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躍的“雌鹿”直升機,新版米-35M有哪些方面的升級與改進?

米-24“雌鹿”直升機是蘇聯時期研製的一款中型多用途直升機,也是蘇聯首款專用武裝直升機,誕生至今已有近半個世紀時間。目前,“雌鹿”直升機仍沒有全部退役,而是繼續保持活躍狀態。近年來,米-24“雌鹿”直升機的後續機型

米-35M經過現代化升級與改進,在市場上備受關注,成功出口到多個國家,呈現出“返老還童”之勢。那麼,在航空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俄羅斯為何仍要升級“雌鹿”直升機並推出改進型號米-35M呢?相比之前的米-24,米-35M有哪些方面的升級與改進呢?

一、米-35M直升機的誕生背景

米-35M直升機是米-24的衍生型號,因此在介紹米-35M之前,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米-24直升機的一些基本情況。米-24直升機的研製始於米里設計局提出的“戰場支援直升機”計劃,旨在設計一款既可以運送兵力又可以提供近距離空中支援的直升機。在1967年,米里設計局設想了兩種方案,第一種方案是研製一款7噸重的直升機,搭載一臺功率1268千瓦的TV3-117A發動機。第二種方案是設計一款10.5噸重的直升機,搭載兩臺TV3-117A發動機。最終投入設計的是第二種雙發方案。

活躍的“雌鹿”直升機,新版米-35M有哪些方面的升級與改進?

米-24A“雌鹿”直升機

1968年5月,蘇聯提出了240工程,加快了戰場支援直升機的研製進度。按照計劃,這款直升機將裝備先進的火控系統,包括激光測距儀、晝夜兩用瞄準系統和電子干擾裝置等。1969年6月,米-24直升機的第一架原型機完成組裝,並於當年9月15日首飛。蘇聯共生產了12架原型機用於飛行測試,並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改進。米-24的第一個改進計劃是245工程,主要內容包括可滑動的氣泡狀座艙門、增加飛控系統以及制導設備等。到了1970年,米-24A直升機投入量產。

活躍的“雌鹿”直升機,新版米-35M有哪些方面的升級與改進?

米-24D型直升機的座艙

從1970年代中期開始服役後,米-24直升機又推出了多個改進型號,主要有米-24D、米-24V、米-24P以及米-24VP等。米-24D直升機採用前後縱列座艙,飛行員的座艙較高,位於武器操作員的後邊,座艙還採用了防護裝甲設計。米-24D的原型機於1972年6月組裝完成,1973年米-24D投入生產,出口型號被命名為米-25。米-24V的主要特點是加裝了9K113武器系統,核心是9M114超音速反坦克導彈。除此之外,米-24V直升機還換裝了TV3-117V發動機,以及新型航電設備。米-24V於1976年量產,總產量超過1000架。部分米-24V直升機經過簡配之後用於出口,被稱為米-35。米-24P是米-24V的後續改進型號,主要變化是加裝了2門30毫米機炮,於1981年投入生產。米-24VP也是米-24V的改型,主要改進了炮塔,用NPPU-24炮塔取代了之前的USPU-24炮塔。

活躍的“雌鹿”直升機,新版米-35M有哪些方面的升級與改進?

米-24直升機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繼承了米-24系列直升機以及相關的技術。在1990年代,俄羅斯推出了米-24M直升機,採用了不可收回的起落架,還計劃使用全新的複合材料旋翼,加裝電子吊艙等。米-24M的原型機於1999年進行了試飛,它的出口型就是本文的主角——米-35M直升機。需要說明的一點是,米-24M以及米-35M不僅繼承了米-24系列直升機的設計和特點,還大量借鑑了米-28直升機的設計,後者也是米里設計局研製的一款武裝直升機。俄羅斯本來寄希望於米-28武裝直升機,但由於它的研製進度緩慢,因此選擇了繼續升級米-24直升機,並且順勢推出了米-35M直升機,主要用於出口市場。

二、米-35M直升機的升級與改進

就像上面所述,最初亮相的米-35M直升機一方面延續了米-24系列直升機的設計,另一方面還廣泛採用了米-28直升機的一些設計,總的設計思路可以概括為保留優點、擯棄缺陷、化繁為簡、以新代舊。具體來看,米-35M直升機的升級與改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活躍的“雌鹿”直升機,新版米-35M有哪些方面的升級與改進?

米-35M直升機借鑑了很多米-28的設計

第一,進一步完善機身結構和氣動佈局。米-35M直升機採用了米-28直升機的複合材料旋翼替代了之前米-24的金屬旋翼,使用X型複合旋翼取代了之前的三葉反扭矩旋翼,採用固定式起落架替換了之前的伸縮式可收回起落架。米-35M直升機還設計了新的短翼,主旋翼葉片採用玻璃纖維製造,擁有全新的氣動外形。以上設計使米-35M直升機的重量有所減輕,提高了飛行性能和機動性。數據顯示,米-35M直升機的總長度為21.6米,翼展6.5米,高度6.5米。它的起飛重量為12噸,可攜帶8名士兵或2400千克的有效載荷。

活躍的“雌鹿”直升機,新版米-35M有哪些方面的升級與改進?

米-35M直升機的現代化座艙

活躍的“雌鹿”直升機,新版米-35M有哪些方面的升級與改進?

組裝中的米-35M直升機

第二,大幅升級航空電子設備,加裝電子對抗套件。米-35M直升機採用了一系列新的電子系統,升級了航空電子設備,改進了傳感器組件,包括夜視系統等。米-35M配備有光電測距/瞄準系統、熱成像制導通道、衛星定位和導航系統、電子多功能顯示器、機載計算機和抗干擾通信設備等。具體來看,米-35M升級了之前的KPS-53A光電瞄準吊艙和數字式PNK-24航空電子套件,配備了GOES-342電視/FLIR瞄準系統和激光測距儀,座艙內安裝了多功能顯示器(MFD)和夜視鏡(NVG),以及嵌入式GPS全球定位系統和冗餘飛行控制系統等。米-35M直升機還加裝了電子對抗套件,包括一個雷達告警接收機、一個激光測距儀、一個定位儀、箔條和火炬發射系統、紅外干擾系統和發動機排氣紅外抑制器等。

活躍的“雌鹿”直升機,新版米-35M有哪些方面的升級與改進?

米-35M直升機的武器

活躍的“雌鹿”直升機,新版米-35M有哪些方面的升級與改進?

米-35M直升機射擊圖

第三,升級和改進了武器系統,可搭載更多類型的新式裝備。米-35M直升機將武器掛載點的數量從之前米-24D的6個減少為4個,可安裝AT-6反坦克導彈系統,能夠攜帶多枚反坦克導彈。AT-6反坦克導彈採用半自動無線電制導,搭載重5.4公斤的高爆破片彈頭,可穿透650毫米的裝甲,最大射程5公里。經過改進後,米-35M直升機還可以掛載AT-9反坦克導彈或Igla-V空對空導彈。AT-9反坦克導彈採用雷達波制導,攜帶一枚7.4公斤彈頭,能穿透800毫米厚的裝甲,最大射程為8公里。米-35M直升機的前炮塔還配備有一門雙管23毫米GSh-231自動機炮,還可以掛載空對地非制導火箭等。

活躍的“雌鹿”直升機,新版米-35M有哪些方面的升級與改進?

米-35M直升機搭載兩臺發動機

第四,提高動力系統可靠性,增加了新型發動機。米-35M直升機搭載兩臺TV3-117VMA發動機,每臺發動機的最大輸出功率為2200馬力。發動機的進氣口裝有導流板和分離器,以防止起飛時吸入灰塵。另外,一些用於出口的米-35M直升機還換裝了新型VK-2500發動機。該發動機具有不同的起飛功率,安裝了數字控制系統,還使用了新材料,壽命和可靠性均有所增加。米-35M直升機的內部燃料容量為1500公斤,可在客艙中安裝一個1000公斤容量的輔助油箱,或者掛載4個外部油箱。油箱具有自密封蓋和多孔油箱填料,以提高生存能力。米-35M直升機的最大速度為310公里/小時,正常航程為460公里,最大航程可達1000公里。

活躍的“雌鹿”直升機,新版米-35M有哪些方面的升級與改進?

作為一款武裝直升機,米-35M的內部空間顯得很寬敞

第五,不斷強化多用途能力。作為一款武裝直升機,米-35M直升機的主要作用是摧毀坦克裝甲車、地面有生力量、無人機和其他直升機等。但是,米-35M同樣具備一定的運輸能力,可以根據需要運送人員和貨物。憑藉先進的航電系統和傳感器等,米-35M直升機可以在夜間和惡劣的天氣條件下工作。米-35M可以在高溫和高海拔環境下使用,具有晝夜作戰能力,可以在白天和晚上執行任務,也可以在簡易條件下進行起降,進一步強化了多用途能力。

活躍的“雌鹿”直升機,新版米-35M有哪些方面的升級與改進?

米-35M直升機仍在持續進行改進與升級

第六,最新的升級與改進。在剛剛過去的數年裡,米-35M直升機仍在持續進行改進與升級,出現了一些新變化。最新版的米-35M直升機改變了機翼設計,加長了機翼。其機翼下方可掛載攻擊性武器和防禦性武器,包括最大射程10千米、採用主動激光制導的9K121M“旋風-M”反坦克導彈,以及“針-S”空空導彈、新一代機載綜合防禦系統吊艙等。新版米-35M直升機還升級了航電系統,主要包括數字式搜索/瞄準系統、全天候光電設備和雷達測距儀等。

三、“雌鹿”直升機返老還童的原因分析

首先,“雌鹿”直升機具有良好的技術基礎和較大的可改進空間。米-24“雌鹿”直升機雖然是蘇聯第一款專門的武裝直升機,但是它的設計源於經驗豐富的米里設計局,因此具備良好的技術基礎。米里設計局是蘇聯著名的直升機研製機構,在設計“雌鹿”直升機之前已經研製了多款經典直升機。米-24繼承了多款直升機的優點,設計起點很高。儘管米-24的早期版本存在一些問題,但是經過不斷的改進後,基本上不存在大的缺陷,總體上是十分成功的。這是米-24直升機能夠繼續升級的基礎,也是“雌鹿”直升機能夠返老還童的前提。另外一點是,米-24“雌鹿”直升機擁有較大的可改進空間。在設計之初,“雌鹿”直升機就不同於普通的小型武裝直升機,而是具備一定的運輸能力,所以內部空間較大,這為 “雌鹿”直升機的持續升級和改進提供了一定發展空間。

活躍的“雌鹿”直升機,新版米-35M有哪些方面的升級與改進?

哈薩克斯坦的米-35M直升機

其次,“雌鹿”直升機擁有廣泛的客戶群體和廣闊的市場前景。米-24“雌鹿”直升機誕生之後,很快就出口到了海外市場,擁有較為廣泛的客戶群體。“雌鹿”直升機受歡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它的多用途能力比較突出。常規武裝直升機的內部空間較為狹小,載荷能力也較弱,所以無法執行運輸任務。而“雌鹿”直升機一方面攜帶有大量的武器裝備,另一方面也可以運輸人員和物質,所以是一款全能型的軍用直升機。新版米-35M直升機亮相後,也很快打開了國際市場。早在2005年,米-35M就贏得了海外訂單。在過去的數年裡,米-35M直升機成功出口到了多個國家,僅僅是2018年,就獲得了14架出口訂單。因此,“雌鹿”直升機能夠返老還童,根本原因還在於它具備廣闊的市場前景。

活躍的“雌鹿”直升機,新版米-35M有哪些方面的升級與改進?

米-28直升機

最後,“雌鹿”直升機的返老還童與米-28直升機的研製緩慢也有一定關係。在“雌鹿”直升機之後,米里設計局於1980年代開始設計另一款武裝直升機,這就是米-28直升機。雖然米-28的原型機早在1982年就完成了首飛,但是它的研製過程並不順利,甚至一度瀕臨中斷。經過數十年斷斷續續的研發和測試,一直到2008年初,俄羅斯才開始接收生產型的米-28N直升機。在這之後,米-28直升機的進度依然十分緩慢。在這種情況下,繼續升級和改進“雌鹿”直升機,成為了一種經濟可行的辦法。於是,米-35M直升機得以順利推出,並且很快步入了良性發展軌道,源源不斷的訂單為它的持續改進和完善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時至今日,米-35M仍然在進行升級工作,“雌鹿”直升機仍然在發揮它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