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需求”寶寶有這3種特徵,家長這2點做到位,寶寶長大更聰明

同一個小區寶媽,經常跟我抱怨,2歲不到的女兒經常黏在自己身上,無時無刻不在喊著“媽媽、媽媽!”

一個月30天,一天24小時,有20個小時長在大人身上。

實際上,像這類“愛折騰、愛粘人”的寶寶還真不少,著實讓很多家長感到頭疼。這類寶寶也被稱為<strong>“高需求”寶寶,如果家長培養好,長大後會很聰明。


“高需求”寶寶有這3種特徵,家長這2點做到位,寶寶長大更聰明


什麼是“高需求”寶寶?

高需求寶寶最早由西爾斯醫生在其著作《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中提出。

作為“高需求寶寶”的提出者,西爾斯醫生也遇到過同樣的問題,他的第4個寶寶與前三個截然不同。

<strong>喜歡黏人、抱抱、拒絕分床睡,不管是吃奶、吃飯還是睡覺都找不到規律。每天都有新變化,前一天還管用的方法,第二天就沒用了,過高的需求度讓人應接不暇。

“高需求”寶寶有這3種特徵,家長這2點做到位,寶寶長大更聰明


高需求寶寶的3個特徵

①過度敏感

高需求寶寶對周圍的環境有一種特別的感知力,總是能注意到周圍細小的變化。尤其是對睡眠環境格外注意,稍微有一點的聲響、不合適的光線都會刺激到寶寶敏感的神經。

<strong>熟悉的環境和安全感是高需求抱抱的第一要求。

“高需求”寶寶有這3種特徵,家長這2點做到位,寶寶長大更聰明


②感情豐富

3歲以下的寶寶主要以情緒腦為主導,高需求寶寶的情緒更為明顯,身上的情緒總是很輕易的傳遞到其他人身上。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緒層次,情感豐富、細膩。

“高需求”寶寶有這3種特徵,家長這2點做到位,寶寶長大更聰明


③渴望身體接觸

高需求寶寶經常會像樹袋熊一樣,掛在媽媽身上,非常渴望與媽媽近距離接觸,對抱抱這個動作情有獨鍾。

寶媽們會發現寶寶抱著的時候怎樣都行,一放下就開始嚎啕大哭,其實是他們喜歡這種被寵愛的感覺。

高需求寶寶的精力旺盛,會讓寶媽們感覺太能折騰人,但長大後高需求寶寶要比普通寶寶更有性格優勢,也更為聰明,關鍵是家長如何引導、培養。

“高需求”寶寶有這3種特徵,家長這2點做到位,寶寶長大更聰明


應對高需求寶寶,家長這2點要做到位

“高需求寶寶”的發明者西爾斯曾說:“我們慢慢認識到,孩子不應該控制父母,父母也不應該控制孩子。然而,父母的確必須控制局面,沒有任何限制的家庭生活會是災難。”

  • 及時回應寶寶的需求

高需求寶寶在粘人時很希望自己的需求能得到回應,但不少家長卻感覺寶寶難纏,選擇忽略寶寶的需求,造成寶寶的粘人行為“變本加厲”。

在適當的範圍內,<strong>對寶寶的需求積極地做出回應,讓寶寶感受到家長的愛,寶寶得到滿足後,粘人行為也會相對減少。

“高需求”寶寶有這3種特徵,家長這2點做到位,寶寶長大更聰明

  • 多帶孩子看書、看世界

<strong>高需求寶寶的情緒要比普通寶寶更為細膩,他們能細分各種情緒,比如傷心、難過、失落等等,這屬於高需求寶寶的天賦。

西爾斯醫生有個理論為:把寶寶“穿”在身上。

作為家長,多與寶寶交流,將寶寶帶在身邊,陪寶寶玩玩具,進行親子閱讀等等,既能讓寶寶感受到父母的愛, 又能增強親子關係。


“高需求”寶寶有這3種特徵,家長這2點做到位,寶寶長大更聰明


多帶寶寶出去玩,利用繪本等工具經常給寶寶講故事,滿足寶寶對世界的好奇心,也能引導寶寶發現更多的情緒,消耗寶寶的精力。青青推薦<strong>《幼兒情商、行為管理》繪本,通過一個個生動、可愛的小故事和動物形象,讓寶寶更容易理解正確的情緒和人生道理,學會如何與人相處。


“高需求”寶寶有這3種特徵,家長這2點做到位,寶寶長大更聰明


每冊繪本都是一個單獨的小故事,《吃飯》、《刷牙》、《睡覺》等冊<strong>教會孩子基礎的生活自理能力;《媽媽不見了》、《多吃蔬菜》、《不賴床》等<strong>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很適合<strong>0-3歲寶寶的思維,讓教育事半功倍。

“高需求”寶寶有這3種特徵,家長這2點做到位,寶寶長大更聰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