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齊“三農”領域短板 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印發,也就是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2月5日,中央一號文件公開發布之際,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就文件亮點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記者:脫貧攻堅還有哪些堡壘,收官之年將如何收官?

韓長賦:截至2019年底,農村貧困人口累計減少9500多萬,平均每年減貧1300萬人以上,770個貧困縣已經或擬摘帽退出,貧困發生率降至2%以下,創造了我國減貧史上的最好成績。

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還有一些最後的堡壘必須攻克。這些堡壘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深度貧困地區,這些地區自然條件較差、基礎條件薄弱、發展滯後、公共服務不足,是多年想啃沒啃下來的硬骨頭。必須集中力量進行強力幫扶,確保如期脫貧。還有一個是特殊貧困群體,也就是老弱病殘等困難群體,對這類缺乏勞動能力的群體,通過統籌各類社會保障政策,實現應保盡保、應兜盡兜。

在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要完成好剩餘脫貧任務,重點是在普遍實現“兩不愁”基礎上,全面解決“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確保剩餘貧困人口如期脫貧。已經攻下來的陣地必須牢牢守住,對已脫貧人口開展全面排查,查補漏洞和缺項,同時加強對不穩定脫貧戶、邊緣戶動態識別,及時將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納入幫扶。

記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領域還有哪些必須補上的短板?

韓長賦: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對標對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提出了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8個方面的短板。一是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方面。主要是推動“四好農村路”示範創建提質擴面,在完成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和通客車任務基礎上,有序推進較大人口規模自然村(組)等通硬化路建設,支持村內道路建設和改造。二是農村供水保障方面。重點是全面完成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任務,有條件的地區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三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方面。重點是分類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梯次推進生活汙水治理,廣泛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任務,乾乾淨淨迎小康。四是農村教育方面。硬件上,加強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統籌小規模學校佈局,改善農村辦學條件。軟件上,加強鄉村學校教師隊伍建設,落實教師管理、工資待遇、職稱評定、住房保障等政策。五是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方面。在建好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消除醫療服務空白點的同時,重點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簡化鄉村醫生招聘程序,支持高校醫學畢業生到中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鄉村工作,鄉鎮衛生院優先聘用符合條件的村醫。六是農村社會保障方面。主要是適當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和個人繳費標準,加強農村低保對象動態精準管理,合理提高社會救助水平,發展互助式養老等。七是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方面。主要是擴大鄉村文化惠民工程覆蓋面、鼓勵送文化下鄉、實施鄉村文化人才培養工程等。以“慶豐收、迎小康”為主題辦好小康之年的中國農民豐收節。八是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方面。主要是對做好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農藥化肥減量、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常年禁捕、黑土地保護、農村水系綜合整治等提出要求。

記者:到2020年城鄉居民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是全面小康的硬指標,文件在促進農民增收方面有什麼政策舉措?

韓長賦:要發展富民鄉村產業,支持各地立足資源優勢打造各具特色的農業全產業鏈,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建設各類產業園區基地,重點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訂單農業、入股分紅、託管服務等方式,帶動小農戶融入農業產業鏈。繼續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打造地方知名農產品品牌,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提升農民生產經營效益。要穩住農民工就業,重點是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積極開發城鎮就業崗位,加大農民工穩崗支持力度。要加大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整治力度,以政府投資項目和工程建設領域為重點開展排查整頓,確保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髮放。農村創新創業是農民就近就地就業的重要渠道,要深入實施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培育行動。要穩定農民轉移性收入,保持好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確保農民轉移性收入不減少。

記者:文件在穩定糧食生產上提出了什麼政策舉措?

韓長賦: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糧食生產要穩字當頭,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釋放了鮮明的政策信號。一是壓實各級責任。強化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2020年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要保持基本穩定,真正動真碰硬,做到飯碗一起端、責任一起扛。二是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進一步完善農業補貼政策,保障農民基本收益,讓農民種糧不吃虧。三是調動地方抓糧積極性。加大產糧大縣獎勵力度,優先安排農產品加工用地指標,支持產糧大縣高標準農田建設新增耕地指標跨省域調劑使用,讓地方抓糧不吃虧。四是加強技術服務。抓好草地貪夜蛾等重大病蟲害防控,推廣統防統治、代耕代種、土地託管服務模式,推動糧食生產提質增效。

記者:文件在加快恢復生豬生產上提出了什麼政策舉措?

韓長賦:必須把生豬穩產保供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像抓糧食生產一樣抓生豬生產,採取綜合性措施,確保2020年年底前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要壓實地方責任。落實“省負總責”,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強化縣級抓落實責任,保障豬肉供給。要嚴格落實扶持生豬生產的各項政策舉措,抓緊打通環評、用地、信貸等瓶頸。糾正隨意擴大限養禁養區和搞“無豬市”“無豬縣”問題。要抓好疫病防控,嚴格執行非洲豬瘟疫情報告制度和防控措施,加快疫苗研發進程。加強動物防疫體系建設,落實防疫人員和經費保障,在生豬大縣實施鄉鎮動物防疫特聘計劃,確保疫情不反彈。此外,還要推進轉型升級,推動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加強對中小散養戶的防疫服務,引導生豬屠宰加工向養殖集中區轉移,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並加強市場調控,及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堅決防止出現脫銷斷檔、價格暴漲。

(本報記者 李 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