好多人不願過麥天,然而蛤蟆村吳矬子例外。吳矬子最巴望的就是麥天,最愛過的也是麥天──麥天給吳矬子帶來全村沒有的榮耀。

吳矬子是蛤蟆村惟一的特困戶。吳矬子老伴死得早,兒子媳婦也害病而亡,家裡只剩一老一小爺孫倆。老實巴交的吳矬子除了種地還是種地,日子過得窩囊,便被村裡定為特困戶,成為縣委書記"一幫一、手拉手"活動的扶貧對象。每逢麥天,縣委書記車水馬龍來幫吳矬子收麥。吳矬子莊稼有人幫著,還能沾光登報紙上電視,與縣委書記合影,神氣得不得了,吳矬子咋能不像小孩兒盼過年一樣盼麥天呢?

屈指算來,五年間已有三任縣委書記來幫過吳矬子,哪一年吳矬子都跟著上報紙。吳矬子每年都把有他名字的報紙討一張存著。小孫兒田田已上五年級,吳矬子沒事的時候就讓田田給他讀那一篇篇報道,雖然日子沒啥起色,但想想全村就他吳矬子因窮而能上縣報,心裡很是受用。

今年來幫吳矬子收麥的是新任縣委書記王磊。吳矬子興沖沖地迎候在村頭。小孫兒田田也穿著爛背心和髒不拉嘰的破褲衩,光著腳丫被爺爺拉在身旁。吳矬子那二畝坡地麥,不到中午就被王書記他們割光薅淨。記者要為王書記和吳矬子拍照,王書記東瞅西瞅,沒啥好景緻,見地邊有一棵彎腰槐,便拉吳矬子一道留影。吳矬子咂砸嘴說:王書記真好眼力。

臨走,吳矬子央求王書記:報紙、照片一定給我留一份,我要珍存起來作紀念哩。王書記拍拍小田田的頭說:一定,一定。吳矬子說田田:快謝謝書記伯伯。田田說:謝謝書記伯伯。並給王書記鞠了個躬。王書記笑著說:這孩子真乖。

又過了五六天,王書記來蛤蟆村檢查麥收工作,順便來到了吳矬子家。吳矬子知道王書記給他送報紙和照片來了,一臉皺紋笑成波浪,非讓田田把報紙給書記伯伯讀讀,讓爺爺這大老粗也聽聽。田田拿起報紙,看了幾眼,兩手往身後一背,像背書一樣把文章從頭背到了尾:

本報訊:6月4日一大早,縣委書記王磊等領導一行20餘人來到蛤蟆村,幫助特困戶吳矬子收割麥子。王書記一邊揮鐮割麥,一邊詳細詢問了特困戶的生產生活情況,並要求全縣各級各部門積極組織廣大幹部職工,抓住近期晴朗無雨的有利時機,幫助農民群眾特別是軍烈屬和貧困戶搶收搶打搶曬麥子,做到顆粒歸倉,豐產豐收。同時,要認真解決好"三夏"中群眾遇到的實際問題,做好麥場防火宣傳和各項服務,確保"三夏"工作順利進行。

王書記兩眼瞅著田田,露出一臉驚詫之色,鼓著掌連連稱讚說:好記性,好記性,真是神通啊!就看這麼一小會兒,竟能將幾百字的文章一字不差背出來,不簡單,不簡單!又扭頭對吳矬子說:你可得好好供養孩子上學,將來準是個清華大學的苗子。

田田被誇得不知好歹,說:"這我早就會背了,爺爺每年都讓我讀幾十遍呢。"王書記"噢──"了一聲,疑惑地問:這報紙剛剛印出來,你咋能年年都讀幾十遍呢?吳矬子連忙回屋,將珍藏在箱底的另幾張報紙和一疊照片拿出來。報紙已經泛黃。王書記一張張攤開,仔細一看,差點背過氣去。原來,田田剛才背的,竟是一篇5年前的報道!每年的報紙除日期和領導的名字不一樣、標題橫排豎排不一樣外,內文居然一字不差,且都是頭題。如果不是吳矬子把歷年來的報紙拿出來炫耀,別說他王磊,怕是誰也難以覺察。再看照片,三位前任都像自己一樣站在那棵彎腰槐旁與吳矬子合影,面上帶著勞動之餘幸福的笑意。

王書記抬起目光,環顧了一週吳矬子破敗不堪的院落,心裡如墜石般沉重。他又重新審視那幾張照片,發現吳矬子張張都是那件黑藍褂子。王書記無奈地搖了搖頭,苦笑著說:這真是一處好風景啊!

吳矬子腦袋像點豆一樣附和著說:對對,滿山也就這一處風景!

田田對這些照片和報紙已看過多次,沒了點興趣,纏著吳矬子說:爺爺,你啥時候才給我買新衣服啊?

吳矬子說:去去,出去玩去!

(摘編自《微型小說百年經典》)

7.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小說開篇連用"髒""累""困"等六個形容詞,表現麥天讓人生厭的特點,與吳建子最愛過麥天形成反差,設置懸念,吸引讀者。

B. 小說通過神態、語言等細節刻畫,塑造了一位貧窮落後、好逸惡勞的特困戶形象,對於這一人物,作者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C. 小說標題"特困戶的榮耀",既指特困戶吳矬子以能與縣委書記合影登報而感到無比榮耀,又隱含著對縣委書記等人的諷刺,意味豐富。

D. 小說多用口語,"巴望""沾光""髒不拉嘰""割光薅淨"等一系列詞語,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平實質樸,頗有表現力。

8.小說用一整段文字,寫了田田從頭到尾背誦報道的內容,請從情節和主題兩方面,談談讀這樣安排有什麼作用。(6分)

9.如何理解小說結尾處王書記"苦笑著說:這真是一處好風景啊!"一句,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鄧艾字士載,少孤,為農民養犢。讀故太丘長陳寔碑文"文為世範,行為士則",遂自名範,字士則。後宗族有與同者,故改焉。為都尉學士以口不得作幹佐為稻田守叢草吏每見高山大澤輒規度指畫軍營處所時人多笑焉。後為典農綱紀、上計吏,詣太尉司馬宣王①,宣王奇之,闢之為掾,遷尚書郎。

嘉平元年,與徵西將軍郭淮拒蜀偏將軍姜維。維退,淮因西擊羌。艾曰:"賊去未遠,或能復還,宜分諸軍以備不虞。"於是留艾屯白水北。三日,維遣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結營。艾謂諸將曰:"維今卒還,吾軍人少,法當來渡而不作橋。此維使化持吾,令不得還。維必自東襲取洮城。"洮城在水北,去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潛軍徑到,維果來渡,而艾先至,據城,得以不敗。賜爵關內侯,加討寇將軍。

景元四年冬,召諸軍徵蜀。十月,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里,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先登至江由,蜀守將馬邈降。蜀衛將軍諸葛瞻自涪還綿竹,列陳待艾。艾遣子忠等出其右,司馬師纂等出其左。忠、纂戰不利,並退還,曰:"賊未可擊。"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舉,何不可之有?"將斬之。忠、纂馳還更戰,大破之。

艾至成都,禪率群臣面縛輿櫬詣軍門,艾執節解縛焚櫬,受而宥之。檢御將士,無所虜略,綏納降附,使復舊業,蜀人稱焉。使於綿竹築臺以為京觀,用彰戰功。士卒死事者,皆與蜀兵同共埋藏。艾深自矜伐,謂蜀士大夫曰:"諸君賴遭某,故得有今日耳。若遇吳漢②之徒,已殄滅矣。" 又曰:"姜維自一時雄兒也,與某相值,故窮耳。"有識者笑之。

注 ①司馬宣王,即司馬懿。②吳漢:東漢大臣,率軍討伐蜀地公孫述,攻入成都,縱兵燒殺錢、搶掠,盡滅公孫氏,並將降將延岑滅族。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為都尉/學士以口不得作幹佐/為稻田守叢草/吏每見高山大澤輒規度/指畫軍營處所時/人多笑焉/

B.為都尉/學士以口不得作幹佐/為稻田守叢草吏/每見高山大澤輒規度/指畫軍營處所/時人多笑焉/

C.為都尉學士/以口不得作幹佐/為稻田守叢草/吏每見高山大澤/輒規度指畫軍營處所時/人多笑焉/

D.為都尉學士/以口不得作幹佐/為稻田守叢草吏/每見高山大澤/輒規度指畫軍營處所/時人多笑焉/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鰥:年老無妻或喪妻的男子;寡:年老無夫或喪夫的女子;孤:年幼喪父的孩子;獨:年老無子女的人。文中"少孤"即指鄧艾年幼時父親就死了。

B."闢之為掾"中"闢"是徵召的意思,這是一種自上而下選拔官吏的制度。"掾"即掾吏,是官府中的長官。

C.京觀:京,謂高丘也;觀,闕型也。京觀,古代為炫耀武功,聚集敵屍,封土而成的高冢。

D."面縛輿櫬",一種古代君主戰敗投降的儀式。"面縛"指反綁著手面向勝利者,表示放棄抵抗;"輿櫬"指將棺材裝在馬車上,表示聽憑處置。

12.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鄧艾不囿貧窘,努力上進。自幼失怙的他以陳寔碑文自勉,不因口吃、家貧而自暴自棄,後得司馬懿的賞識,出任官職。

B.鄧艾善於用兵,智謀出眾。嘉平年間於與蜀軍對峙,他料得姜維必先聲東擊西而後詐降還擊,於是先發制人,佔據洮城,得以避免失敗。

C.鄧艾艱苦卓絕,成功入蜀。景元間,他親率魏軍在荒無人煙處開山架橋,於瀕臨絕境中挺進江由,最終大破蜀軍。

D.鄧艾綏納降附,受人稱讚。進入成都後他手持符節接受劉禪投降,督查約束將士,安撫眾人,讓他們回覆舊業,受人稱讚。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 維今卒還,吾軍人少,法當來渡而不作橋。此維使化持吾,令不得還。(5分)

(2)諸君賴遭某,故得有今日耳。若遇吳漢之徒,已殄滅矣。(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4—15題。(9分)

水調歌頭①

葉夢得

秋色漸將晚,霜信報黃花。小窗低戶深映,微路繞欹斜。為問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輕度,拚卻鬢雙華?徙倚望滄海,天淨水明霞。

念平昔,空飄蕩,遍天涯。歸來三徑重掃,松竹本吾家。卻恨悲風時起,冉冉雲間新雁,邊馬怨胡笳。誰似東山老,談笑靜胡沙②!

[注]①此詞為作者退居太湖邊的卞山時所作。②東山老:指東晉名臣謝安,曾隱居東山,故名。他是歷史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淝水之戰的總指揮。胡沙:指代胡人發動的戰爭。

14.下列對本詞上闋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天色"兩句,點明寫作的時序,再具體描繪秋色的蒼老深暗。

B."小窗"兩句,寫花木掩映的小路,幽雅之景襯托主人公的品格。

C."拼卻鬢雙華"一句,意為畢生奮鬥,終於贏得光華似錦的晚年。

D."徙倚"兩句,反映出了作者在反覆思考後而產生的開闊心境。

15.請結合詞的下闋,分析作者是如何抒發曲折情感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荀子在《勸學》中認為人要改造成為" "的君子,就要" "可見,學習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

(2) 白居易《琵琶行》中,運用側面烘托手法展現琵琶女技藝高超、美麗出眾的詩句是 , 。

(3) 曹操《觀滄海》中" , "兩句描寫了海水盪漾、峰巒矗立的景象。

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題

近年來,脫髮越來越成為人們 的話題。近期一項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調查顯示,我國脫髮人群呈現低齡化和認知低等。還有媒體日前對全國643所高校的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5成大學生有脫髮困擾,超7成學生處於輕微脫髮狀態,超6成學生曾採取措施緩解脫髮。這些信息的確令人 。

專家說,病理性脫髮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頭髮就會越來越少,最終則 ,所以有脫髮現象應儘早到醫院就診,查出原因後 。此外,要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要儘量避免熬夜,飲食要健康而且一定要有規律,堅持體育鍛煉;還要保持心情愉悅。

17.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談虎色變 歎為觀止 蓋棺定論 對症下藥

B.岌岌可危 唏噓不已 蓋棺定論 對號入座

C.岌岌可危 歎為觀止 木已成舟 對號入座

D.談虎色變 唏噓不已 木已成舟 對症下藥

18.文中畫橫線的部分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一項近期調查顯示,我國脫髮人群呈現低齡化和認知低等趨勢。

B.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近期一項調查顯示,我國脫髮人群呈現低齡化和認知低等特點。

C. 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近期一項調查顯示,我國脫髮人群湧現低齡化和認知低等特點。

D.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一項近期調查顯示,我國脫髮人群湧現低齡化和認知低等趨勢

19.下列句子中破折號的用法,與文中"要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要儘量避免熬夜,飲食要健康而且一定要有規律,堅持體育鍛煉"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後來?——起來了。他到年底就生了一個男孩,男的,新年就兩歲了。

B.任何一門理論科學的每一個新發現——它的實際應用也許還根本無法預見——都使馬克思感到衷心喜悅。

C.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

D.人們會想:也許我並沒有給那個應該愛我的人帶來歡樂,也許會節外生枝——總而言之人們害怕這種愛會消失。

20.下列反映勞動生活的詩句,依次與詩題對應正確的一項是( )(3分)

①小麥青青大麥黃,原頭日出天色涼。婦姑相呼有忙事,舍後煮繭門前香。

②催貢文移下官府,那知山寒芽未吐。焙成粒粒比蓮心,誰知儂比蓮心苦?

③風乾日曝鹹味加,始灌潮波塯成滷。滷濃鹼淡未得閒,採樵深入無窮山。

④釣收鷺下虛舟立,橋斷僧尋別徑歸。海近岡巒多迤邐,天寒霧雨正霏微,

A.《繅絲行》《漁家》 《採茶歌》 《煮海歌》

B.《繅絲行》 《採茶歌》《煮海歌》 《漁家》

C.《煮海歌》《漁家》 《採茶歌》 《繅絲行》

D.《煮海歌》《採茶歌》 《漁家》 《繅絲行》

21.請根據圖表及材料內容,在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

調查顯示,2010年,我國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比例為3.27%,遠低於發達國家。但是總的來說,我國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比例還是呈①_ 。根據《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到2020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要超過10%。目前這一發展態勢為②____ 奠定了基礎。科學素質既是③____ ,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地區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一個國家乃至地區的公眾科學素質水平,既構成了其文化的根基和底蘊,也決定了其發展的現狀和未來。

四、寫作(60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三大件",是一個具有時間感的詞語,從某種意義上看,它是千萬家庭的"夢想清單"。新中國成立以來,隨著歲月變遷,其內容不斷髮生著"迭代"——從計劃經濟時代的"手錶、自行車、縫紉機",到改革開放初期的"彩電、冰箱、洗衣機";從象徵小康生活的"空調、電腦、錄像機",到新世紀的"汽車、商品房、旅遊度假"…… 今天的"三大件"究竟是什麼?沒有人能給出標準答案。

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某中學組織青年論壇,主題是"個人夢想和時代發展",邀請你參加,請寫一篇發言稿和與會者交流。

要求: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不得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於800字;不得抄襲、套作。

西安中學2019-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

高三語文答案

一、現代文閱讀(38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1分)

1.(3分)C

2.(3分)A

3.(5分)群體使個人不計名利甚至獻出生命。讓罪大惡極的壞蛋嚴格遵守道德原則。讓品質低劣的人在公共場合表現得一本正經。(答對1點給1分,2點給3分,3點給5分)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4.D(A項波蘭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是2018年得主。B這其中有6次推遲的原因都是因為戰爭或沒有合適的候選人。C項"必然",過於絕對。)

5.B(因果關係錯誤。原文"中國作家殘雪也因為在預測賠率榜上名列前茅而廣受關注。毫無疑問,一位中國作家若能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肯定,總是令人感到欣喜。")

6.①從獲獎成果中看到中國在不少領域仍然存在差。②不必妄自菲薄。③要客觀地用一種淡定、從容的態度看待和關注諾貝爾獎,保持平常心。④關注諾貝爾獎,不僅要對獲獎者及其科研成果進行科普,更要弘揚諾貝爾獎背後的科學家精神。(每點2分,寫出三點給滿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

7.B

8.情節方面:與上文" 吳矬子沒事時就讓田田給他讀那一篇篇報道"形成呼應,同時引出下文王書記的"驚詫"與"疑惑",推動了情節的發展。主題方面:吳矬子角度:通過田田讀報道,側面表現吳矬子的炫耀心理,揭露了他的愚昧和落後。領導幹部角度:報道內容與三任縣委書記實際工作效果形成反差,批判了一些領導幹部只走過場,令行不一的虛浮作風。媒體角度:"五年如一"的報道,也有對相關媒體不負責任發聲的諷刺之意。

9."好風景"是反語,指不良工作作風。話裡有批判有憤慨。批判前三任不解決群眾實際困難,無所作為的形式主義作風。話裡有反思有自嘲。反思自己工作不細緻,自嘲險些步人後塵。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10.D

11.B掾"即掾吏,是官府中佐助官吏的通稱,分曹治事的屬吏,官府裡的辦事員。是古代官署屬員的通稱

12.B 他料得姜維必先聲東擊西而後詐降還擊錯誤

13.(1)姜維現在突然返回,我軍人少,按照兵法,他應渡河來攻,然而他卻不架浮橋。這是姜維讓廖化來牽制我們,使我們不能回撤的計策。(採分點:卒、法、持各1分,大意2分,共5分)

(2)諸位幸虧遇到了我,所以才能有今天。如果遇到吳漢那樣的人,早已被殺光了。(採分點:賴,遭,殄滅各一分,大意2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14. C

15. 首先運用三字短句,表達了作者回想往事,空在四方飄遊而無所成就的自怨自艾的悵惘心情,委婉地傳達出他渴望再立新功的心聲。(2分)

"卻恨"三句,借景抒情,用悲風、新雁、邊馬、胡茄烘托邊地悲涼的戰爭景象,表達了雖身在深山卻心存國事,為敵人的入侵騷擾而憂心忡忡的複雜心情。(2分)

用典:後兩句化用陶淵明"三徑就荒,松菊猶存"表達了詩人歸隱的心願。

最後兩句化用李白的詩句,寫出了詩人的心聲"今天還有誰能象當年的謝安一樣,談笑之間就撲滅了胡人點起的戰火,使社會得到安定?",由此抒發了自己深感到願為謝安而不可得的痛苦和報國的情懷。(2分)

【答題要點】逐句分析:手法+原因+情感(適當意譯)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知明而行無過(矣)博學而日三省乎己

(2)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2)山島竦峙水何澹澹

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

17.(3分)D(談虎色變:比喻只要提到可怕的事情,緊張的連臉色都變了。岌岌可危:形容十分危險,快要傾覆或滅亡。歎為觀止:讚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唏噓不已:傷心地哭泣難以自止。木已成舟:比喻事情已成定局,不能改變。蓋棺定論:指一個人的是非功過到死後才能做出結論。同"蓋棺論定"。對症下藥:比喻針對具 體情況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對號入座:比喻把有關的人或事物跟自己對比聯繫起來,也比喻把某人所做的事跟規章制度相比,聯繫起來。)

18.(3分)B("呈現"需帶賓語中心詞"特點"。"近期"時間定語放在數量定語前--領屬+時間處所+數量+怎樣的+性質類別)

19. C(3分)

(文中破折號後是標示註釋內容;A話語的間隔;B表示插說; D表示總結)

20.(3分)B

21.(1)逐漸遞增的趨勢

(2)2020年目標的實現

(3)個人素質發展(個人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

22.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