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8.7,闡述普通職工的進化之路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豆瓣評分8.7,闡述普通職工的進化之路

只有中國人才能發展中國。——美國管理學家 彼得·德魯克

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彼得·德魯克對"管理者"和"卓有成效"這兩個概念賦予了全新的意義。

通常我們習慣性地認為管理者是領導層,是在一個組織內擁有職位和相應權力的人,起到監督指導作用的人。而德魯克認為,在一個系統中,如果一個人能憑藉自己的能力、學識能夠為組織作出貢獻,該貢獻能夠為組織的運行產生有益的影響,那麼他就是一位管理者。儘管有些人沒有下屬,喜歡單打獨鬥,但他們仍是管理者。

卓有成效是形容有突出的成績和效果,也指做事效率很高,辦事方式很有效果。德魯克也認為卓有成效是後天培養的,可以形成一種處世習慣。這種習慣是經過訓練所得,否則無論再高的學識、再多的財富、再豐富的技能都必定是缺乏效率的管理者。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豆瓣評分8.7,闡述普通職工的進化之路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告訴我們:1.一群平凡人,完全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業,只有我們組織中每個人都卓有成效;2.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3.卓有成效是管理者必須做到的事。

這是一部自信的作品,初次看這句話時,覺得有點片面,要做到卓有成效,骨子裡的管理者氣息和才幹應該也需要納入其中才行,即使想學也是不可能學得來的。

但從以下5個觀點,闡述了怎麼樣成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把握好時間

時間一直是"富足的稀缺"資源,肺炎疫情期間,網絡上林林總總各式各樣的"無聊",而時間不可再生的,只能向前,做任何事情都要消耗時間。

德魯克提倡,有效的管理者並不是一開始就投入工作,應當記錄自己的時間,管理自己的時間。將瑣碎的事情、非連續作業要求的事情分類,根據佔用時間的多少安排合理的時間。

我習慣性的在我時間充足的時候原創,像我在寫文章時,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我還沒有這麼高的水平。我會在有靈感時花掉20分鐘左右拉出框架,然後再花0.5小時左右豐富文章內容,一篇文章連續創作大概會消耗我2.5小時,總共要3個多小時。後來檢查下來這是非常浪費的,而每天中有很多零散時間,我可以將20分鐘、0.5小時分散到其他時間塊上,而不是將這些短的時間塊用來遊戲、微博、發呆。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豆瓣評分8.7,闡述普通職工的進化之路

重視成果貢獻

"如果能在工作上取得成績,即使偶爾疾言厲色,也不至於影響人際關係",這是文中的一句話,對我的影響很大,中國有句話叫"對事不對人"有些像但是前者更深刻!

首先,這句話說明了取得成果的重要性,過程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如果身邊都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大家的思想意見統一,都向一個好的成果努力,偶爾的不和諧也會被成果掩埋。德魯克主張將焦點放在對組織成果的貢獻上,而不是一味埋頭苦幹或強調自己的職權,這樣才有助於管理者突破本身的專長和所屬部門的限制,使管理者關注整體的績效和大局觀。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豆瓣評分8.7,闡述普通職工的進化之路


善於利用長處

有效的管理者善於利用長處,包括自己的長處,身邊的同事、朋友、領導的長處。任何人都有缺點,管理者的作用就是利用每個人的優點來完成成果,規避缺點,這也是一個有效團隊的優勢。識人所長和用人所長,應是有效管理者的一項基本能力,是一個組織工作是否有效的關鍵。

我上篇文章中專門提過這個觀點,員工為老闆打工,老闆給員工發工資是個天經地義的事,很多人忽略了能否借力於老闆的優勢,通過他來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我是公司的技術主管,這幾年在給大型企業做技術支撐時頗有心得,準備將一些項目的建設由自己團隊完成,可是我本是技術出身,社會資源、可利用的人際關係都很少,如何才能利用閒暇時間接到項目呢?想到公司因為沒人做這塊項目,老闆無奈曾推掉過幾個業務。後來我找到老闆將想法說了出來,在不影響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先老闆利用人際關係接些小的項目,項目的準備、實施由自己完成,並且表示分得的利潤由公司分配,這幾年取得了不錯的業績。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豆瓣評分8.7,闡述普通職工的進化之路

要事優先

這和效率大師艾維·李提倡的6點優先工作制不謀而合。

美國伯利恆鋼鐵公司總裁理查斯· 舒瓦普曾因為公司瀕臨破產而向效率大師艾維·李諮詢求助。近半個小時的交流中,前20分鐘艾維·李耐心地聽完其焦頭爛額般的傾訴,最後請他拿出一張白紙,並讓他寫下第二天他要做的全部事情。幾分鐘後,白紙上滿滿記錄了總裁理查斯·舒瓦普幾十項要做的工作。具體做法是。第1步,寫下第2天要做的全部事情。第2步,按重要順序,從1~6標出6件最重要的事情。第3步,每天一開始,全力做標號為1的事情,直到完成或完全準備好,然後再全力以赴做標號為2的事情。以此類推。一年後,作為此次諮詢的報酬,艾維利收到來自伯利恆公司的2.5萬美金的支票。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豆瓣評分8.7,闡述普通職工的進化之路


有效決策

有效的管理者必須做出有效的決策。決策包含了以下七個要素:

1.判斷決策是否必要

2.對問題進行分類

3.界定問題

4.判斷什麼是正確的決策

5.讓別人接受你的決策

6.落實執行決策的具體行動

7.根據實際結果對決策進行檢驗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豆瓣評分8.7,闡述普通職工的進化之路


德魯克指出,要做到卓有成效,首先要做到的第一步,是記錄好時間的使用情況,分析時間的記錄,以及消除不必要的時間浪費。然後把管理者的目光集中在貢獻上;要充分發揮人的長處;要事優先最後進行有效的決策。

對組織而言,需要個人貢獻力量完成成果;對個人而言,需要通過組織施展抱負。

我是 ,以上論述純屬個人觀點,歡迎大家批評指正。希望能給努力中的你帶去提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