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英國——英國人為何會愛上中國茶葉

沒有什麼比一杯好茶更能說明英國了。茶起源於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一直生活在亞洲。葡萄牙人可能是第一批喝茶的歐洲人,自16世紀以來,他們就以商人和傳教士的身份生活在東方。但最終把茶帶入歐洲的是荷蘭人,他們把它作為商品帶入西方大陸。從第一次啜飲起,他們便強烈地渴望與歐洲其他國家分享這份飲品(當然大概率可能是他們覺得可以賣個好價錢)。


漫談英國——英國人為何會愛上中國茶葉

茶是在1658年倫敦一家咖啡館的廣告中引入英國的。咖啡館是當時中產階級和上層階級討論時政問題的熱門地點,因其獨特的清香,新來的學徒很快就成了咖啡師傅的勁敵。1662年,英格蘭國王查理二世迎娶了葡萄牙布拉幹薩王朝的凱瑟琳公主,公主的隨嫁嫁妝中有一箱從中國帶來茶葉,從此又打開了茶葉在歐洲貴族中風行的歷史大門。後來又經過貝德福德第七公爵夫人安娜的“個人宣傳”,下午茶成為了午後三點到五點半,風靡多瑙河沿線各國的高雅標配。隨著需求的增長,東印度公司(East India Company)也將首批100磅茶葉運往英國。這是一段美好而有益關係的開始。

漫談英國——英國人為何會愛上中國茶葉

葡萄牙布拉幹薩王朝的凱瑟琳公主

公主的力量是強大的,但茶也推動了另一個產品的發展——糖。善於嘗試等等英國人發現,一旦把它放入杯中,他們就是天作之合。因此,在一勺糖的幫助下,茶在18世紀30年代更為火爆,成為上流社會的寵兒。

儘管直到18世紀後期,飲茶才逐漸普及到普通百姓。它的飽腹感,加之作為優雅飲品的聲譽,使茶銷量大增。現在,每個人都可以閉上眼睛,喝點茶,假裝在等馬車送他們去宮殿。

當然,我們都知道對茶葉徵稅是18世紀70年代美國殖民者非常惱火的事情之一。在對茶徵稅方面,英國也不甘落後。查理二世早在1676年就開始向英國人徵收茶葉稅,國王由於貪婪一次次的提高稅收,到了18世紀中葉,這一比例達到了驚人的119%。

然而,人類是一群適應力很強的動物,我們經常能找到辦法繞過困難。於是出現了一種新的貿易:茶葉走私(儘管非政府組織批准的茶葉收購聽起來在政治上更正確)。走私者會與來自荷蘭和斯堪的納維亞的離岸船隻會合。然後,他們會通過一系列秘密通道將茶葉偷偷帶出中國。由於走私氾濫,東印度公司的茶葉利潤直線下降。最後國王不得不宣佈將稅率降低到12.5%

因此,當北美洲繼續成為一個喝咖啡的國家時,英國人則變成了一個茶文化國家。他們喜歡喝茶,早餐、午餐和晚餐都要喝茶。他們睡在杯子旁邊,早上在杯子裡洗漱,甚至樹立雕像紀念它。

漫談英國——英國人為何會愛上中國茶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