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如此嚴重,要不要讓孩子也捐款獻愛心?


舍予/文


最近疫情嚴重,我想說服我的女兒安妮捐款,可是引導了好久,看疫情繪本、講道理、激發同理心等等,她都不願意,於是我們倆都生氣了。

我氣她不願意分享,她氣我強迫她做不想做的事。

5歲的安妮現在有三個儲蓄罐,一個負責消費開支,一個負責儲蓄,還有一個愛心儲蓄罐,具有公益慈善的功能,我們說好了,遇到需要幫助的人就拿出愛心儲蓄罐裡的錢去幫助他人。

我希望善良的種子從小就種在她的心裡,現在需要幫助的人出現了,而且一線的醫護人員需求如此迫切,結果她卻要等一等,她的拒絕讓我感到非常失望。

奇怪的是,理智上我明明知道:在孩子不完全理解分享、公益這類事情的意義之前,分享是自我滿足後的行為。也就是說首先要讓孩子覺得滿足,然後她才會去分享,不能強迫孩子。

但行為上,我卻不斷地想“洗腦”孩子,讓她照我說的做,讓她趕緊去分享,分享的孩子、大方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你們可以發現,上面的我總是在說“我希望”,我希望她怎麼做、成為什麼樣的人,因為她沒有按照我的想法做,我還生氣了。

到底要不要讓孩子捐款,針對這件事,我想先說說原生家庭,再談解決方法。

因為我突然就想起我小時候。在我5、6歲的時候,我也不願意分享,可是父母或親戚長輩就會說:“這孩子好自私”、“這孩子太小氣了”。甚至到初高中遇到類似的事情,周圍也會有人這樣評價。

以前我面對這種評判感覺很受傷,有時候甚至自暴自棄地想“對!我就是自私,怎麼了?!”。

以前,別人強迫我分享,我不願意,所以被人評判為自私,於是,我對自私的行為非常敏感,尤其希望安妮不要自私。

而現在,我強迫安妮分享,安妮不願意,我出口傷人,評判她很自私。我把我過去的記憶投射到了安妮身上——我正在她身上重演我過去受到的傷害,這次施害者竟是我自己。

疫情如此嚴重,要不要讓孩子也捐款獻愛心?

▲圖片來自電影《蝴蝶效應》


很多過去發生的小事,在影響我跟孩子的相處。過去那些似乎不值一提的傷害,不知不覺地改變了我很多想法和態度相信這樣的情況也在你身上發生著。

如果你希望改變這樣的情況,平時多問自己這3個問題:

1、以前的我是現在的我嗎?——不是!

2、現在的我可以做出哪些改變?

3、在這件事上,我應該怎麼對待孩子?

通過前兩個問題改變你對過去問題的認知,你才能回答第3個問題。要知道:孩子永遠不會按照“你希望的樣子”去成長。關鍵是找到孩子行為背後的邏輯,以及自己可以做出什麼樣的改變,就像這次我跟安妮的問題,很快就得到解決啦~

你也可以跟孩子討論捐款的事情,也許你的孩子很快就同意捐款,恭喜你,他非常有愛心;也許你會跟我一樣,被孩子拒絕,而拒絕的背後可能正是因為孩子還沒有獲得足夠的滿足,或者是孩子還感受不到分享的好處,無論如何,恭喜你看到孩子行為背後的邏輯,我們就可以在其他方面給孩子更多的滿足,並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發現分享的快樂。一件讓人快樂的事,誰會拒絕做呢?


我是舍予

子女是最珍貴的緣分

通過改變過去的記憶,可以改變過去


一起做智慧媽媽,過有趣生活,來工號:姐妹跳跳堂


疫情如此嚴重,要不要讓孩子也捐款獻愛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