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女兒暴瘦,檢查時醫生讓“摘下項鍊”,媽媽:我女兒沒帶項鍊

小孩子的好奇心很強,對於自己沒見過的東西,總是喜歡研究一番,而孩子最先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是“用嘴”,不管什麼東西都會放進嘴裡“嚐嚐”,如果家長沒有把孩子看管好的話,孩子很有可能會吞下一些危險物品,將會影響孩子的健康,甚至會危及孩子的生命。

5歲女兒暴瘦,檢查時醫生讓“摘下項鍊”,媽媽:我女兒沒帶項鍊

5歲女兒暴瘦,媽媽帶去醫院才找到原因

伊莎是個可愛的小女孩,今年5歲了,生活在墨爾本。伊莎半年前突然嗓子疼,尤其是在咽東西的時候會更加疼痛,媽媽以為女兒感冒了,於是就給女兒吃了一些感冒藥。

過了幾天之後,女兒嗓子疼的症狀仍然沒有消失,媽媽帶著女兒去到了樓下的診所,醫生給女兒服用了消炎藥,並且說孩子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過段時間就好了。

伊莎回家後,一直覺得嗓子不舒服,而且肚子也開始疼,體重直線下降,媽媽很擔心,帶著伊莎來到了大醫院,醫生決定給伊莎拍一個X光。

在做這項檢查的時候,醫生通過掃描發現伊莎胸前有一個金屬物品,以為是項鍊,於是就讓媽媽把孩子的項鍊摘下來。

媽媽聽到醫生說的話之後特別吃驚,因為女兒從來就沒戴過項鍊,媽媽對醫生說:“我女兒沒有戴項鍊。”

聽到媽媽說的話,醫生才意識到伊莎胸前的金屬物品不是項鍊,而是一顆紐扣電池,這也是導致伊莎暴瘦的元兇。

原來,在半年前,伊莎在玩玩具的時候,不小心把一顆紐扣電池吞了下去,電池當時卡在了伊莎的喉嚨處,伊莎說自己嗓子疼,但是媽媽並沒有當回事,所以才會出現現在的後果。

雖然這顆紐扣電池已經被醫生取了出來,伊莎也脫離了生命危險,但是醫生表示仍然需要住院觀察,會不會影響以後的身體發育還很難說。

5歲女兒暴瘦,檢查時醫生讓“摘下項鍊”,媽媽:我女兒沒帶項鍊

如何避免孩子誤吞玩具?

1、不要給孩子玩直徑太小的玩具

玩具的種類有很多,但並不是所有的玩具都適合孩子玩,家長要選擇符合孩子年齡段的玩具,不要給孩子玩直徑過小的玩具,比如彈珠、磁力珠、小型積木等等,否則孩子很容易把這些玩具吞進肚子裡。

2、定期檢查孩子的玩具

把玩具買回家之後,家長不要直接給孩子玩,應該把玩具仔細檢查一遍,看看是否存在安全隱患,而且還要定期檢查孩子的玩具,看看電池有沒有脫落的情況,零部件有沒有鬆動,如果有,要修好之後再給孩子玩。

3、最好陪著孩子一起玩玩具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玩玩具的時候很安靜,自己終於可以放鬆放鬆了,但是孩子年齡小,發現不了安全隱患,很有可能在玩玩具的時候發生危險。所以家長最好陪著孩子一起玩玩具,這樣做既可以保護好孩子,

也能夠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一舉兩得。

5歲女兒暴瘦,檢查時醫生讓“摘下項鍊”,媽媽:我女兒沒帶項鍊

如果孩子誤吞異物家長應該怎樣做?

1、可採取海姆立克急救法

如果孩子未滿一週歲,誤吞了異物之後,家長先用一隻手托住孩子,讓孩子趴在自己的胳膊上,手指卡在孩子下頜骨的位置,用另外一隻手怕打孩子的背部,如果孩子仍然沒有把異物吐出來,

家長可以採取海姆立克急救法,家長要站在孩子的身後,用雙手緊緊抱住孩子的腰部,把其中的一隻手握拳,然後用大拇指側面抵在孩子肚臍上方、胸骨下方的位置;接著用另外一隻手握住握拳的手,然後開始按壓孩子的腹部,直到孩子把異物吐出來為止。

如果通過海姆立克急救法沒有讓孩子吐出異物,家長要及時帶著孩子去醫院,不要耽擱,以免發生更嚴重的後果。

5歲女兒暴瘦,檢查時醫生讓“摘下項鍊”,媽媽:我女兒沒帶項鍊

總之,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是頭等大事,家長不要疏忽,如果孩子說自己不舒服,家長要重視。家長要學會一些家庭急救措施,這樣才能夠減少孩子發生危險的幾率。

我是甜橘媽媽,是一名兩歲寶寶的媽媽,每天都會和大家分享實用的育兒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更多的家長朋友,如果您有育兒方面的問題,可以給我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