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青苗》75 《從心產生》

《麥青苗》75 《從心產生》

麥青苗

從心產生,從心出發,迴歸內心,自我調整。

設計師,設計不同服飾、用品器具。

文學藝術,源自內心。

這個學科,那個門派,無不是,從心產生。

生活,源自,內心需求,透過身體去行動。

一切,從心產生。

內心,不同層次,——以某些作為評判標準,衡量。

然後行動水平不同:過程、結果,有了差別。

相信外界人事物,卻死活,否認,一切,從內心產生,落實於行動,而造就。

離開身體,離開行動,何談世界。

離開內心,這個核心驅動力量,身體,行動,何所依附?

內心,可以產生不同——無數變化,無窮盡。

就像圓圈,周而復之。

陰陽互動。

白天黑夜,銜接。

心,產生了不同——也就是,自己從自己內心,進行了選擇。

外界人事物,影響自己——但自己也接受了,哪怕自己是,被迫接受,無奈選擇——也是接受了。

不能,正視自己內心。

一直辛苦,心靈顛沛流離,流浪無邊際,卻也,找不對正確方向。

在,惡,善,當中,自我迷失,糊塗。右右為難,猶豫不決。不知那個選擇,哪種方向,最利益,最大化。

不管,好的、壞的、普通的,一切條件、環境,若離開,從內心去,查看,就會,一直,心靈迷路。

內心,產生錯誤見解、水平低俗看法,導致行動水平,不理想。

原本我帶有極其同情、恭敬之心,給某個、某些人,但是最終,對方讓我太失望了。

對方以為我看不起,是因,自己缺少,可以炫耀的,俗家人擁有的地位、條件。

可是對方不明白,不會認同,我氣怒、極其失望,最終遠離、保持距離,故意表現冷傲無視、不禮貌的原因——就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因為對方,選擇做一個,德行明顯不善良,不足之人,基礎點都做不到。

就像,樹,原本願意給人,付出、恭敬、愛惜,悲憫同情。

結果,人,為了自己私慾,獲益,企圖,義正言辭,絲毫不心軟、不手軟的——想對大樹刨根挖底。

怒到盡頭,無火可發——因為懂得自控。

失望到極致,一個字詞,都,不想說。

冬寒,因夏熱。

春有花,秋有果。

離開內心,產生想法慾望感受情緒……,怎麼會有,言語、行動,報紙雜誌書籍……

內心產生不同的,也就是內心不同層次、水平,導致了,言行舉止,各種作品、產品,也各具特點。

所以不迴歸自己內心,談不上,認知世界。

你對自己尚且不懂,何談能懂別人。

內心,是什麼,你的。內心,又在哪裡,自己清楚了嗎?

在身體狀況這方面。如果你注意觀察自己,和別人。

是否存在,心情好壞,心中態度不同 身體狀況就不同。

醫療再好,你身體有能力運轉、消耗、承載?

我記得,當我病痛,甭跟我談好吃好穿好玩?

因為我已經心神渙散、恍惚,已經沒有力量,去思考,去享受,而唯獨渴望早點拜託病痛。

當一個人,身體基礎差了,飲食藥物,能啟用多少?

身體的背後是什麼?

難道不是有內心在支撐?

此處,我說的,不是各種身體器官。

而是,無形無味的,心。

一個人,想法不同,必定導致身體狀況不同,行動不同內涵。

每一年,被迫督促要求去體檢。當然得去。

因為我很厭惡那種氛圍,哪怕人家條件、態度友善。

結果因為我心中厭棄、高度緊張。

醫生一直勸我放鬆,說我心臟跳太快,不好。

說儀器的測量,有一點不好講,不是儀器失靈,而是如果一直不能放鬆,估計數據出來,不理想。

結果檢查一結束,心中釋懷,立刻放鬆,心情喜悅。好的,啥都沒有。不緊張了,不厭棄了。如果這個時間在檢測,估計就數據正常範圍。

所以,離開一個人內心,自我認知,自我調控。就很容易被外界人事物誤導、干擾、影響、傷害。

所以,不管是平常生活、工作,學業、事業、人際,正常飲食,醫療,養生等等,離開對內心的認知,想要提高做事效率,行動水平高,發明創造水平高,解決問題水平好,都是,背道而馳。就是方向一開始,就錯了。

迴歸自己人心,平靜下來。

人越平靜,越理智,越有智慧,面對、處理好問題。

如果把人類,看成馬豬牛狗雞鴨鵝……,任意處置,不考慮別人,那麼,自然越來越不理想。

不管對人類、眾生,都應該心存敬畏。

善良是核心。

智慧,保駕護航。

清淨不染,不沾染的純淨慈悲真誠愛心。反而更能,把問題解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