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有人那麼喜歡吃野味?

中華食譜裡的特殊分支,酒店會所裡保留的菜品,媒體口誅筆伐的國民惡習,吃貨敢吃不敢言的黑暗料理,洋人眼中的當代中國未解之謎,山民靠它發家,小販靠它致富,老闆借它拍馬,它、就是野生動物。

為什麼總有人那麼喜歡吃野味?

野生動物已經成為中國人特有的飲食偏好,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裡遊的、土裡鑽的、一律都吃。野豬、麋鹿、果子狸只是入門,敢於面對猴腦、熊掌、穿山甲的才是老饕,吃法上繼承傳統,炒、爆、蒸、煮、燻、醬、熬、烘、燉、燜、炸、煸、烤實在不行就泡酒喝,還好亞當夏娃不是中國人,不讓絕對他們愛好吃那條蛇

為什麼總有人那麼喜歡吃野味?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有多聰明:光一個竹鼠就研究出五種吃法。

( I )清燉竹鼠( 2 )生燜竹( 3 )竹鼠乾鍋( 4 )高壓鍋紅燒竹鼠( 5 )蔥油竹鼠

下面說一種處理不好就要命的:河豚。既然也研究出了五種吃法,我真是大寫的服。

1.河豚魚火鍋 2.生魚片 3.紅燜河豚魚 4清蒸河豚魚 5.河豚魚皮羹

既然也研究出了五種吃法。晚輩真可以說是大寫的佩服佩服。每年電視上總的有幾個報道,因為吃河豚送進醫院的,哎、有些人那可是、說不要命就不要命,油門踩油箱裡、往前衝!!!

為什麼總有人那麼喜歡吃野味?

還有我們北方人前些年最引以為豪的就是吃鹿肉,在我們這中原大小城市,要沒幾個飯店招牌打著有這些,都不好意思開門。(據說這些都是家養的)

為什麼總有人那麼喜歡吃野味?

好多大小旅遊景點,都以野味、野貨作為特色或者賣點進行宣傳營銷,晚上的夜市攤,什麼炸蝗蟲、炸蜈蚣、嬋蟲滿地大吆喝

。(這裡小編最有發言權了,當年在開封逛夜市,準備買點烤羊肉串,賣羊肉串的老闆不停給我們介紹烤螞蚱,當時小編也是身邊有女孩子,不好意思不買,那就買吧,一根羊肉串的鉗子上有5只螞蚱,5元錢(還挺貴)。我看著螞蚱是烤的金黃,但是我嚐了一下,就感覺真難吃,一股焦糊,真想給吐了,但是一看旁邊的女孩吃的津津有味,沒好意思說這TM什麼玩意。最後我走到拐角直接給丟了。(可能我是生在平原的人,適應不了吃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為什麼總有人那麼喜歡吃野味?

中國的長江淮河以南地區,自古以來就是蠻荒之地,中原地區受到貶謫的官員大都被流放到了這裡“瘴癘之地”,唐朝以前南方還是大面積的荒地,經過唐以後元、明、清才逐漸開發成富饒的江南。正所謂“湖廣熟、天下足”。因為五嶺的阻隔,嶺南地區的氣候和江南水鄉,有著少許不同。這裡丘壑重疊,高溫多雨,森林茂密,蚊蠅群舞,生存環境十分惡劣。但這種野蠻的氣候和複雜的地形,恰好有利於植被和野生動物的生長。

為什麼總有人那麼喜歡吃野味?

據相關報道:中國野生動物市場很大,野味走私自然風聲水起,他們膽子大路子野,冒著隨時被Z的風險,活躍在江河湖海深山老林,這讓野味僅此於毒品的,全球第三大走私對象,有必要這麼拼麼?對於野味黨看來,肉也分三六九等,所謂家養的不如散養的,散養的不如野生的,野生的不如珍惜的,珍惜的不如瀕危的,總之物以稀為貴,味以稀為美。

4060公里的國境線與鄰國山水相連,特殊的地理位置曾讓邊境地區一度成為野生動物非法貿易的主要通道。我想如果有人去過西南邊陲,你就知道那裡真是遍地大山,走上十天半個月你都不一定走的出來。

為什麼總有人那麼喜歡吃野味?

如果你實在對雲南不太瞭解,給你介紹一部電影《湄公河行動》,那裡邊每個場景都反映雲南的情況。山高林密、邊境地帶、南邊偶爾還有戰亂。

就這樣一個環境,為什麼國家一直打擊走私野生動物,還是沒法根除。加上有巨大的經濟利益,好多人不惜冒著生命危險。但是這些年好多了,信息科技攝像頭的大量使用,好多販子行蹤畢露,都被處於重邢。

美食界早就粉碎了這以謠言,野味並不比普通肉好吃,其實上,人類自打學會生火以來,對於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什麼好吃、什麼難吃,已經探索了幾千年,今天的雞、鴨、豬、牛、羊佔領人類的餐桌,就是古往今來無數吃貨用嘴投票的結果,而野味缺少烹飪傳統,只能滿足獵奇心態,美味來說實屬叨叨。

主要就是獵奇心裡作祟,我相信大家第一次做某件事多半來自自己好奇或者別人的慫恿,(所以我感覺大部分人對野生動物也只是碰一下,往後在也不在看)。

為什麼總有人那麼喜歡吃野味?

治病保健:大家翻翻《本草綱目》也就懂了,我記得前些年有一個笑話:“我爺爺去年瞎吃野果以為有功效,結果中毒了,醫生說:你以為你是李時珍嚐遍百草麼!”

專家苦口婆心的高速你不好吃,你就談營養,國人回來迷信以形補形,尤其愛把珍奇異獸當成食補聖品,比如穿山甲,就以為吃了能變金剛鑽,還有熊掌,湊齊一頓吃,分分鐘鍾能練鐵砂掌,還有吃猴腦補腦,吃虎鞭補鞭,吃鷹翅,大概能上天,四個字就是吃啥補啥。

然而外門邪道,除了能壯大保健市場外,一文不值,現代營養學早已證明,野生動物大都沒啥特別的營養價值,所謂奇效,然並卵。儘管官方說破了嘴,依然阻止不了部分人,用野味調劑生活花式炫富。

為什麼總有人那麼喜歡吃野味?

有些人頻繁出入酒店、農家樂,不光自己吃還請別人吃,價格不菲動輒上萬,這吃的那是飯,是面子吧。網上不是流傳一個視頻,視頻中兩個女孩不斷的在介紹蝙蝠怎麼好吃、怎麼吃。可能就是因為這種人的存在,才導致太多悲劇的事情發生。

為什麼總有人那麼喜歡吃野味?

由於野生動物久居野外,風餐露宿的,還挺難。通常攜帶大量寄生蟲病毒,普通的肉食水煮加工式,又難以消除,特別容易引發感染甚至死亡,所以別動不動學貝爺冒險,也別真就相信你能百毒不侵。

古人打野是為了生存,可轉眼大清都亡了一百多年了,在一言不和就下嘴,那就是我們的不對了,畢竟,我們不是為了吃,才爬上食物鏈頂端的。

一個正常人,一個真正合格的吃貨。應該脫離低級趣味的,不跟風不惡俗,正所謂識事物者為俊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