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近幾年LGBT題材電影成為熱門已是常事。


LGBT族群也逐漸在電影中展現出雖不一致但都更加正面的形象。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在今年的戛納電影節中,《燃燒女子的肖像》擊敗《痛苦與榮耀》獲得同志金棕櫚獎,成為戛納電影史上首個頒給女性導演的同志金棕櫚。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導演與主創們)


這部熾熱的女同片輕而易舉地便深深得烙在了我的腦海裡,絕對是我個人年度最佳同志電影。


女主角Adele Haenel幽藍的裙襬在暗夜中無聲燃燒,眼中一往情深似也一同燃起熊熊烈火。


就是海報中這一瞬,在火焰中濃烈的深情溢出畫面,你品,你細品。


《燃燒女子的肖像》

(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有趣的是,影片導演Celine Sciamma與影片女主Adele Haenel曾經就是一對戀人,兩人相識十餘年,早在Celine Sciamma的首部劇情長片《水仙花開》中Adele Haenel就擔任了影片女主角。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Adele Haenel試鏡《水仙花開》


這次導演選擇讓前女友重新回到自己的作品中再次合作,憑藉著她們之間彼此熟悉相互信任,最終Adele Haenel在影片中的表現得細膩令人驚異。


很多網友八卦這是導演Celine Sciamma送給Adele Haenel的道別之作,關乎這一點我永遠也無法得知真相,但可以確定的是,Adele Haenel又一次成為了Celine Sciamma的繆斯。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演員Adele Haenel與導演Celine Sciamma)


Celine Sciamma將古典繪畫美學帶入到鏡頭語言中,精心雕琢每一個場景的設計、畫面的色彩與構圖、鏡頭調度的流暢性,最終使得整部影片像一份精美的藝術品讓人慾罷不能。


而它所打造的故事所能帶來的後勁像是平底起風暴,慢慢席捲你讓你為之心碎。


無需深說直接上圖,我就敢斷定你會被這古典油畫般的畫面美到。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是!不!是!美!到!想!尖!叫!


隨便截一幀,裱上畫框掛起來都不為過。


構圖舒適,油畫質感極富古典美,自然光搭配燭光的攝影美不勝收。這不僅是一部女同片,更對女性主義進行了探討,融合了繪畫和哲學等藝術形態,將女性的自我意識嵌入影片。


因而即便明知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但因為過分美麗,這種老派的迷人和浪漫我根本無法拒絕。


整部影片堪稱一場無與倫比的視聽藝術,油畫質感的影像魅力真的襯得我讚美的語言相當無力!還是繼續上圖最有力量!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影片中的故事發生於1760年的法國布列塔尼。


才華橫溢的女畫家Marianne受到委託來到一座小島,要為富家小姐Heloise畫一張出嫁前的肖像,但前提是不要暴露自己畫家的身份。於是Marianne只能依靠細心的觀察來捕捉Heloise的外貌和神態,晚上回到畫室再憑藉著凝視的記憶慢慢臨摹。


“我得與她靠的足夠近,才好描繪出她柔軟的耳垂,以及掩住耳朵的髮絲......"


兩個人一同在島上度過了一段時光,目的是共同完成一幅肖像。短短的幾天,親密接觸的兩個人便從相識相知到相愛相惜,禁忌的曖昧情愫逐漸濃烈不可磨滅。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Heloise是一名喜歡修道院的富家小姐,修道院中平等的生活使她安寧。在父權的禁錮之下,Heloise不輕易交付信任不輕易吐露真心,寡言又不愛笑。


Marianne是一位美麗的肖像畫家,在凝視與被凝視之間迸發出慾望的火苗,為Heloise所創作的肖像由僵硬呆板到生動飽滿,一如Marianne真的為Heloise注入了自由的靈魂。


兩個人的情感從萌發直至銘心,我最愛的就是影片海報上Heloise裙襬燃燒的那場戲。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Heloise與Marianne深深對視,她們忘記彼此的身份,忘記世俗的禁錮,渾然不知火苗悄悄流竄到Heloise的裙襬,只是在單純享受這一刻逐漸彼此靠近直至融合的靈魂。


看似平靜的神態中暗藏洶湧,凝視對方的視線中流露出曖昧的情緒就是他們許下的諾言。


彷彿是在說:愛人,這一刻的浪漫,足以抵抗往後暗淡的一切;共你快樂過哀傷過,已不枉此生。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然而夢總會醒,畫作總會完成,婚禮總會進行,人總會別離。


愛情燃起的慾念之火戛然而止,在離別之前,留下第28頁的畫作,成為彼此最後的紀念。


離別後僅此一次的重逢,視線沒有相交。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影片最後,在長達一分多鐘的Heloise特寫長鏡頭中,在音量愈發增強的樂聲中,我知曉Heloise記得全部的過往,我知曉她對Marianne的情深從未褪色,她回憶起曾經與Marianne的種種,情緒一點點崩潰不能自已,彷彿要被過往的愛火吞噬。我們跟隨她回憶,跟隨她破碎一地,直至扎出血窟窿。


我想,這段愛註定是以眼淚來作為結局的。


年度最動人結局當之無愧。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燃燒女子的肖像》中的服飾風格要從洛可可風尚說起。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洛可可是法國古典主義以後衍生出來的風格,受到這個時期藝術思潮的影響,服裝顏色豔麗細膩,整個服裝風格趨於柔美化。


18世紀前半期,洛可可風尚的發展是以路易十五的情婦蓬巴杜夫人為首主導並推動的,並且直到1789法國大革命前到達登峰造極的頂點。


就算是在現代社會,洛可可裙裝也是有大批忠實粉絲的,閃閃亮亮惹人愛。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洛可可風尚主要的特徵元素是蓬鬆的裙子搭配巴黎臀墊和泡泡袖,領口開得很大,幾乎要袒露出乳房,沿著大領口裝飾有一條寬平領子或者是把布弄成柔和的細碎褶裝飾在領口上。在《燃燒女子的肖像》中,演員的裙裝也多是這樣的領口。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而到了18世紀後半期,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妻子瑪麗接替主宰了法國大革命前期皇宮的最後享樂和奢靡之風,以她為代表的矯揉造作的裝扮成為洛可可風的收官期。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直到18世紀末期,人們對古典主義的興趣漸濃,出現了新古典主義思潮。隨著法國洛可可風尚的沒落,人們以古希臘羅馬藝術為典範,追求崇高自然與和諧,整個歐洲大陸隨之興起了英式質樸平實的著裝風尚,女裝造型簡單低調。


而且工業革命前的歐洲,大部分女性的衣櫥裡其實只有一到兩件衣裳,像Heloise這樣的富家小姐,衣櫥裡也僅有幾件稍顯華麗的裙裝。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影片的服裝設計師是Dorothée Guiraud,其主要設計作品還有《藍色房間》、《最後一錘》和《如翼之舟》等。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全片僅有兩處使用了配樂。


依然是海報上那場燃燒戲。伴隨著蠱惑人心的音樂,鏡頭跟隨者Marianne的目光投向Heloise,在烈火的閃爍中,Heloise眼神中的情誼萌動被我們盡數捕捉。音樂恰時響起並沒有宣兵奪主削弱焰火中Heloise的美,反而給予了我們更加沉浸的情感風暴體驗。


此外就是結尾處奏起的樂章——維瓦爾弟的《四季》。這段配樂的出現使得整個影片到達了真正的高潮,全部的剋制的、壓抑的情感在這一刻係數噴湧,隨著樂章的越發激昂,所有非文字和語言能夠表達的情感,都在音樂中徹底燃燒。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Heloise想起Marianne曾經為她演奏過《四季》的片段,想起全部過往,心底的悲痛逐漸侵襲她全部的思緒,也讓我更深刻得認識到這段感情有多麼珍貴。


如詩般雋永,如畫般永恆。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俄耳甫斯是太陽神阿波羅和司管文藝的女神卡利俄帕的兒子,他的琴聲和歌聲能迷惑百獸。

自從妻子歐律狄克被毒蛇奪取生命後,俄耳甫斯痛不欲生,在愛神的幫助下俄耳甫斯義無反顧前往冥府解救妻子,但有兩個條件:第一,在返回的路上,他不能回頭看歐率狄克;第二,此戒令不可外洩。結果在回來的路上俄耳甫斯抵禦不住對妻子的思念,回過頭看了她一眼,導致妻子第二次死去。被人類和眾神遺棄的俄耳甫斯想到了自殺。”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燃燒女子的肖像》對希臘神話中「俄耳甫斯和歐律狄刻的悲劇故事」進行了全新的藝術解讀,俄耳甫斯導致愛妻二次死亡的回頭舉動並非因為無法抵抗的思念,而是俄耳甫斯自己作出的選擇,“他選擇留下關於她的回憶,所以他才會回頭。他做出的不是愛人的選擇,而是詩人的選擇。”


暗示了在Marianne完成畫作離開小島之前,Heloise喊住她要她回頭時Marianne的選擇,她做了同樣的決定,那就是留下此生難忘的永恆回憶。耀眼而珍貴的記憶或許比永恆的相伴更具有藝術價值。


注入情愫的畫作完成,兩個人的情慾也得到了昇華。


當Heloise說回頭,Heloise和Marianne的眼睛緩緩映出對方眼睛中閃爍的燭火,不疾不徐卻又十分堅定的走入彼此的世界,火光肆竄無法阻擋開始燃燒,但這是道別,這是她們不得不做的選擇。


這一幕回頭真是怎麼回味都十分值得。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導演Celine Sciamma以熒幕作為畫布,為我們勾勒出一整套足以讓人掉入戀愛漩渦的精緻絕美的驚豔畫作。而且導演在詮釋孤島上這對戀人壓抑的情慾之時,還傳遞著對於女性身體意識的深層次思考。


我猜早在她們相遇的那一刻,上帝就在她們耳邊低語了四個字:在劫難逃。而在她們逐漸墜入愛河的過程中,女性的自我意識被逐漸喚醒。


這個古典的愛情故事,無論是從影像藝術、繪畫藝術還是哲學藝術上來說,都太美了。


這麼美的一部影片,這幾天剛好有時間,千萬別錯過喲。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關於女性,愛和自我,最美《燃燒女子的肖像》送給宅家抗疫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