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發現:腸道菌群雖然會基本穩定,但是環境影響也很大

您的指紋終生保持不變,但是,在雙胞胎的腸道中共有的微生物菌株的“指紋”又如何呢?

歡迎大家點擊右上角 關注 我們,有問題可以回覆或者私信交流

美國研究發現:腸道菌群雖然會基本穩定,但是環境影響也很大

一、研究雙胞胎腸道菌群變化

研究人員使用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開發的基因組應變追蹤生物信息學工具,研究了那些共享的細菌菌株在成年雙胞胎(在一起生活了數十年)分開開始生活之後是否對飲食或環境的變化保持穩定並具有彈性。

美國研究發現:腸道菌群雖然會基本穩定,但是環境影響也很大

二、研究工具

刊登在《PLOS ONE》雜誌上的UAB研究分析了雙胞胎對中的兩個宏基因組測序數據庫-一個用於仍然生活在一起的孩子,另一個用於36至80歲的成年雙胞胎,然後他們分開生活了一個到59年。

年齡在36至80歲之間的成年雙胞胎表明,分開後一對雙胞胎之間存在某種應變。雖然我們不知道雙胞胎中這些共享微生物的起源,但這些結果表明,數十年來非同居雙胞胎之間可能共享菌株。

作為這些研究的必然結果,我們的研究建立了人類腸道中微生物菌株穩定性的時間表。”

Casey Morrow(莫羅)博士,UAB細胞,發育與整合生物學系名譽教授

該研究使用了UAB以前開發的應變追蹤生物信息學工具,稱為基於窗口的相似性單核苷酸變異體(WSS)。UAB遺傳與基因組學核心系的Hyunmin Koo博士領導了信息學分析。

美國研究發現:腸道菌群雖然會基本穩定,但是環境影響也很大

該研究產生了大約6 TB的數據,並在Cheaha UABgrid超級計算機和UAB信息技術研究計算小組的幫助下進行了分析。

三、團隊以往研究

Morrow及其同事在先前的幾項應變追蹤研究中都使用了這種微生物指紋工具。2017年,他們發現用於糞便艱難梭菌感染復發的患者糞便供體微生物在糞便移植後數月或數年仍留在接受者體內。

美國研究發現:腸道菌群雖然會基本穩定,但是環境影響也很大

在2018年,他們證明了通過肥胖手術導致的上消化道的變化導致了新菌株的出現,並且在2019年,他們對經過抗生素治療的個體中新菌株的穩定性進行了分析。

四、一起生活越久共享腸道細菌越多

當前的研究使用了來自8個雙胞胎兒童個體和50個雙胞胎成人個體的糞便樣本的宏基因組測序數據庫。

UAB研究人員發現,與分開生活一段時間後的成年雙胞胎相比,仍生活在一起的兒童雙胞胎中共有更多的共享菌株。

美國研究發現:腸道菌群雖然會基本穩定,但是環境影響也很大

在成年雙胞胎中,分開生活不到10年的人比起分開生活更長的時間(從10到60年)的雙胞胎擁有更多的相關菌株。

具體而言,在一起生活了79年然後分開生活1年的80歲雙胞胎顯示出最高的相關菌株對數。

其次是在56歲的雙胞胎中,他們在一起生活了51年,然後分開生活了5年;在73歲的雙胞胎中,在一起生活了66年,然後分開了7年,發現了相關菌株對次之。和36歲的雙胞胎分居19年。

美國研究發現:腸道菌群雖然會基本穩定,但是環境影響也很大

在三對雙胞胎中發現了單共享株,它們分開生活在22至54歲之間,但是這些零星的共享株與分居壽命沒有相關性。

五、環境影響腸道菌群

莫羅說:“儘管某些腸道微生物菌株在人中可以保持穩定,但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幾十年來,宿主環境條件隨時間的變化會影響腸道微生物群落的穩定性。這可能導致出現新菌株,這可能會影響對人類健康功能至關重要的微生物相互作用。”

美國研究發現:腸道菌群雖然會基本穩定,但是環境影響也很大

歡迎大家點擊右上角 關注 我們,有問題可以回覆或者私信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