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聚焦重點治理 實施精準打擊 突出集中銷燬 持續保持打擊侵權假冒違法行為高壓態勢

“雙打”工作 | 湖北省:聚焦重點治理 實施精準打擊 突出集中銷燬 持續保持打擊侵權假冒違法行為高壓態勢

近年來,湖北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一系列工作部署,堅持部門協作抓共管、突出問題抓整治、執法聯動抓規範、宣傳引導抓共治,形成了打擊侵權假冒的高壓態勢,遏制了侵權假冒易發多發現象,營造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為湖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 強化組織領導,提高齊抓共管凝聚力

一是健全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堅持把打擊侵權假冒工作擺在突出位置,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長任組長,市場監管、公安、檢察等28個省直部門為成員的省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全省各市(州)、縣也建立了相應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積極推進打擊侵權假冒執法體系建設,在全國率先成立省市縣三級知識產權專職執法隊伍,310名執法人員取得了專利行政執法資格,確保全省每個執法稽查機構擁有2名以上知識產權執法人員,為統籌推進全省打擊侵權假冒工作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是加強上下聯動和橫向聯合。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既強化省市縣三級領導小組辦公室溝通協調和協同配合,又加強與各部門協作和信息共享,確保責任重擔人人挑、個個肩上有指標。為有效打擊菸草製品侵權假冒違法行為,支持省菸草行業健康發展,建議省人民政府增加省菸草專賣局為成員單位。省公安廳、省法院、省檢察院、省市場監管局主要領導先後批示,要求全省各級公安、司法機關、市場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大卷煙打私打假工作支持力度。

三是注重統籌協調和壓實責任。定期召開省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對落實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工作部署,進行部門分工和責任分解,對跨部門、跨領域打擊侵權假冒重大事項作出制度性安排。省菸草專賣局與省市場監管局、省公安廳成立聯合執法工作室,開展常態化專項打假行動。

二 強化重點治理,提高精準打擊威懾力

全省各地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立足部門職責,緊盯突出問題,狠抓行業領域重點治理,形成了打擊侵權假冒“三打三防”工作格局。

一是打擊信息網絡領域侵權假冒,防止互聯網成為法外之地。宣傳、網信、市場監管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開展網絡監管專項行動,查處各類網絡交易違法案件802件、網絡侵權盜版案件56件,關閉網站141個。省藥監局和省公安廳成功偵破武漢“8·28”、宜昌“9·25”網絡生產銷售假藥案,搗毀假藥生產線7條,抓獲犯罪嫌疑人82名,涉案貨值7億多元。

二是打擊知識產權領域侵權假冒,防止製假“黑窩點”成為“避罪天堂”。省市場監管局、省知識產權局聯合開展知識產權“百日執法”和“鐵拳”行動。武漢市公安局查獲的“2·28”光纖模塊製假案,現場查扣各類仿製光纖模塊、標識,抓獲犯罪嫌疑人4名。十堰市市場監管局查獲的4家涉嫌商標侵權汽配經銷企業,現場查獲假冒康明斯、東風等註冊商標汽車零配件,依法移送公安機關。

三是打擊重點民生領域侵權假冒,防止城鄉結合部成為執法盲區。聚焦民生痛點難點,查處產品質量、食品類製假售假案件,查處製售假劣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案件,移送司法機關案件12件。突出部級督辦案件,成功偵破武漢“5·23”特大製售假煙案,搗毀製假窩點7個,涉案金額1.2億元,抓獲犯罪嫌疑人16名。加強重點市場治理,確定省重點淨化治理市場,通過行政指導和約談,督促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對市場內個別商戶存在的銷售偽劣商品問題,做到“三查”(查源頭、查庫存、查原因)“四個不放過”(原因未查清不放過、商戶未受教育不放過、責任人未受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未到位不放過)。同時,要求各商戶嚴格落實進貨查驗、索證索票、明碼標價、無理由退換貨等10項制度。

三 強化執法聯動,提高集中銷燬震懾力

一是部門協作不甩手。省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舉辦2019年全省打擊侵權假冒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業務培訓班,培訓省直各成員單位、各市州領導小組成員110餘人。省市場監管局、省公安廳等五部門聯合印發《湖北省食品藥品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實施細則》,不斷提升兩法銜接工作質量和水平。2019年7月,紅安縣市場監管部門聯合公安機關成功查處一起特大製售假藥案。襄陽市菸草和公安機關聯合查處“2·23”特大製售假煙案。

二是區域協調不鬆手。攜手湖南、江西建立長江中游城市群知識產權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推動信息共享和協同聯動。加強“長江經濟帶”11省市專利行政執法協作,推動跨省專利行政執法案件移送和辦理。深化“江漢平原城市群知識產權保護聯盟”執法協作,推動荊門、荊州、孝感、仙桃、潛江、天門6個城市開展立案協作、案件協辦和聯合執法。省公安廳與河北、天津、北京等公安機關密切配合、協同作戰,先後成功偵破案值數十億元的特大生產、銷售有毒有害注水豬肉案、製售假酒案、侵犯著作權案等系列案件,受到公安部通令嘉獎。

三是集中銷燬下狠手。增加集中銷燬經費,2019年省領導小組辦公室編列集中銷燬經費200萬元,2020年增列集中銷燬經費280萬元,對侵權假冒違法犯罪行為持續保持強大震懾。加大集中銷燬力度,去年4月26日,在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指導下,省領導小組28個成員單位聯合舉行“世界知識產權日”假冒偽劣商品集中銷燬活動。銷燬活動採取焚燒、填埋、拆解等方式依法進行,符合節能環保等相關規定。中央宣傳部、公安部、生態環境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等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有關負責人一併到現場監督。英國駐武漢總領事館和法國駐武漢總領事館官員,中國消費者協會、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等行業組織代表,以及國內主流媒體受邀見證了銷燬活動,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20餘家權威媒體對此進行了集中宣傳報道,產生了積極社會反響,極大地震懾了違法犯罪分子,向世界表明了我省依法嚴格保護知識產權的堅定立場、鮮明態度和堅決行動。

四 強化宣傳引導,提高社會共治影響力

一是狠抓營商環境優化。產品質量是“產”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堅持專項整治與日常監管相結合、線上與線下治理相結合,加強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互聯網等新技術在執法監管中的研發運用,用好用活數據信息資源,做到事前防範、精準打擊。深挖違法犯罪活動的組織者、策劃者、實施者,清理生產源頭,剷除銷售網絡,依法取締了一批無證照生產經營的“黑作坊”“黑窩點”“黑工廠”,維護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二是狠抓市場主體自治。指導企業建立質量指標體系,開展質量管理培訓,加強產品質量控制和知識產權管理,增強守法誠信意識,落實企業主體責任。2019年“雙11”前,省市場監管部門對12家電商平臺企業進行了集中約談,督促電商平臺企業加強對網絡經營者的資格審查,建立健全內部監控制度。

三是狠抓行業組織自律。鼓勵全省企業積極制訂行業標準、團體標準,發揮行業協會和行業領軍企業的龍頭帶動作用,支持、指導湖北省商標、輕工、策劃等行業協會強化自律意識,發揮其對成員的行為導引、規則約束、權益維護作用,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四是狠抓社會輿論監督。圍繞“3·15”“4·26”“5·15”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等重要時間節點,向群眾宣傳打擊侵權假冒相關政策、法律、法規和識假辨假常識。打造全國首家省級12315新平臺,暢通投訴舉報熱線,實現一個號碼接收、一個平臺處理,打假治劣更便捷、更高效。舉辦新聞發佈會,接受媒體監督,省法院向社會公開發布了《湖北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及十大典型案例(2018年度)》白皮書,通過典型案例發佈,明晰法律規則,促進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提升。

“雙打”工作 | 湖北省:聚焦重點治理 實施精準打擊 突出集中銷燬 持續保持打擊侵權假冒違法行為高壓態勢

打擊侵權假冒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經濟高質量發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知識產權保護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按照這次辦公室主任會議精神,學習借鑑兄弟省市區經驗,進一步做好全省打擊侵權假冒各項重點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