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的行業應用場景


移動互聯網的紅利已經基本吃完了,我們現在要考慮的是如何在新的基礎設施上搭建

新的商業模式。未來,區塊鏈會成為新的基礎設施,它會與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物聯網、加密技術等一起,擊穿所有行業,奠定我們的新一代基礎設施。

區塊鏈技術的行業應用場景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1. 金融服務

行業痛點

支付領域,金融機構特別是跨境的金融機構間的對賬、清算、結算的成本較高,也涉及了很多的手工流程;支付業務費用高昂,也使得小額支付業務難以開展。區塊鏈本質上不會增大監管的難度,同一賬本所有的權限給監管部門,完全透明,不敢往透明的地方記的東西就一定有問題。這對銀行和監管部門都是好事。

資產管理領域,股權、債券、票據、收益憑證、倉單等資產由不同的中介機構託管,提高了這類資產的交易成本,也容易帶來憑證被偽造等問題。

證券領域,證券交易生命週期內的一系列流程耗時較長,增加了金融機構中後臺的業務成本。

清算和結算領域,不同金融機構間的基礎設施架構、業務流程各不相同,同時涉及很多人工處理的環節,極大地增加了業務成本,也容易出現差錯。

用戶身份識別領域,不同金融機構間的用戶數據難以實現高效交互,不同機構間的用戶身份信息和交易記錄無法實現一致、高效的跟蹤,使得重複認證成本較高,也間接帶來了用戶身份被某些中介機構洩露的風險。

區塊鏈技術提供的解決思路

因為區塊鏈技術具有數據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特性,可以用來構建監管部門所需要的、包含眾多手段的監管工具箱,以利於實施精準、及時和更多維度的監管。

此外,基於區塊鏈技術能實現點對點的價值轉移,通過資產數字化和重構金融基礎設施架構,可達成大幅度提升金融資產交易後清、結算流程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目標,並可在很大程度上解決支付所面臨的現存問題。

2. 供應鏈管理

行業痛點

供應鏈由眾多參與主體構成,不同的主體之間必然存在大量的交互和協作,而整個供應鏈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各類信息被離散地保存在各個環節各自的系統內,信息流缺乏透明度

這會帶來兩類嚴重的問題:一是因為信息不透明、不流暢導致鏈條上的各參與主體難以準確瞭解相關事項的狀況及存在的問題,從而影響供應鏈的效率;二是當供應鏈各主體間出現糾紛時,舉證和追責均耗時費力,甚至在有些情況下變得不可行。

企業在越來越大的範圍內拓展市場使得假冒偽劣產品的難題很難消除。

區塊鏈技術提供的解決思路

區塊鏈技術能使得數據在交易各方之間公開透明

,從而在整個供應鏈條上形成一個完整且流暢的信息流,提升供應鏈管理的整體效率

與追責區塊鏈所具有的數據不可篡改和時間戳的存在性證明的特質能很好地運用於解決供應鏈體系內各參與主體之間的糾紛,實現輕鬆舉證

數據不可篡改與交易可追溯兩大特性相結合可根除供應鏈內產品流轉過程中的假冒偽劣問題。

3. 文化娛樂

行業痛點

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知識產權已成為市場競爭力的核心要素。互聯網應是知識產權保護的前沿陣地,但當下的互聯網生態裡知識產權侵權現象嚴重,網絡著作權官司糾紛頻發,侵蝕原創精神、行政保護力度較弱、舉證困難、維權成本過高等問題成為內容產業的尖銳痛點。

區塊鏈技術提供的解決思路

利用區塊鏈技術,使音樂整個生產和傳播過程中的收費和用途都是透明、真實的,能有效確保音樂人直接從其作品的銷售中獲益。音樂人跨過出版商和發行商,通過區塊鏈平臺自行發佈和推廣作品,不需要擔心侵權問題,還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作品。

基於區塊鏈的文化消費端的眾籌服務也是一個思路。具有在獨特的泛金融和非金融特色,是圍繞知識產權(IP)的新業態。此外,基於區塊鏈特性和虛擬市場規則,使得消費者能夠參與IP創作、生產、傳播和消費的全流程,而不需要依靠第三方眾籌平臺信用背書。

4. 智能製造

行業痛點

由於製造設備和信息系統涉及多個廠家,原本中心化的系統主要採用人工或中央電腦控制的方式,實時獲得製造環節中所有信息的難度大。

所有的訂單需求、產能情況、庫存水平變化以及突發故障等信息,都存儲在各自獨立的系統中,而這些系統的技術架構、通訊協議、數據存儲格式等各不相同,嚴重影響了互聯互通的效率,也制約了智能製造在實際生產製造過程中的應用。

區塊鏈技術提供的解決思路

利用區塊鏈技術,可有效採集和分析在原本孤立的系統中存在的所有傳感器和其他部件所產生的信息,並藉助大數據分析,評夠幫估其實際價值,並對後期製造進行預期分析,能夠幫助企業快速有效地建立更為安全的運營機制、更為高效的工作流程和更為優秀的服務。

數據透明化使研發審計、生產製造和流通更為有效,同時也為製造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提升良品率和降低製造成本,使企業具有更高的競爭優勢

5. 社會公益

行業痛點

公益信息不透明不公開,是社會輿論對公益機構、公益行業的最大質疑。

公益透明度影響了公信力,公信力決定了社會公益的發展速度。

信息披露所需的人工成本,又是掣肘公益機構提升透明度的重要因素。

區塊鏈技術提供的解決思路

公益流程中的相關信息,均可以存放於區塊鏈上,在滿足項目參與者隱私保護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的前提下,有條件地進行公開公示。

公益組織、支付機構、審計機構等均可加入進來作為區塊鏈系統中的節點,以聯盟的形式運轉,方便公眾和社會監督,讓區塊鏈真正成為“信任的機器”,助力社會公益的快速健康發展。

在對於一些更加複雜的公益場景,比如定向捐贈、分批捐贈、有條件捐贈等,就非常適合用智能合約來進行管理。

6.教育和就業

行業痛點

學生信用體系不完整、未建立歷史數據信息鏈、數據維度有限,導致政府、企業無法獲得完整有效信息,這直接導致學生無法便捷、公平地享受應有的服務。

針對一些學術性實驗、跨校組織的公開課以及多媒體教學資源,在網絡上往往存在版權糾紛與學術糾紛,對學者以及研究人員缺乏相應的知識產權保護,影響了高等學府對學術研究的積極性。

區塊鏈技術提供的解決思路

利用分佈式賬本記錄跨地域、跨院校的學生信息,方便追蹤學生在校園時期所有正面以及負面的行為記錄,能幫助有良好記錄的學生獲得更多的激勵措施,並構建起一個良性的信用生態。

針對一些學術利用區塊鏈技術,可為學術成果提供不可篡改的數字化證明,為學術糾紛提供了權威的舉證憑據。同時,可以與已有的應用無縫整合,為每一個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加蓋唯一的時間戳身份證明,交叉配合生物識別技術,從根本上保障了數據的完整性、一致性,保護了知識產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