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零花錢這個小小的動作,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這份攻略家長收好

文|奶寶育兒堂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說到培養孩子財商的話題,很多家長都知道給零花錢是及其重要的方式之一。但具體怎麼給

、什麼時候給、給多少就不知道了,全憑自己的感覺定。

其實這背後是有問題存在的,給孩子的零花錢是否合適,直接影響他們生活中表現出來的消費觀。

比如今年春節回老家,給一個之前從未見到過的親戚家孩子發壓歲錢。這邊的習俗一般都是200塊錢,這樣既能讓孩子覺得開心,又不至於數額太大讓他們亂花。

結果那個孩子當場就把紅包打開了,看到裡面只有兩張之後,馬上撇嘴說道:“才200啊,我以為有多少呢?真小氣!”

在場所有的大人都瞬間尷尬,孩子父母更是不好意思地解釋道:都怪我們平時太寵他了,花錢大手大腳的沒個數,不要往心裡去。

閒來聊天時,家裡老人聊到鄰居家的孩子,說也是個不省事的,過年拿的壓歲錢沒有上交給父母,自己在商店就全都花完了,總共就不過兩天而已。

後來細問才瞭解,鄰居一家的經濟條件不是很好,為了給大兒子在城裡買房,首付都是東拼西湊借來的,因此這個小兒子平時沒什麼錢花。

其實光是身邊的這兩個例子就非常典型了。

上一個孩子花錢大手大腳,沒有財商概念是父母給的零花錢太多,有求必應並且沒有對孩子進行引導教育所致;而後面提到的這個孩子是由於平時沒有零花錢,因此過年一拿到壓歲錢就產生了補償心理,一次性全花光才覺得安全。

給零花錢這個小小的動作,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這份攻略家長收好

說實話,給孩子零花錢既要適時適度,做到讓他懂事不亂花,又要有助於培養財商觀念,確實是件很複雜的事情,需要好好衡量一下。


給零花錢這個小小的動作,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這份攻略家長收好




01零花錢的真正概念

要了解零花錢的真正概念,首先要避免踩這幾個坑。

通常來說,父母給孩子錢有這4種方式:

  • 手中有零錢了,就順手給孩子花。
  • 只要孩子要錢,就無條件給。
  • 通過讓孩子完成佈置的任務“賺”零花錢。
  • 定期給孩子定量的零花錢,並要求他對自己的花費負責。

這其中真正能被稱上零花錢的,其實只有第4種方式,其餘或多或少都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

給零花錢的誤區一:與做家務相關聯

這是最為常見的誤區之一,之所以有很多家庭會把給孩子零花錢和做家務綁定在一起,是想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以及勞動的重要性。

從邏輯上來看,這種做法的確沒問題,但如果再深入思考,就會發現不合理之處。

家長真正想要培養孩子的,並不是勞動能力,而是勞動背後的品質。

比如孩子之後從事一份職業,想要獲得更高的成就,並不是僅僅付出努力就可以的,還要有熱愛、專注、創新等各種品質。

給零花錢這個小小的動作,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這份攻略家長收好

因此,與其讓孩子做家務賺錢,倒不如以培養他的某一項品質為目的,設置關卡讓孩子完成。

更何況,做家務本身就應當是每個家庭成員的責任與義務,與零花錢掛鉤反而會讓孩子喪失對家庭的責任感,認為凡事都應該得到報酬。

給零花錢的誤區二:與學習成績相關聯

為了激勵孩子學習,很多家長都會直接用大額金錢作為誘餌。

但事實上,培養孩子的消費觀與成績是沒有關係的,想達成激勵目的,其實完全有更好的方式。

小進步就給額外的小獎勵或精神鼓勵,大進步就獎勵孩子提一項合理的要求。凡事都與錢扯在一起,難免會讓孩子變得市儈。

給零花錢的誤區三:與愛孩子相關聯

很多家長會把自己愛孩子的程度與給孩子多少錢聯繫在一起,其實這兩者本是無關的,

家長沒必要用過多的錢來表達對孩子的愛或“收買”孩子的心。

愛不是用金錢衡量的東西,物質過於豐富而缺乏相應的精神教育,絕對是毀娃模式。

給零花錢這個小小的動作,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這份攻略家長收好


給零花錢這個小小的動作,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這份攻略家長收好




02孩子的零花錢到底怎麼給?

要講清楚這個問題,需要分為給零花錢的時機、頻率、金額以及方式4個方面。

一.何時給零花錢?

其實孩子的認知發展都是具備規律的,就像什麼時候學會走路,什麼時候應該吃輔食一樣,給零花錢的年齡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大概的區間。

通常來說,到孩子8歲左右,家長就可以開啟固定給零花錢的模式了,這時他才有能力和意識為自己的消費行為負責。

但在此之前,並不是不能給孩子錢,只是由於缺乏理財能力,家長要更多幹預而已。

這個信號就是當孩子學會數數,並主動問什麼是錢,它是從哪裡來的?可以用來幹什麼?買什麼東西需要花多少錢?這說明孩子已經開始對金錢產生興趣。

此時如果能給孩子小額金錢,並用故事和實際行動給孩子指導,能幫助他建立起良好的價值觀和金錢觀。

二.多久給一次零花錢?

前面說到對8歲以上的孩子應該固定給零花錢,那麼多久給一次最合適呢?這其實與孩子的時間觀念有關。

通常情況下,一個星期給一次比較合適。對於孩子而言,一個星期的時間足夠長了,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提前把錢花完了,也能有足夠的時間通過延遲滿足培養起耐心,但又不會因為時間過長讓孩子失去期盼而最終放棄。

當然,也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時間進行調整,但週期最好不要超過一個月。

給零花錢這個小小的動作,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這份攻略家長收好

三.給多少錢?

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參考孩子同齡人的平均零花錢數額。

如果還想給得再科學一點,可以參照孩子的需求決定。比如孩子想買的東西只是普通價位,就將其進行劃分,讓孩子的零花錢能在這段時間內積累到能買得起需求物品的程度。

但時間劃分不要太長,以免讓孩子失去耐心,反而無法養成儲存意識。

如果孩子想要的東西價位比較高,父母最好將其作為生日或過年禮物,這樣才能用一個比較長的週期讓孩子學會延期等待,並對物品的價值有更高層次的理解。

與此同時,最大的好處其實是讓孩子感受到來自家長的愛。

給零花錢這個小小的動作,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這份攻略家長收好

四.給零花錢的方式

雖說現在的移動支付非常方便,掃一掃、叮一聲,錢就花出去了。

但這樣花錢連大人都沒數,更何況孩子,不利於幫助他們建立金錢概念。

因此,給零花錢最好選擇現金,這樣才能讓孩子看得見、摸得著。現在那麼多孩子之所以往遊戲裡充錢或打賞主播,都是因為花出去的錢他自己看不到。


給零花錢這個小小的動作,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這份攻略家長收好




03如何通過零花錢培養孩子的財商?

1)給他充足的自由空間

既然已經對零花錢的金額和頻率做了規定,那麼父母就要懂得,這些錢已經是能讓孩子自由支配的了,若還進行干涉,就完全失去了用零花錢培養財商的意義。

哪怕孩子最開始使用零花錢的方式不當,犯了錯、上了當,也不要太著急。人都是要試錯的,能積累起經驗就好。

比如孩子一週的零花錢前兩天就花光了,家長適當講一下道理,但等到下星期再給錢就好了。

2)教孩子做預算和記賬

剛開始有零花錢的時候,孩子可能缺乏合理的消費意識,這時父母教他何為預算、何為記賬非常重要。

比如這些錢如果平均到每一天能花多少?能接受的最高消費標準是什麼?並讓孩子自己做賬本記錄支出。

給零花錢這個小小的動作,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這份攻略家長收好

3)教孩子分享

對於零花錢的使用,大部分孩子都是比較小氣的,認為這部分錢就應該自己享用,任何人都不能碰。

父母一定要藉此時機培養孩子的分享意識,比如家人或朋友過生日,可以拿出自己的零花錢買禮物,懂得分享的人才會在人際交往中受歡迎。

4)教孩子“需要”和“想要”的分別

很多時候人們的消費是不理智的,買來東西沒用就束之高閣。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區分什麼是需要之物、什麼是想要之物。有的東西如果只是想要而並不需要,就可以不買。因為買了想要的東西,很可能就沒錢買需要的東西,購買一樣東西前先問問自己。

對給孩子零花錢這件事還存在疑問的家長,這份攻略可要收好了。

奶寶育兒堂,為0-13歲孩子提供專業的教育指導。關注我,做孩子成長路上的完美型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