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致窩在家裡的我們:教育培訓業怎麼辦(實踐篇)

疫情之下,致窩在家裡的我們:教育培訓業怎麼辦(實踐篇)


目前疫情下,諸多培訓教育機構面臨集體停課,我認為的核心問題不是線上要替代線下,而是我們需要思考當下的“教-學”模式是否還能適應未來.。


現在的教學模式都是填鴨式,都是靠有限的師資,用更好的體驗及環境讓學生更好更快的學習到老師想教的知識或技能而已。


這樣的模式由來已久,且每次的教育及傳遞,都會面臨效果遞減的問題,規模越大,教學效果越不好,所以你才看到很多小班制、一對一教學、國際學校等等,而且都有明顯的天花板,即規模就是上不去,新東方亦如此。


下面,我就提一下我認為的更適合未來的教育培訓模式。


注意,以下都是我2020要督促瘋蜜和失敗復讀班要實踐的模式,非只是給大家紙上談兵,我其實很討厭坐而論道,基本上我寫的都是我已經在做的或即將要做的,我做的基本上是我要寫的,我沒興趣成為專家,我更願意和大家一起躬身入局,一起邊幹邊完善。


疫情之下,致窩在家裡的我們:教育培訓業怎麼辦(實踐篇)


疫情之下,致窩在家裡的我們:教育培訓業怎麼辦(實踐篇)


所謂教學,就是一方教,一方學,無論是知識、技能、線上還是線下,我認為這種模式不是不好,這是經過歷史證明可能行之有效的傳承方式,但在新的形勢下,還未必夠。


我最近看了無數遍《我是特種兵》(1、2),包括最近疫情發展到現在,最後依靠的還是軍方的醫護人員,他們不僅訓練有素令行禁止立即到位,還能迅速拿到結果。


我就在想,為何軍隊這個群體的教育可以做的這麼好,是什麼模式和原因導致如此的效果。


研究後發現,他們用的教育模式從來不是課堂上的“教和學”,相反都是平時的大量“訓練”,即在實踐中、訓練中體會和學習,在“戰爭”中學習戰爭。


就像你就是看再多遍如何游泳的理論課,都不如直接把你丟到游泳池裡,你的求生欲會讓你立即掌握很多基本動作,騎自行車亦是如此。


疫情之下,致窩在家裡的我們:教育培訓業怎麼辦(實踐篇)

(如圖,你需要被別人教先邁哪隻腳怎麼跨過去嗎?)


很多東西,都是體驗式的實踐科學,非理論和一教一學得來,更多是靠本能,靠實踐,靠犯錯,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往大了說,人生也是如此,沒有任何人生成功手冊,也沒有這樣的知識付費,如果有一定是騙子,成功和其他人的人生都不可以複製,更不可以學會。


總結:習比學更重要。


學而時習之,其實效率不高,效果一般;


應該改為:


習而時學之,效率及效果會更好。


尤其當下信息及知識氾濫的時代,實踐(訓練)是最好的學習手段,我想,論讀書和學習,馬雲一定不如很多人,但人家在連續創業失敗中獲得更多的認知及經驗教訓,不斷在實踐中成長,才最終認知和視野比我們更加的開闊,而非相反。


那些教戰略教商業模式的教授,對包括競爭理論的開創者邁克波特自己的公司都破產了。


所以,請記住,我以為,當下教育培訓應該從“教-學“為重點,轉移到”訓練“為重點上來。


知道這樣有什麼好處嗎?


如果學生以訓練為學習的最重要環節,其實他們對線下場所、線上面對電腦時長的需求將不會那麼高,整個世界都是他們的課堂,比如他們學銀行相關的知識,完全可以自己去銀行營業廳去觀摩、瞭解和實踐,而非在課堂上看PPT或視頻,他們做關於醫療相關的學習,最好的實踐場景也是去醫院。


訓練為核心的話,就一定要去真正的“戰場“。


疫情之下,致窩在家裡的我們:教育培訓業怎麼辦(實踐篇)


疫情之下,致窩在家裡的我們:教育培訓業怎麼辦(實踐篇)


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那就是軍隊上進行訓練時都有一個任務,比如說:


從A點到B點,B點就是目的地,中間可能有各種障礙、困難、陷阱,沒人告訴你如何過去,你得自己想辦法,或者和隊友一起想辦法,任務只有一個,到達B點或搶佔某某高地,方法、手段不限。


可我們傳統教學呢,更多在給方法、手段,而不給任務,很多人做企業也一樣,天天培訓員工,如何打電話,如何陌拜,如何做好客服等等,都是戰術,這個需不需要呢?


肯定需要,但我想說,這些技巧類、基礎性的培訓、學習,他們”隊友“(同事)之間的交流和切磋比你培訓的更加有效,高高在上的你早就不在一線,屁股決定腦袋,別總告訴別人如何拿筷子這麼簡單且因人而異的事。


有人會說,老張你站著說話不腰疼,難道我們不告訴別人如何記單詞,別人能學會英語、口語,能與人用英語對話,及寫作文?


插曲一下


我是工科男,知道為啥會寫作的嗎?


因為我當初2006年創業,沒有任何客戶及資源,只能靠寫文章讓別人知道找到我,瞭解我的觀點和營銷專業能力,進而見面溝通成交客戶賺錢生存,其實我的文字如果你仔細觀察,沒有任何生僻字及很有文化的句子,都是大白話,為何?


因為我語文真的不行……可這妨礙我已經寫了三本書,以及經常靠一篇文章就收上千萬嗎(有些人有些事,值得廝守十年),不會的,因為文字或文章是實現我目標的手段而已,我寫文章從來不很久,有一說一,初心好、夠真誠和善良,生意又靠譜,自然會打動人,聲明:我沒上過任何寫作課。


言歸正傳,我一個開國際學校的朋友,我去考察和學習的時候,我發現,他們純英語教學,人人英語都很好,包括食堂的阿姨都英語很好,我很驚訝,我說我一定送我女兒來讀,並好奇問他請了什麼外教。


他笑而不語,直到我入股了才告訴我,其實沒啥訣竅,那麼偏的城市能有多少的師資力量,主要是靠一條規定:


在校只能講英語。


什麼意思呢,你想來這個學校上去,對不起,你只能用英語溝通,無論上課、體育還是吃飯、課間活動,是一個全英語溝通的氛圍,再內向、再不敢開口說話的學生,來校不到3個月,基本都可以用英語溝通自如,他們學校甚至沒有專門的英語課(實際上有,但更多是話劇、舞臺劇等各種表演性質)。


他們有教大家如何發音嗎?

沒有,因為你發音不正確,別人聽不懂,你要麼自己找到問題,要麼聽別人糾正你,一切都在實踐中找問題,改善、學習,不對,是習-學。


你看,只要有一個清晰的、簡單的,和“生存”有關的任務,大家的習-學的能力超越你我想象,我也從來沒想過我一個工科男,寫作竟然可以成為我的一個這麼好的事業工具。


你的教育培訓機構有無給自己的學生一個簡單而清晰的任務?


原來,一個少兒美術機構,你的教學重點可能是,讓大家如何畫的更逼真;


現在,你們完全可以佈置一個任務:比如說怎麼用畫畫救助更多的流浪狗


這樣的好處是什麼呢,可以讓大家去找流浪狗,去觀摩去了解,近距離了解它們的可憐以及生活,感受它們的感受,畫出來的作品自然就有情緒,甚至更加真實,而非憑藉想象在畫畫,這些作品亦可以喚醒大家多流浪狗的救助甚至領養,在過程中,所用到的各種畫畫技巧以及著色、落筆、構圖甚至文案等都可以在這次任務中接觸到,並“自學成才”。


開啟他們的自我學習能力,而非給他們填鴨式的知識或所謂的技巧,是任務式訓練的核心目的。


你看,任務式的訓練是以結果為導向,而且是以自我實現為根本,和個人利益相關,更容易讓人有主觀能動性,至於用什麼手法、手段、技巧,他們自會在過程中學會。


請大家務必記住這幾個字:

任務式訓練。


任務式訓練是我個人認為的效果最好的習-學方式。


各位可以想一下,你自己學校可以給學生布置的任務是什麼,能夠進行的任務式訓練是什麼,這至關重要,包括你自己的管理和經營,你可以給自己佈置的任務式訓練是什麼。


比如我,我就經常給自己一個任務:



這無關PUA,只是訓練自己對人性、需求還有性格的判斷。


疫情之下,致窩在家裡的我們:教育培訓業怎麼辦(實踐篇)


既然“任務式訓練”是我認為效果最好的習-學方式,那麼我們就拿一個我2018年非常受歡迎,也非常契合2020企業經營現狀的一個課程進行改造並實踐之。


這原本是一個“現金流36計”的課程,雖然粗糙,但當時好評如潮,100多個人當中有33個人報名預約了現金流36計的輕諮詢項目(3萬/人),因時間太忙作罷,更被人民郵電出版社約了出書。


可我一直無動力完稿,原因在於:我越來越體會到,只是把它寫成書,一則看的人未必多,看的人當中能夠實踐的更少,實際上創造的社會價值及企業價值很有限。


不是王婆賣瓜,我現在的狀態如果這是一件不能真正創造社會價值及規模化利他的事,我無法產生多巴胺,無法很愉悅很開心的不知疲倦的做這件事,那我寧可不做。


疫情之下,致窩在家裡的我們:教育培訓業怎麼辦(實踐篇)


現在好了,疫情之下,可以說每個企業都面臨現金流短缺的問題,如何創造充沛的現金流,比任何時候都來得迫切。


我們原來2018年的方式就是很傳統的教學模式,即教了大家“現金流36計”。


可說實話,到底效果如何我們也不知道,因為大部分人在課堂上哪怕覺得再好再對再激動,但回到公司就忘了,還是慣性思維還是走老路,真正有改變的人很少。


今天呢,我們換一種模式,就是今天我給大家提到的“任務式訓練”模式來進行習-學,我們總共有現金流36計,每一計我都會發佈一個任務,對大家進行“任務式訓練”。


在實踐中習-學,不能能有真正的收穫,是真的可以與隊友一起成長的同時,完全可以實現現金流的增長。


你“學習”是為了啥,還不是為了讓企業成長,現金流源源不斷,完成自己創業的夢想,現在好了,每一次的“任務式訓練”都是以提升你自己企業的現金流為目標,“學習”只是手段,不再是目的和企業實際經營脫鉤。


我是張桓,有興趣慘加這個任務的

歡迎私信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