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江蘇要聞及抗擊肺炎快報

每日播報

江蘇省:截至2月4日24時,確診病例341例,其中,重症病例5例,出院病例13例

密切接觸者6476人,已解除醫學觀察895人,尚有5581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全力支持基層做好疫情防控,江蘇緊急下達補助資金逾4億元

為支持江蘇各地特別是基層切實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決不因經費問題而影響疫情防控工作,經報省政府同意,省財政會同省衛生健康委統籌中央基本公共衛生補助資金,緊急下達各市縣2020年第二批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4.14億元,並明確要求:2020年江蘇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中新增的5元必須全部落實到鄉村和城市社區,主要用於應對疫情防控工作。


>>>國家(江蘇)緊急醫學救援隊馳援武漢

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江蘇省人民醫院組建)37名隊員,攜帶醫療防護物資及生活物資,4日從南京出發馳援武漢。

此次出征的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江蘇)由江蘇省人民醫院組建而成,隊員來自ICU、急診、呼吸、感染 、檢驗、放射及後勤等部門。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直接服從於國家應急指揮,隊員們是3日下午才接到通知,經過連夜緊張物資準備,於4日下午出發。

據此次帶隊的副隊長江蘇省人民醫院ICU副主任左祥榮主任醫師介紹,這些隊員中有多人曾經參加過四川汶川大地震、青海雅安地震、鹽城龍捲風等災難的救援工作,還多次參與過跨省急救演練,臨床救治經驗豐富。

2月5日·江蘇要聞及抗擊肺炎快報

4日上午,醫院請來了理髮師專門為隊員們剪了頭髮。江蘇省人民醫院婦幼分院發熱門診護士王夢蘭,忍痛割愛把自己留了多年的齊腰長髮剪掉了,“雖然有些不捨,但為了工作還是剪了。頭髮剪了還可以再長,而援武漢的事今生也許只有這一次。”她還告訴記者,此次出發的女隊員中,幾乎每人都帶了一大包“尿不溼”,“尿不溼”成為女隊員的標配。

“媽媽加油!武漢加油!”神經外科護士陳雲鳳12歲的兒子與老公一起送她到醫院,“兒子在送我的路上一直很興奮,為我鼓勁,但回家的路上終於忍不住了,哭了一路。”“我告訴兒子,這是媽媽的工作,媽媽必須上。”

救援隊還專門增添了放射和腎科專家成員。據該院放射科許曉泉主任醫師介紹,前方所有病人,除了要進行核酸檢測外,還必須拍CT進行治療評估、療效評估,目前前線放射科醫生非常缺乏。此次江蘇省人民醫院專門派了一位放射科醫師、2位技師。

腎科主任醫師歐陽春告訴記者說,從前方瞭解的情況來看,到ICU搶救的重症患者中25%的病人出現腎功能衰竭,上呼吸機的病人中60%需要做血液透析,因此前線搶救重病人,腎科醫生必不可少。

出發前,隊員紛紛表示,一定不辱使命,到武漢後與當地同行、戰友們並肩作戰,全力阻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打贏這場至關重要的健康保衛戰。


>>>剛下班,又上3小時急救!援鄂醫療隊“有急必援”展現江蘇精神

正在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執行醫療支援任務的江蘇援鄂醫療隊,除承擔正常醫療任務外,還成為了前方的一支急救別動隊。2月4日凌晨,第二批援鄂醫療隊成員邵俊、袁良才下班後接到緊急任務,繼續奮戰3小時成功救治兩名患者。

2月3日 22時25分,江蘇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接到求助電話,武漢市江夏區人民醫院某病區31床的一名57歲女性患者發生嚴重低氧血癥,呼吸窘迫,吸氧後缺氧症狀仍未緩解,亟需急救。此時,醫療隊員隊員們剛剛忙碌一天。蘇北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邵俊副主任醫師晚間連續參加了隊務、黨支部、醫療溝通協調三個視頻會,袁良才護士更是三天之內第二次接到緊急支援任務。來自同一家醫院同一個科室的他們顧不得片刻休整,迅速領取防護物資趕往醫院。

到病區後,他們發現31床患者氣喘明顯,而隔壁32床的一名74歲女性患者病情同樣危重,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大流量吸氧情況下指脈氧僅僅在82%左右。邵俊和袁良才憑著平常工作時的默契,立即合作對這兩名患者展開急救。他們首先加大兩名患者吸氧流量,協助患者90度臥位,觀察5分鐘後,31床患者脈氧能逐漸上升,呼吸情況逐漸平穩,32床患者呼吸窘迫症狀卻仍未見好轉。邵俊當機立斷,立即給予高流量吸氧並調整參數,該患者呼吸脈氧逐步上升至90%以上,呼吸頻率及心率也逐步開始穩定。

離開前,邵俊與值班醫生商討了用藥調整計劃,並囑咐觀察事項。袁良才護士則向兩名患者介紹90度臥位的重要性,鼓勵患者加油、堅持,並向值班護士說明了高流量溼化儀護理要點。

搶救結束時,已是夜裡1點半。邵俊和袁良才貼身的工作服早已溼透、精疲力竭,兩人彼此提醒不能受涼的同時,互相幫助安全脫去防護裝備。在返回酒店的路上,袁良才問邵俊:“晚上防護措施沒白天完備,還要與患者近距離接觸,不怕嗎?”邵俊笑了笑說:“大家不都是一樣嘛!這種時候,作為黨員,作為重症醫學人,我們不上,誰上?”


>>>“逆行者”在黃石的第三天傳回這樣一份報告:25份檢測結果全部正常

2月5日·江蘇要聞及抗擊肺炎快報

經過三次申請,揚中市疾控中心檢驗科副主任技師丁詠霞成為揚中首位援鄂志願者,已於2月1日凌晨抵達黃石。她2月3日的日記傳回了喜報:晚上8點半,我們終於等到了25份實驗室環境採樣的檢測結果:全部正常。

今天各醫院送來的樣本量比較少,只有50份,所以檢測應急隊的省疾控專家就帶領我們採了實驗室的環境樣本,一共25份,包括樣品處理室的冰箱、高壓鍋和汙物桶的表面以及試劑配製室、樣品處理室、核酸擴增室、產物分析室的所有門把手、桌面。我想這也是對我們檢測人員的一種保護吧!

晚上7點不到吃完晚飯,我們去實驗室等結果。不知道什麼原因,一群人搗鼓了一個小時,檢測儀器上的結果還是無法傳送到電腦上,只好準備重新擴增。正當我們換上防護服,準備加樣時,裡面傳來一陣歡呼:“好了!好了!”苦苦等待的檢測結果出來了,全部陰性。

一天的工作在開心中結束,今天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連線江蘇援鄂醫療隊丨“我在南京挺好” 面對疫情,在武漢的他第一次向父母“說謊”

“愛明啊,你在南京怎麼樣?吃的怎麼樣?什麼時候回來?過年的菜等你回來吃。”2月3日晚上7:30,江蘇省中醫院支援武漢醫療隊隊員盧愛明和江都的父母通電話,“放心吧,我在南京這邊一切都好,吃的也不錯。等這段時間忙完後,再回來和你們一起過年。”自從1月25日和江蘇省醫療隊馳援武漢以來,怕父母擔心,這個孝順的兒子長到28歲這麼大,第一次向父母“說謊”。

盧愛明今年28歲,是江蘇省中醫院ICU的一名男護士。工作6年來,經歷了多次急救護理任務,特別是參與了禽流感等疫情的護理工作,在疫情救治護理方面具有一定的經驗。1月23日,當醫院發出支援武漢前線的號召後,第一時間主動報名。雖然他準備初二值完班後,回老家江都和父母團聚,但在組織最需要的時候,毅然主動退掉車票加入到支援武漢醫療隊伍中。

他是父母的孝順兒子,考慮到父母年紀大了,怕他們擔心,臨出征前和姐姐商量好,就和父母說自己在南京(江蘇省中醫院)上班。父母還是不放心,每天打電話關心兒子在“南京”上班情況。兒子就一天接著一天地向父母說自己在“南京”的工作生活情況,讓他們放心。


>>>戰疫先鋒|這批銀髮黨員很“硬核”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戰鬥中,有一群“銀髮”黨員志願者,他們活躍在南京市秦淮區的大街小巷,在疫情面前毫不退縮,帶頭堅守崗位、扛牢責任。

雙橋新村社區,有支“65+”的志願隊

“早啊,老鄰居,今天怎麼樣啊,我來給您測一下體溫。”

“小劉,你口罩帶嚴實點,別總往外面跑。”

在中華門街道雙橋新村社區,有這麼一支11個人組成的黨員志願小分隊,他們平均年齡都在65歲以上,最大的72歲。

今年71歲的戴華健是雙橋新村社區第三黨支部成員,這次主動承擔起監督一戶隔離戶的任務。由於小區沒有電梯,腿腳不怎麼好,戴老每爬一層樓都要歇上一會兒。說起這個鄰居,戴華健溫和而親切地說道,當時這家有從外地來的親戚,被居民反映給了社區,社區多次上門核查均被拒之門外,住戶極不耐煩,他知道情況後主動請纓,第一次上門便吃了閉門羹,在第二次上門勸說時,住戶開門的第一句話就是“老先生,您這麼大年紀還為大家操勞,兩次跑上門,我實在過意不去,有什麼要問要做的我一定配合!”

“劉書記,你在辦公室嗎?”一大早,雙橋新村社區的退休黨員胡星明就來到居委會,在她得知社區疫情防控人手少、任務重,便主動要求加入疫情防控隊伍。同時,還拿出500元錢捐給疫區。社區書記劉紅很擔憂胡星明的身體,但胡大姐卻說,“在家幫不上忙我還難受,到了社區我才覺得過得有勁。”每天胡大姐第一個來到居委會辦公室,開始一天的巡邏、宣傳、排查、送菜等工作,晚飯後還要到小區門口幫助測量體溫、出入登記。在她的示範帶動下,不到3天時間已有8名退休黨員加入到“紅馬甲”隊伍中,成了小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12塊黑板報,“板報達人”助力抗“疫”

已是80歲高齡的老黨員朱利祥,家住東水關社區,是南京市有名的“板報達人”,自2005年退休後,他便義務承擔起了社區“出板報”的工作。今年春節前,他原本計劃安排12個小黑板,做一些圍繞“南京新變化、城市遊覽圖、警方提醒”等話題的喜迎新春版面。“但是節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然爆發,這時候應該將宣傳重點放在提醒居民佩戴口罩、減少串門上,趕緊調整計劃。”朱利祥說。

“每天報紙送來了,老伴都會第一時間喊我,催我趕緊看看有沒有疫情相關內容,好及時傳遞給大家。孫女兒在網上看到準確可靠的消息也會記錄下來告訴我。”朱利祥表示,十幾年前信息傳播沒有這麼快,大家獲取信息的渠道也有限,靠著這幾塊小黑板贏得了不少“回頭率”,現在雖然科技發達了,但我們這些老年人還得靠這幾塊小黑板掌握信息、瞭解防護常識。


>>>連雲港一間麻將室走出5名確診者 專家提醒一定要防止疫情聚集性傳染

2月4日,連雲港市公佈了新增3名確診病例,其中有2名確診者的軌跡在一家老年活動室重合。而記者梳理,該市累計報告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17例,發現其中5人的行動軌跡有一個共同點:都在海州區朝陽西路一家無煙老年活動室活動過。連雲港市衛健委專家提醒,這是一個典型的聚集性傳染案例,眼下正值防控疫情關鍵關頭,聚集性活動一定得叫停。

2月4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海州區朝陽西路41—6號無煙老年活動室看到,這個活動室設置在常樂新村小區居民樓下,活動室已經關閉,捲簾門上貼著一張海州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下發的《致海州市民一封信》。“這活動室現在沒有人來了,年前來這裡打麻將的很多,大年初一活動室就關門了。”看到記者在拍照,一位在二樓陽臺晾曬衣服的居民對記者說,這個老年活動室開了十多年了,每天人氣都特別旺,裡面擺放的六七張桌子座無虛席,最多時候一間屋子裡能有50多人在棋牌桌打麻將、打牌或旁觀。

連雲港市衛健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臨床專家組副組長、連雲港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鍾富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聚集性場所尤其麻將館、棋牌室大都通風不好,到了寒冷的冬天,加上屋裡開著空調,空氣質量更差,一旦有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感染者在裡面活動,室內所有人員都有可能作為密切接觸者,通過接觸性傳播以及彌散在空氣中的飛沫傳播成為感染者。這些群體在未發病前,會在毫無知覺的情況下成為新的傳播者,使得疫情進一步擴大蔓延。”

基於目前的流行病學分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在潛伏期內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傳染性。涉及上述無煙老年活動室的第一個確診者,是長期在貴州工作,經由武漢轉車回連雲港的高某某,春節前曾經來這裡打麻將;2月3日公佈確診的患者李某某曾經與他一起打麻將,4日公佈的兩位確診者同期也到過這裡;另外一位確診者任某某是無煙老年活動室的老闆。對此,鍾富寬強烈呼籲:目前正處於防控疫情關鍵時刻,人們不要前往聚集性場所,聚集性活動一定得叫停。


>>>

這就是生命力!“漢梅”在南京梅花山悄然綻放


很多人不知道,梅花其實是南京、武漢兩座城市共同的市花,雖然因為疫情原因,原計劃2月10日舉行的第十七屆中國梅花蠟梅展覽會暨第二十五屆中國南京國際梅花節暫停,但大家還是能通過鏡頭在南京梅花山捕捉到“漢梅”的蹤跡。

不管是位於梅花谷的武漢東湖景區室外展區“楚香園”,還是梅花山溫室花房裡的“武漢梅園”展廳,都充滿著濃郁的楚漢風格。南京、武漢兩地的梅花在同一個時節、同一地點盡情綻放,讓大家共同見證了生命的張力和無限的希望。


>>>超實用!首批南京市餐飲服務供餐外送企業有哪些?

為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各單位員工用餐,2月4日,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發布第一批南京市餐飲服務供餐外送企業名單,同時公佈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服務熱線:15240231848。

據悉,此次公佈的南京市餐飲服務供餐外送企業服務對象和範圍是:南京市範圍內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包括早餐、午餐和晚餐。訂餐和外送方式為:實行單位團體訂餐,由用餐需求單位統一與供餐企業提前以電話方式預訂、外送方式包括單位派人自取、餐企送餐上門和第三方提供外送服務。價格和結算方式由訂餐單位選擇,並與供餐企業協商確定。

名單中企業承諾將嚴格按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餐飲行業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倡議》和《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關於落實〈江蘇省商務廳加強商業場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的相關要求,認真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確保用餐食品的質量和安全。

南京市餐飲服務供餐外送企業名單(第一批)如下:

2月5日·江蘇要聞及抗擊肺炎快報


2月5日·江蘇要聞及抗擊肺炎快報


2月5日·江蘇要聞及抗擊肺炎快報


2月5日·江蘇要聞及抗擊肺炎快報


2月5日·江蘇要聞及抗擊肺炎快報


2月5日·江蘇要聞及抗擊肺炎快報


2月5日·江蘇要聞及抗擊肺炎快報


2月5日·江蘇要聞及抗擊肺炎快報


2月5日·江蘇要聞及抗擊肺炎快報

2月5日·江蘇要聞及抗擊肺炎快報

>>>免房租!江蘇省國資委發佈暖心倡議

記者今日從江蘇省國資委獲悉,鑑於疫情發展和延遲復工或將對全省各類經營主體,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造成較大影響,省國資委向各省屬企業發出倡議。

倡議內容指出,提倡各省屬企業及其各級控股企業出租的廠房、商鋪、寫字樓,對未復工和復工後經營困難的中小微企業或個人等租戶,根據實際情況,免收1-3個月的租金,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20多家省屬企業每月對外出租商鋪等租金收入超過1億元。如果能把部分收入減免給比較困難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或將對經營主體渡過難關起到一定的幫助。

此外,部分市國資委也出臺了相關政策:

無錫市

無錫市國資委所屬的各市屬國有企業,對市屬國企所有的商鋪業主(房東),對未開業、開業期間經營困難的租戶,根據實際情況,免收1-3個月租金;各市屬國有企業所有的廠房、寫字樓(房東),對未復工、復工後經營困難的中小微企業租戶,根據實際情況,免收1-3個月租金。

蘇州市

各市屬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要主動了解承租戶的生產經營情況,對承租戶中生產經營遇到困難的中小企業落實“1個月房租免收、2個月房租減半”的政策。國有實際控制企業中的市屬國有及國有控股股東要與其他股東溝通協調,積極推動減免中小企業房租政策的落實。

南通市

為穩定經濟,培育市場,各出資企業可結合防疫期間營業用房承租戶的經營情況制定房租減免標準,經集體決策後實施。各出資企業所出資國有及國有控股子企業的房租減免標準上報各出資企業決策後實施。發文明確防疫期到期房屋出租簡化操作程序,無需上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公開招租,可以對信譽良好的原租賃戶進行續租,續租期不超過6個月。


>>>AI熱成像一次可檢百人體溫,7x24小時連續工作

2月4日上午,南京市科巷農貿市場的出入口豎起了一臺類似攝像機的設備,旁邊的電腦屏幕上不斷顯示著出入人員的熱成像體溫。這正是南京未來科技城企業江蘇鈦科圈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人工智能體溫檢測產品——AI雙光譜熱成像體溫檢測系統。用這個系統,就可以代替原先手持體溫檢測儀的工作人員,不僅避免了交叉感染,保障了工作人員的安全,而且提高了檢測效率。目前,南京南站、南醫大第二附屬醫院、寧杭高速南京收費站都已經在使用這個系統。

研發這個系統的江蘇鈦科圈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是南京未來科技城2018年的高新技術企業,這個春節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在打一場重要的戰役,從大年初一接到通知,企業所有人員連軸運轉,調試系統,施工安裝,檢測數據……由於本次疫情,發熱是最重要的特徵之一,AI熱成像體溫檢測系統能一次通過100多人的體溫檢測,且誤差率為+/-0.3℃,7x24小時連續工作,體溫異常配有聲光報警語音提示,能極大提高人員密集區域人體體溫的檢測效率,非常適用於醫院、學校、車站、工廠、酒店等人員密集的需要測溫篩查場所,因此南京很多單位都在聯繫他們進行安裝。

2月1日凌晨1點多,江蘇鈦科圈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曾俊還在江寧區一處收費站的施工現場,他最近三天只睡了3個小時,一直在馬不停蹄地奔波,同時對這套系統進行調試的還有硬件部及安裝部的負責人。“以往不少熱成像檢測系統只能在室內穩定工作,但這套系統可以在室外執行任務,不會受到環境溫度變化干擾,所以很適合收費站這些地方。”曾俊說,“紅外熱成像技術源自於醫用,是醫學技術和紅外攝像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結合的產物,在目前疫情形勢嚴峻的情況下,這種無接觸式檢測,不僅能夠高精度篩查,檢查用時短,解決人手不足等問題,還能夠為發熱病人數據追蹤提供強有力的幫助。”

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哈維超副院長也表示:“我們醫院發熱門診人流量相對較大。AI熱成像體溫檢測系統能夠進行大面積監測,快速找出體溫較高的人員並進行標記,提升了篩查效率,減少交叉感染,保護醫護人員,作用非常大。”據瞭解,AI熱成像體溫檢測系統日覆蓋監測人流量可達500萬人次,為重點場所開展防疫排查打造了一道堅實的防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