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繪本就是性教育?別鬧了,真正的性教育是這樣的......

中國性學會理事長徐天明曾說,中國的性盲比文盲還多。

這句話,果仁媽深有感觸。儘管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孩子的性教育,但大部分還是不知道怎麼跟孩子談“性”,或不好意思開口,或不知道談什麼。

0-6歲兒童的性啟蒙教育,又尤其依賴家庭教育。那家長要如何做好0-6歲兒童的性教育呢?果仁媽邀請好友,從事兒童教育九年的安妮,來撰寫這篇文章。乾貨十足,值得收藏。

1 “性教育”就是“性器官”和“性行為”的教育?

談及“兒童性教育”,我們總會把它與“關於性器官的教育”和“關於性行為的教育”畫上等號。其實,性教育的範疇遠不止這些。

在201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新修訂的《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中,孩子的性教育根據年齡不同被分為4個階段

,每個階段都涉及到以下8個版塊

1. 關係:包括如何理解和處理家庭關係、友誼、愛與親密關係。

2. 價值觀、人權、文化與性傾向:探討性價值觀、人擁有哪些跟“性”有關的權利,以及不同文化中對性的認知。

3. 性別:探討對性別的認識與認同,並涉及社會性別角色分工、性別平等問題、性別刻板印象與性別歧視問題等。

4. 暴力與防侵害:包括性暴力行為的界定,明確身體的界限與隱私,介紹遭遇性侵害時可以使用的工具和溝通技巧等。

5. 健康、良好地發展:討論社會規則和同伴對性行為的影響,告訴孩子面對“性”如何做出決策、拒絕或協商,探討媒體對性教育的影響,教導孩子如何尋求支持和幫助等。

6. 人體與發育:介紹性與生殖的關係,普及解剖學與生理學知識,解決青春期一系列問題。

7. 性傾向與性行為:介紹和解釋不同的性傾向、性行為,介紹性喚起的表現以及與性有關的生命週期。

8. 生殖健康:討論懷孕與預防懷孕,艾滋病的預防與關懷,幫助孩子認識、理解和減少其他性疾病。

總而言之,性教育是一系列涉及知識、溝通技巧和價值觀的教育,而面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性教育的具體內容和方法都大不相同。

今天,我們主要來探討下0-6歲兒童的早期性教育

看绘本就是性教育?别闹了,真正的性教育是这样的......

2 性教育該從什麼時候開始?

如果錯過最佳時期,該怎麼辦?

關於性教育,我們這代人並不能從自身的成長中,獲得經驗。不少人認為性教育是孩子青春期才會涉及到的話題,並未意識到6歲以前的兒童做性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它對孩子一生的巨大影響:

  • 讓孩子更瞭解自己,認識自己的身體,明白自己從哪來,瞭解自己在長大的過程中會發生什麼變化,從而更懂得愛護自己

  • 幫助孩子明白人與人身體的界限,從而能夠分辨出什麼樣的行為是友好的,什麼樣的行為是對自己的侵害,為保護自己和尊重他人打下基礎

  • 讓孩子學會溝通技巧,知道如何拒絕讓自己不舒服的行為,該向誰尋求幫助,如何尋求幫助。

  • 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積極的關係,包括和諧的家庭關係,良好的友誼,以及未來與另一半的健康的親密關係。

看绘本就是性教育?别闹了,真正的性教育是这样的......

那麼,性教育該從什麼時候開始呢?

性教育的開始時間越早越好,我建議從孩子出生起就關注兒童早期性教育。在孩子每個成長階段提供適齡的、科學的性教育,可以讓孩子受益一生。

如果錯過了最佳的性教育時機,家長應該怎麼辦?

沒有做得太晚不能做的性教育,只有從來不做被忽視的性教育性教育無論從何時,都可以開始。

當然,在生活中盲目和唐突地開始,比如說“我們來做性教育吧”未免有些尷尬,這裡教你一個小技巧,即尋找一切“可教時刻”:

  • 比如在給孩子洗澡的時候,可以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器官,包括生殖器官;

  • 給孩子穿衣服的時候,可以告訴孩子小背心和小內褲遮蓋的部位屬於身體的隱私部位,不可以隨便裸露,也不能隨便讓人摸,如果有人觸碰,記得要告訴爸爸媽媽;

  • 如果年幼的孩子有機會跟異性家長一起洗澡,還可以順便教孩子男生和女生不一樣的知識;

  • ......


看绘本就是性教育?别闹了,真正的性教育是这样的......

3

0-6歲的兒童早期性教育,該怎麼做?

最重要的幾條原則

1、瞭解孩子的性心理發展規律,提供適齡的、科學的性教育。

互聯網時代,我們可以很輕易地就檢索到各種五花八門的性教育素材,比如繪本、電影、課程等,但要篩選出最適合自家娃的工具,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只有對兒童性心理發展的普遍規律有了解,才能根據自家娃的特徵,去選出最適合的工具和素材

值得注意的是,兒童的性心理,與他們的身高、體重、語言能力、思維能力等一樣,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展變化,而吮吸、排便這些看似與“性”無關的行為,其實都是兒童性心理發展里程碑式行為,具體可參考下表:

看绘本就是性教育?别闹了,真正的性教育是这样的......

根據《善解童貞》、《從尿布到約會》《給爸爸媽媽的兒童性教育指導書》,

以及作者接過的家長諮詢而總結的表格

看绘本就是性教育?别闹了,真正的性教育是这样的......

2、比傳遞什麼樣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傳遞什麼樣的價值觀。

性教育其實是家長在向孩子傳達自己對於生命、人與人的關係以及與人相處方式的教育。這個過程不僅僅關係到一個孩子的發展或者一個家庭的和睦,還關係著他們以後形成怎樣的社會關係。

如果,你覺得“價值觀”三個字有些抽象,以下的問題可以幫助你梳理自己的性價值觀。

這些問題,你贊成還是反對

1. 男孩應該玩小汽車,洋娃娃是女孩玩的東西

2. 母乳餵養可以持續到孩子上幼兒園

3. 我不介意兒子總是摸自己的小雞雞

4. 家長偶爾在孩子面前裸露身體沒什麼

5. 孩子的性教育應該由同性家長來做

6. 我不介意我的孩子是同性戀

7. 6歲的姐姐和3歲的弟弟可以一起洗澡

8. 男孩應該勇敢些,女孩應該溫柔些

9. 我們應該告訴孩子他們生殖器官的學名,而不是暱稱

10. 不應該過早地教孩子有關性的東西,這會讓孩子變得早熟

11. 家長絕不能在孩子面前爭吵

12. 我不介意已經上幼兒園的孩子繼續摸neinei

13. 可以允許孩子在適當的年齡通過自學獲得有關性的知識

14. 7歲的女兒跟我說她有喜歡的男生,是很可愛的一件事情

15. 家長應該對孩子們觀看的電視節目嚴格把關

16. 我的孩子11歲時可以獨立參加集體約會

17. 在孩子上高中之前,家長應該為他們設定穿衣標準

18. 我想讓我的孩子到結婚時才有性行為

以上的問題涉及到性教育由誰來做對性別角色以及性傾向的觀念可接受的第一次性行為的年齡父母角色分工夫妻關係等,因為每個人來自於不同的原生家庭,對待這些問題的看法不會完全一致,因而每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的答案。

家長們應該花一些時間思考這些問題,結合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夫妻雙方就每一項內容達成一致,才能更好地向孩子言傳身教。

推薦家長向孩子傳達以下價值觀

  • 親密關係的建立、性行為的發生、生命的孕育,都是源自於愛

平等男孩和女孩不同,但是平等。

尊重每個人的身體屬於自己,要尊重他人的隱私,尊重差異和不同。

常見問題及建議

一、我知道孩子的性教育很重要,但我覺得很多問題很難說出口,該怎麼辦?

首先,如果家長覺得跟孩子談論性有一些心理障礙,也不必感到焦慮,覺得不自在很正常,多次實踐就好了。

其次,怎麼說比說什麼更重要

。我們跟孩子談論性,應該是清楚地而不是含糊其辭的,應該正面面對孩子疑問,而不是迴避和閃躲,避免讓孩子產生困惑,認為談論性是羞恥的、不好的事情。

如果家長當下並不知道怎樣回答孩子的問題,可以坦言“我現在不清楚要怎麼回答你,讓我想一想”,然後查閱相關資料,準備好了再回答。

看绘本就是性教育?别闹了,真正的性教育是这样的......

二、面對孩子的五花八門的問題,作為家長到底該怎麼回答?

1、弄清楚孩子在問什麼,並瞭解孩子已經知道了什麼

比如孩子問“我是從哪來的”,要弄清楚孩子的“哪裡”是指出生地,還是關於生命的過程,可以反問孩子“你覺得呢”,從而確定孩子想問什麼,已經知道的信息有哪些。

2、使用孩子能聽得懂的語言回答。比如描述孩子的出生,可以描述成“小寶寶從生命通道里出來”。

3、觀察孩子聽到答案後的反應。不需要一次性把所有跟這個問題有關的知識傳達給孩子,如果簡單的答案可以滿足孩子當下的好奇心,那就回答到能解決現階段疑問的程度就好。

看绘本就是性教育?别闹了,真正的性教育是这样的......

三、給孩子的性教育,閱讀繪本就可以了嗎?

1、繪本不是唯一的方式,但的確是很好的工具,對於生命的形成過程和器官等問題,如果家長覺得直接講述太抽象,藉助圖文並貌的繪本可以讓孩子更容易理解。

但除此之外,生活中有很多場景都適合做無繪本的性教育,比如養育動植物的過程中見證動植物的生命週期,孕育第二個孩子的過程和哺乳過程,都可以潛移默化地向孩子傳達關於生命、生殖、愛的知識和價值。

2、並不是所有的繪本都適合所有年齡的孩子。繪本和其他性教育材料(如視頻)因為內容深度不同,應該被篩選和分級,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當下的認知水平去做選擇。

比如關於“我從哪裡來”的繪本,可以分為5個層級

第一層

內容深度只涉及到“從肚子裡來”的繪本,這類繪本一般更多強調孩子是父母相愛的結果,內容最好充滿詩意的美感。這是孩子對生命認知的基調。

第二層內容深度涉及到媽媽的子宮。由“肚子”到“子宮”,概念上更進一步。

第三層內容深度涉及精子進入子宮與卵子結合。可能會抽象化精子從陰莖出來的一步,但不涉及性交過程。

第四層內容深度涉及陰莖進入陰道的過程,要強調爸爸媽媽相愛的前提。一般這個程度的繪本或圖書在小學以後才會用到。

第五層更科學的、更系統的人體知識圖書可以在青春期前和青春期閱讀

看绘本就是性教育?别闹了,真正的性教育是这样的......

對於6歲以前的孩子,除非孩子已經主動探索和詢問到性交過程的程度,否則我們建議家長主動提及,更加不能為孩子描述性交的細節。

如果家長髮現孩子過早地對這些細節感興趣,應該警惕孩子是否受到過隱形的性侵害(見過性交場景或者觀看過性交視頻),以平和的口氣了解孩子從哪裡瞭解到這些內容的。

四、要不要教給孩子關於性器官的學名?

大部分國外的性教育指導書中指出,應該將性器官與其他器官平等對待,所以要告訴孩子性器官的學名。

但在國內,一方面,公共場合討論諸如“陰莖”之類的詞彙,總會有些尷尬;另一方面,我們的日常交流中也確實比較少提及性器官的學名,因而應該使用通用的“暱稱”,如“小雞雞”。

建議採用綜合的做法,在向孩子介紹身體器官的時候,可以告訴孩子“這是陰莖,我們也叫它小雞雞,這是它的小名”。

看绘本就是性教育?别闹了,真正的性教育是这样的......

五、家長想要深入學習兒童性教育的知識,有沒有相關書籍推薦?

如果家長想要一本涵蓋基礎知識的入門級的書籍,推薦《給爸媽的兒童性教育指導書》;

如果家長想要深入學習與孩子互動的技巧,參考大量案例,推薦《善解童貞1:0-6歲孩子的發展與性關懷》;

如果家長想要了解國外的性教育,推薦《從尿布到約會》。

- END -

安妮老師(辛明慧),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研修),從事兒童教育九年,兒童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導師。

參考書目

1.《給爸爸媽媽的兒童性教育指導書》(明白小學堂繪著,2019年,中信出版集團);

2.《從尿布到約會》(【美】黛布拉·W,哈夫納Debra W·Haffner著;王震宇張婕 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3.《善解童貞1:0-6歲孩子的發展與性關懷》(胡萍 著,2016年,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

4.《和孩子談談性:2-12歲性教育讀本》(羅莉·伯金坎/史蒂夫·阿特金斯 著。梁田 譯,2012年,中國人口出版社);

5.《和孩子談談性:0-12歲家庭性教育完全讀本》(白璐 著,2018年,中國婦女出版社);

6.《兒童性教育:知識小百科》(風信子著,2019年, 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7.《發展心理學:從生命早期到青春期》(【美黛安娜·帕帕拉/薩莉·奧爾茲/露絲·費爾德曼 著 李西營等譯,2013年,人民郵電出版社);

8.《發展心理學(第八版)》(【美】DavidR.Shaffer&Katherine Kipp著 鄒泓等譯,2009年,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9.《Internationaltechnical guidance on sexuality education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8年)

不僅有育兒乾貨,還有教育思考......

果殼

ID:Guokr42

整天不知道在科普些啥玩意兒的果殼

我覺得你應該

關注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