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隔離期間,我給自己制定了“閉關”計劃

疫情發生後,單位推遲了上班時間,雖然家裡沒有一人感染新冠肺炎,但仍然響應號召實行自我隔離。為了避免產生隔離焦慮,我給自己和家人們制定了一套“閉關”計劃,說白了就是每個人都做一件自己一直想做卻從來沒能下決心做的事。最終,大家各自選擇了聽網課、看名著等等,而我選擇的是自己兩年前就想做的自媒體。

在工作期間想做自媒體寫作幾乎不可能,一是因為工作忙,二是根本靜不下心來,現在機會來了,漫長的隔離期想不靜下心都難。為了讓自己堅持下來,我給自己制定了詳細的“閉關”行動計劃,現在計劃執行12天了,每一天我都過得很充實,並且每一天都在成長。

以下就是我成功實施的“閉關”計劃。

第一天,選定自媒體平臺。通過對多家平臺進行比對分析,發現各家平臺都有自己的優勢。權衡半天后決定選擇頭條號,主要原因一是平臺流量大,二是自己平時就很喜歡在平臺上看各類消息,還特別認可平臺 “信息創造價值”的理念。平臺選定後,開始註冊、認證,花了半天時間搞定,一切順利。

這是我成長的第一步:平臺選擇很重要。

自我隔離期間,我給自己制定了“閉關”計劃

第二天,嘗試發表原創文章。對我來說,第一次接觸自媒體心中難免忐忑,當我發出一篇寫了好幾個小時的育兒圖文原創文章後,發現閱讀量星星點點,在網上一查,才知道有“垂直領域”這個說法,於是趕緊找了大量文章來學習怎樣結合領域發文。

這是我成長的第二步:不瞭解狀況就冒然行動只會招致失敗。

第三天,第一次發微頭條。為了給自己建立信心,我決定按照網友們的經驗先從微頭條做起。果然,文章寫好後發出不到一小時,閱讀量就出乎意料地到了七千,這對作為新手的我無疑是個極大的鼓勵,一下子就有了自信!後來在平臺的大量推薦下,這篇文章閱讀量到了七萬左右,也讓我見識到了平臺的推薦力量。

這是我成長的第三步:沒有平臺的幫助,個人力量微不足道。

自我隔離期間,我給自己制定了“閉關”計劃

第四天,按規則發圖文。按照垂直領域規則,撰寫心理領域文章並發表在圖文原創裡,這次的閱讀量突破了六萬,但同時我也接到了平臺關於標題與正文不一致的通知,這也提醒了自己以後寫文章一定要謹慎,千萬不能為了博取閱讀量而有任何疏漏。

這是我成長的第四步: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第五天,開始接觸悟空問答和青雲計劃。在瞭解頭條號平臺的其它內容時,我發現還可以參加悟空問答和青雲計劃,在在悟空問答上,我試著回答了幾個問題,沒想到很快得到了網友點贊,頗有成就感,為了讓回答更精準,有時候我還查閱專業資料,當看到網友點評 “分析得非常全面”時,心裡就有說不出的高興,覺得自己真正幫助了他人。

下一步,我也會嘗試著參加青雲計劃,這裡面的活動也非常吸引我。

這是我成長的第五步:拓展自己才會有更大進步。


自我隔離期間,我給自己制定了“閉關”計劃

通過這五步,既讓我在隔離期得到了成長,也讓我逐漸瞭解自媒體這個領域。雖然目前還在摸索期,但比剛開始時進步了許多,也建立了自信。如今我在頭條上的作品已有28篇,雖然不多,但也是一個好的開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

現在,自我隔離期還未結束,我仍然執行著自己的“閉關”計劃,堅持每天都寫點東西,不斷沉澱自己。

心理學上說,一個行為連續重複21天就會成為習慣,再堅持幾天,自媒體創作也就成為我的習慣了。

我很慶幸自己在隔離的第一天就開始行動,並且把每一天都過得這麼積極、充實,這也是這段隔離期帶給我的最大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