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一哥”率先妥協,重新調整計重規則,新一輪價格戰打響?

近些年電商市場不斷的在發展壯大,快遞行業也在其中快速發展,雖然市場上依然有新的快遞企業不斷的在出現,但是目前大部分的市場其實都已經被幾個大的企業給戰局了,而主要的就是順豐,郵政,而伴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這些快遞企業之間似乎也有了一種無形的“默契”,就是為了更高獲取更多的用戶,而選擇“價格戰”,而這其中最沉不住氣的居然是順豐。

“快遞一哥”率先妥協,重新調整計重規則,新一輪價格戰打響?


2019年12月30日順豐官網就發佈了一個通知,順豐表示為了更加貼合市場的需求,會降低客戶在物流方面的成本,而順豐也對中國內地互寄業務的計重規則進行了調整,新的計重規則從2020年1月1日就開始生效。要知道順豐在快遞這個行業一向都是以服務好著稱的,當然服務好收費也高。但是誰也沒有想到,為了獲取更多的業務,順豐就這樣妥協降價了,而且順豐在2019年底就憑藉每單低至4元的價格將唯品會的業務給拿下。

“快遞一哥”率先妥協,重新調整計重規則,新一輪價格戰打響?


而對於順豐的這個做法,很多業內人士都表示順豐或許還會對阿里系高端電商發起競爭。

“快遞一哥”率先妥協,重新調整計重規則,新一輪價格戰打響?


其實從數據上來看,我們是可以理解順豐的,2014年到2019年上半年,順豐在市場上面的佔有率從原來的11.5%下滑到7.3%,而形成對比的是,中通快遞在市場份額直逼20%,而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順豐的價格太貴,這跟順豐的定位也有關係,原因順豐對市場的定位一直都是針對商務件,因此它錯過了電商高速發展的紅利時期。之前錯失了機會,在快遞業務這方面的收入就出現“疲軟”,為了速度更快,順豐跟其他快遞公司相比,在車輛的裝載率上面也並不高。順豐2018年的車輛裝載率只有50%,說實話這個數據還是很有差距的,面對這樣的情況,順豐只能放低姿態,在2019年5月的時候,順豐就在市場上面推出了電商特惠價,還收購了唯品會的包裹陪送業務,這次降價也給順豐在業務量上帶來了很大的利好,業務量也在整體上面出現回暖的情況。其實特惠電商件對於順豐2019來說,是非常關鍵的一次嘗試,也因為這次嘗試,順豐的業務量明顯出現反彈,不僅領先行業平均水平,還一度超越通達系的幾家競爭對手,而此次順豐進行價格調整,或許是因為在特惠件中嚐到了甜頭,所謂的重新調整,其實也就是變相降價,擴大經濟型電商件覆蓋的規模。不過我覺得不管什麼企業,想要在市場上佔據更多的份額,就要抓住客戶的心,提高服務質量,讓客戶得到更好的體驗。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