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旅遊人的“生存”與“生意”

【品橙旅遊】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給旅遊業來了一個大剎車。休克式的、被動的,無奈的,卻也是不得不應對的。

疫情下旅遊人的“生存”與“生意”

正值防控疫情的關鍵時期,旅遊業整體性停下了腳步,但旅遊人不能停下思考。急促的步伐突然被絆倒,就要靜心定神,思考下一步怎麼走。

疫情是生存的考驗,旅遊是生意的好壞。

疫情是暫時的,旅遊是長久的。生意永遠大不過生存,但生意是為了更好的生存。疫情發生以來,旅遊人又一次彰顯了旅遊精神,講政治,顧大局,果斷決定、令行禁止,停止一切營業,最大限度減少疫情通過旅遊活動的傳播和擴散,體現了擔當。雖然還不知道疫情要延續多久,但逃過疫情對生命生存考驗,旅遊人還得面臨行業休克後企業的生存考驗。

旅遊人的救市,可以分為行業自救和企業自救:

行業自救,其實是旅遊需求的延後,這個行業的恢復會十分迅速。人類走遍天下的腳步與豪情,突然被小小的病毒禁錮在方寸之間,疫情所迫,人們都要長時間居家隔離,與外界只剩下訊息的聯通。疫情期間人們壓抑、憂心、沉悶,又帶著對未來的期待與謀劃。疫情過後,一個國家的人都像從“籠子裡放出來的鳥”,這種身體與內心的釋放,會轉化成巨大的旅遊需求;短時間內再熙攘的街區,再擁擠的景區,或者都覺得很親切,都覺得是正常生活的迴歸。這個巨大的需求所轉化的市場,就看誰能提前預判,提前謀劃,適時獲取,轉化為休克式停業後的巨大發展機遇。

旅遊人的自救,更多層面是企業自救,全國3.8萬餘家旅行社以及在線旅遊等企業、幾萬家旅遊景區包括1萬餘家A級旅遊景區、1萬餘家旅遊飯店、幾十萬家旅遊民宿已經長時間打烊。疫情還不確定延續多久,長長短短對旅遊企業都是一個煎熬期,一些家大業大的咬咬牙挺過去,但有很多旅遊企業會熬不下去,疫情是對整個行業的一次大洗牌,是休克式的洗牌。政府救市,救得不是某一家企業,而是這個行業,這個市場,接下來可能出臺的政策是宏觀的,面上的,普惠的。參照非典時期,政府對旅遊企業的救市,估計最先做的是,退還旅行社一部分質保金,國內社30萬元質保金,出境社140萬元質保金,退還一部分解旅行社的燃眉之急。稅費減免等政策,是大水漫灌,只能儘可能給企業減輕壓力,爭取時間,不能讓企業起死回生。

可以說,旅遊救市圖存,旅遊人既要靠政府,又靠不上政府。

靠政府,是指籠統的旅遊人,需要政府營造的旅遊環境,包括安全和諧的社會環境,富裕自足的民生環境,激發旅遊需求的市場環境。 旅遊這個行業是從無到有,從有到大的,一開始不是生活必需品,經過一代又一代旅遊人的引導、創新、開拓,才有了整個國家的旅遊意識、旅遊需求、旅遊市場、旅遊產業、旅遊生活、旅遊民生。

旅遊不是壟斷行業,行政部門的主責從來不直接惠及某一家企業、某一個人身上,一門心思造環境、造產品、造交通,把市場做大。疫情過後,行政部門最有作為的地方,也是儘可能把市場做大。

靠不上政府,是指具象的旅遊人,一定不能把自救的所有希望寄託於政府,只能自己投身到市場中,去做有溫度的服務,有市場的產品,有底氣的競爭。

旅遊業的進入門檻底,導致競爭十分激烈。

一個是參與經營的門檻底。旅遊不是高新技術、不是生命科學,一般人只能望洋興嘆,旅遊這個行業,誰都旅遊過,都有點自己的見解,旅遊的產業鏈又長,吃住行遊購娛,你只要有點動力、有點經驗、有點資本,都可以進入,成為旅遊從業人員。

一個是出門旅遊的門檻底,有錢人富遊,走的遠一點;沒錢人窮遊,走的近一點。旅遊的人多了,各種需求都出來了。走的時間長了,一般需求就看不上了。旅遊市場大,需求旺,但同時旅遊市場變化大,需求迭代快。旅遊企業在市場化下層層淘汰,競爭激烈,幾家歡樂幾家愁,這是自始至終的旅遊發展規律。

市場需求減弱,就必然有一批企業和一批人退出旅遊業。市場需求增強,也就必然有一批企業競相進入旅遊業。旅遊的生意與企業的生存,相伴相隨。

疫情重塑人們的性格,重塑人生的理解,也就重塑了旅遊需求。疫情過後,做“生命”上的生意,“生存”上的生意,又是旅遊人的另一門大生意。(清風徐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