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姜家:一名黨員一面旗幟,“柺杖書記”成“瘸腳門神”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嚴瑩

“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淳安縣姜家鎮發動全鎮黨員,以最迅速的反應、最緊急的行動,全力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裡,這些黨員舍小家為大家,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淳安姜家: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拐杖书记”成“瘸脚门神”

疫情嚴峻,“柺杖書記”成“瘸腳門神”

“爸,今天這些炭夠嗎?不夠你給我打電話,我再送到村口來。你騎車一定注意安全。”銀峰村黨總支書記徐明新的兒子這樣叮囑著父親。

從1月12日摔傷導致骨裂後,徐明新沒有住過一天院,也沒有休過一天假。疫情當前,徐明新拄著雙柺在村裡村外忙著宣傳、排查,村裡人都叫他“柺杖書記”。防控升級後,徐明新每日早早起床,讓家裡人幫忙裝上火爐、木炭,騎著三輪車奔赴銀峰村最重要的出入口,堅守大門。於是,他又多了個稱號——“瘸腳門神”。

“腳傷靠養,徐書記雖然帶了火盆,但長時間坐著不活血,這幾天他的腳更腫了,我們勸他回去他也不聽。”和徐明新一起守門的志願者說。

“就算久點,腳傷也總會好的,但防疫工作馬虎不得,我守著村子就是守著我們的家,自己看著、坐著才放心。”徐明新正用點滴奉獻踐行著“無我人生”。

淳安姜家: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拐杖书记”成“瘸脚门神”

“我一定要站到疫情退去的那一天”

早上7點半不到,在黃村橋各個卡點上,村黨支部書記程東紅正忙著檢查執勤人員的到崗情況,跑遍了5個自然村後,他又急著到留觀人員家中詢問情況,併為他們送去新鮮蔬菜、水果。

7點55分,在黃村橋卡口交接完工作,程東紅便正式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2月5日,是他在黃村橋頭連續執勤的第8天。在過去的7天裡,他當過“交警”“宣傳員”,還做過“保潔員”“醫務人員”。他一邊負責安排村裡的防疫宣傳、卡點執勤、人員排查和看護,一邊負責在一級卡口攔截勸返外地車輛,為來往人員測量體溫,遇到不理解的群眾一一耐心解釋。

從早上8點到晚上8點,白班一站就是12個小時,7天下來他已經足足站了近百個小時。

“說不累,肯定是假的,有時感覺腰都直不起來了,但黃村橋卡口設在我們村,是郭村源的一道重要防線,關係著這條源裡18000名老百姓的安危,我就算再累,只要我站好了崗,裡面的老百姓就安心了。我一定會堅持站到疫情退去的那一天。”程東紅說。

“我年輕,讓我來!”

“通宵站崗太辛苦了,我以前當過兵,而且我年輕,這種事情讓我來!”姜家鎮爐形村1988年出生的方振中自告奮勇道。

聽聞防疫卡口需要安排人員夜間值守,從晚上8點一直到次日早上8點,工作強度大,作為爐形村的流動黨員,方振中主動請纓再做一回哨兵,盡一份責。

執勤中,方振中耐心細緻、盡心盡責,對過往的車輛、人員,他逐一做好問詢、登記,遇到沒有戴口罩的司機,他細心提醒,對夜間出行的鄉親,他耐心勸導。

“老方,你到我車裡去休息會兒,後半夜我一個人看著就行了,有事情我再叫你。在部隊我就站過崗、放過哨,你放心。”零點剛過,在簡陋的臨時帳篷裡,傳出方振中對老黨員溫暖的囑咐,他樸素的話語體現出了一名年輕共產黨員的使命與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