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個賽季 14家中甲、中乙俱樂部退出足球職業聯賽

本週二,中國足協公示了中甲、中乙和中冠聯賽俱樂部提交的《2019年俱樂部全額支付教練員、運動員、工作人員工資獎金確認表》(以下簡稱“工資獎金確認表”)。這是一份遲到了20天的公示,但依然有3家中甲俱樂部、6家中乙俱樂部未能按時提交工資獎金確認表,就此退出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在農曆立春到來之際,中國足球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近兩個賽季,中甲、中乙已有14傢俱樂部先後退出。

舉措

中乙擴軍曾是美好設想

2015年11月,中國足協發佈2016中乙聯賽預報名通知,中乙擴軍由此拉開序幕。2016賽季,中乙參賽隊由16支增至20支。隨後幾年,中乙保持著逐年增加4隊的擴軍速度,到2019年時,中乙已經達到32隊參賽的規模。

作為中國足球第3級別職業聯賽,中乙擴軍被視作夯實聯賽基礎的舉措。2018賽季被視作中乙聯賽發展的春天:淨比賽時間提升、首次實現賽事直播、3支中乙球隊闖入足協盃16強……

2018年6月,中國足協首次召開中乙俱樂部投資人座談會。彼時,中國足協對中乙的發展前景極為樂觀,中乙聯賽部部長唐峰在該年底接受媒體採訪時曾樂觀預計,再通過8年的努力,將中乙聯賽規模擴大到60至64支參賽隊。在球隊達到一定數量後,中乙還計劃實行分組。與此同時,中甲擴軍也被提上日程。

但過去一年半,一些不好的苗頭也已浮現。2018年7月,中乙球隊合肥桂冠與瀋陽東進因未能在規定時間內解決欠薪問題被取消註冊資格。2018年12月初,深圳人人俱樂部宣佈不再報名參加2019賽季中乙聯賽。2019年2月,中國足協發佈公告,大連超越、上海申梵、深圳人人、海南博盈4支中乙球隊,因“欠薪行為”被取消註冊資格。

寒潮

9隊退出今年中甲中乙

逐漸擴軍之後,中乙聯賽的資金危機隨之爆發。與此同時,中甲聯賽的危機也開始受到外界關注。2019賽季中甲開始前,延邊富德因破產解散;作為中甲新軍,當時還叫四川安納普爾納的川足上演了“壓哨”遞交工資獎金確認表的驚險一幕;遼足、呼和浩特中優等俱樂部更是多次傳出欠薪傳聞。

一年時間過去,低級別聯賽俱樂部的生存狀況並未有所好轉。川足的生存舉步維艱,幾乎成了貫穿2019年的“肥皂劇”;昔日的中超球隊上海申鑫也難以在中甲繼續堅持……今年1月,外界對於中甲、中乙俱樂部的生存狀況持悲觀態度。在媒體的統計中,兩個級別聯賽共有十多傢俱樂部面臨生存危機。

中國足協1月15日發佈延後中甲、中乙、中冠聯賽俱樂部提交工資獎金確認表的通知,將原本定於1月15日的截止日期推遲至1月31日。因受疫情影響,這一時間再次被推遲至2月3日。然而多出來的近20天,並不足以讓更多深陷危機的俱樂部解決難題。最終,上海申鑫、廣東華南虎、四川隆發3家中甲俱樂部,南京沙葉、福建天信、大連千兆、銀川賀蘭山、延邊北國、吉林百嘉6家中乙俱樂部未提交工資獎金確認表,退出了今年的職業聯賽。

即使是提交了工資獎金確認表的俱樂部也並非就此“上岸”。在公示期結束前(2月7日17時),中國足協接受對涉及工資獎金確認表的造假、瞞報、脅迫或實際存在欠薪等行為的舉報。若經查屬實,則該俱樂部仍不能獲得新賽季准入資格。

反思

聯賽“燒錢”導致虛火太旺

此前,中國足協為中甲、中乙聯賽所設計的藍圖初衷是好的,但迫於現狀,中甲、中乙擴軍已被叫停,2020賽季維持中超16支、中甲18支、中乙32支球隊的規模。

更為尷尬的是,2020賽季中乙面臨的已不是擴軍問題,而是需要縮小規模。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甲還需要球隊遞補,新賽季中乙很難以32支球隊滿額參賽。

客觀來看,中乙球隊普遍面臨的難題並不是由擴軍引發——在擴軍之前,中乙俱樂部的經營就舉步維艱。俱樂部商務經營收入低、上座率慘淡、關注度少都是現實問題。中甲聯賽中,只有陝西等球隊主場上座率火爆,多數球隊的主場上座率只有幾千人。在上賽季中甲第15輪上海申鑫主場對梅州客家的比賽裡,只有1100多名球迷到現場為申鑫助威。

在中國足球職業聯賽整體體系設計中,中超、中甲、中乙、中冠等各級別聯賽構成“金字塔”,但經過中超聯賽近幾年來的“燒錢”後,中甲乃至更低級別聯賽的生存門檻也變得更高。如川足當初為了衝上中甲,近3個賽季共投入2億元,但隨後馬上爆出欠薪,最終無奈解散。

可以看出,中國職業聯賽的體系搭建尚不完善,在這一體系內,低級別聯賽球隊的生存狀況大多數是依靠投資人,但投資人所面臨的不僅是資金問題。2018年12月,上海山嶼海集團在對外轉讓銀川賀蘭山足球俱樂部全部股權時表示,球隊主場不穩定、3年不低於1億元的花費沒有得到相應贊助與支持等因素,令他們無奈退出。

夯實基礎並不是追求各級別參賽球隊的數量,只有各級聯賽能健康持續發展,才能真正夯實中國足球的塔基。

採寫/新京報記者 周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