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人類命運決勝之地!

今天看了國防大學戴旭教授的書20世紀的世界空戰。戴旭教授是我很佩服的一位學者,文筆精煉,文章一氣呵成,歷史縱深感極強,格局極大,視野開闊,深深臣服於他的才華。

這本書主要寫了飛機誕生以來給人類帶來的喜與悲,20世紀是戰爭的世紀,充滿了血腥與殺戮,一戰、二戰、朝鮮戰爭、越南戰爭、阿富汗、伊拉克、南斯拉夫……數十個國家,上億人在血與火的考驗中掙扎,在生與死的邊緣中徘徊。飛機,這一具有重要意義的發明改變了戰爭的形態,萊特兄弟放飛的幾十秒,正如阿姆斯特朗在月球留下的腳印,對個人來說是一小步,但標誌著人類的一大步。

飛機的發明,在二戰中大量用於戰爭,取得制空權的國家,往往佔據優勢地位,美國對日本狂轟濫炸,戰爭末期在日本投下的燃燒彈,把東京、名古屋、大阪、神戶等等變為人間地獄,一座座城化為火海。而轟炸機投下的兩枚原子彈給了窮途末路的日本天皇致命一擊。當薩達姆用鐵絲、壕溝、地雷、電網以及數十萬大軍枕戈待旦時,他不會想到幾個月後自己就將接受末日審判!英美聯軍肆意攻擊伊境內,給伊人民帶去了極大的振動與恐慌,不久,伊軍投降,數十萬大軍一彈未發便舉起了雙手。戰爭早已延伸到廣袤無垠的天際之中,誰還閉關自守,駐守陸地,必將失敗!

全書核心觀點就是突出制空權的重要性,古代打仗人與人肉搏,槍的出現把搏鬥的距離拉開了數百米,而飛機則拉開了幾千米甚之上萬米,現在還有導彈、激光武器等等,戰爭的距離會越來越遠,人與人的殺戮在沒看見對方可能就終止了。誰掌握更先進的技術,誰能夠更機動靈活,誰能把握戰爭的規律,誰就將贏得下一場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