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阿里巴巴全員隔離,馬雲是怎麼熬過非典的?這一點尤為重要

當年非典,因為阿里巴巴的一名員工感染非典,導致全公司500多人被在家隔離。馬雲和所有員工一樣,被關在各自家裡,12天不許出門。

隔離狀態下,公司業務怎麼辦?當時阿里面對的情況跟我們現在很多企業一樣,因為武漢疫情影響,停業或者關門。

17年前阿里巴巴全員隔離,馬雲是怎麼熬過非典的?這一點尤為重要

那17年前馬雲是怎麼帶領阿里全員突出非典重圍的呢?有3點經驗值得我們借鑑。

1、在家辦公,實現業務不斷檔

收到全員隔離通知的時候,他們沒有一點驚慌失措,相反,僅用2個多小時就做好在家辦公的準備。

在家辦公的前提要確保每位同事家裡都能聯網,並接入公司系統;同時,更改業務工作和彙報流程。

17年前阿里巴巴全員隔離,馬雲是怎麼熬過非典的?這一點尤為重要

那段時間,阿里的員工把公司業務電話都轉接到家裡,然後告訴家裡人,如果接電話,一定要說“你好,阿里巴巴”。

員工們自覺地每天8點多開始工作,中午吃點飯,1點多又坐到電腦旁,晚上八九點,大家在網上一起聊天、玩遊戲,甚至還舉辦了幾次網絡卡拉OK大賽。

馬雲和COO關明生,每天都拿著通訊錄,一個一個地給員工們打電話,瞭解情況,安慰人心。

最終阿里巴巴的服務沒有一天中斷,很多客戶甚至都不知道阿里巴巴出現了疫情。

17年前阿里巴巴全員隔離,馬雲是怎麼熬過非典的?這一點尤為重要

我們今天被突如其來的武漢疫情影響,不得不開啟在家辦公模式。如今網絡技術都比以前要好太多,遠程辦公已不是什麼難題。

重點是我們還可以藉助多方工具協助遠程辦公,比如企業微信,協同、管理、編輯一條龍服務。

2、轉戰線上銷售模式

疫情期間,家家戶戶都處於隔離狀態。當年非典和今年武漢肺炎,很多企業都面臨著這3個問題:

1、沒有客戶上門,生意蕭條,且短時間內無法恢復;

2、沒有線上業務或者交付產品,業務斷層;

3、員工、導購沒事幹,但仍然要支付工資,人員、運營成本巨大,現金流吃緊。

17年前阿里巴巴全員隔離,馬雲是怎麼熬過非典的?這一點尤為重要

如此嚴峻的形勢下,當時馬雲是怎麼應對的?這個思維方式尤為重要:線下不行,轉戰線上。

由於非典影響,很多外商由於無法來華,選擇了在網上交易,由此開展電子商務模式。

結果,阿里巴巴的業務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長。後來只要說一聲阿里巴巴,客戶馬上就明白他們是幹什麼的,前期溝通成本大大減少,成交率大幅提升。

因此,如今實體店面臨疫情,不得不要考慮開展線上業務了。我們可以趁機嘗試線上新的獲客方式,而不是僅僅依靠著線下業務維持公司的基本運營。

17年前阿里巴巴全員隔離,馬雲是怎麼熬過非典的?這一點尤為重要

3、最大動作:推出淘寶,轉戰網絡零售

非典前,阿里巴巴的業務主要是to B,沒有面向個人的零售。非典發生後,馬雲敏銳地覺察到,網絡零售將成為人們的剛需,阿里巴巴有必要推出零售業務。

儘管他當時的想法被高管激烈反對,但馬雲堅持不為所動。後來他秘密組建了團隊,推出了淘寶,而後發展為今天的淘寶帝國,幾乎成了中國零售電商的代名詞。

17年前阿里巴巴全員隔離,馬雲是怎麼熬過非典的?這一點尤為重要

雖然每次的疫情是挑戰也是機遇,但馬雲認為:“非典時期,誰都不應該想到,這是一個機會,而應該想到,大家碰到什麼麻煩,我們能夠怎麼幫助到大家。”

同樣,今天我們在武漢疫情面前,如果你想的不是我能怎麼發財,而是“社會需要什麼?我能做什麼去幫助大家?”那你的事業,一定會更長遠,更偉大。

除了馬雲和阿里巴巴以外,當時受非典影響的公司,還有很多。比如梁建章的攜程,機票和酒店訂單急劇下降,公司到了破產邊緣;

俞敏洪的新東方,不但沒有了學生報名,原來的培訓班全都停辦,學生學費全退,現金流完全斷裂,最後靠朋友借錢才度過難關……

17年前阿里巴巴全員隔離,馬雲是怎麼熬過非典的?這一點尤為重要

當然,也有另一面的影響。劉強東的12家京東商場,完全沒有了生意,他只好在qq群和BBS賣貨,並上線了網上商城,最後發展為今天的京東帝國。

今天我們遭遇新冠肺炎,一定也會有很多公司經歷巨大危機,甚至可能關門倒閉。但也有很多公司會興起。也許一個新的互聯網巨頭,就已經在醞釀之中。

最後,簡單給大家3個武漢疫情下的自救指南,希望對你有所啟示。

2、打造線上產品、門店在線化

3、私域種草和成交

如需進一步交流,可以私信我。回覆【全案】送你一份見面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