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在家看《囧媽》如何揭示母愛的不堪一面

《囧媽》這部影片也是未播先火,是徐崢導演最為出色的自導自演的囧系列電影。

徐崢是一個極具獨特風格的電影導演,他所拍攝的電影不僅考驗著演員的演技,而且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深厚的演技功底和獨特的風格創作為他積累了不少的好口碑。所以在還沒有播的情況下就引起一波轟動,讓不少網友都很期待。原本徐崢會帶著《囧媽》在2020年大年初一與大家見面。

但是今年年初,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加重,為減少人群聚集,避免引發額外的風險,年春節上映的好幾部影片都撤檔了,徐崢導演的《囧媽》卻沒有臨陣脫逃,而是以另一種形式呈現給全國人民。在今年大年初一(1月25日)還是與大家如約而至了,只不過,見面的地點從線上的影院變成了我們的手機上,或者智能電視上。

放假在家看《囧媽》如何揭示母愛的不堪一面

雖然今年過年沒能去電影院,但是也是一種很幸福的體驗,第一次全家人圍繞著餐桌吃著年夜飯看完了一整部電影。光看影片的名字我們都知道這部影片是講親情的,剛好屏幕內外相呼應。

推動影片發展的一些波折,讓男主與媽媽單獨相處的幾天裡明白了原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個體都應該是完整的,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

自我感動式犧牲

每天忙於事業的小老闆徐伊萬的婚姻出現危機,老婆帶著專利去開拓美國市場,他想追隨老婆去,不想讓老婆開拓成功,拿到專利。看似是不想讓老婆拿到專利,其實是怕老婆拿到了專利以後沒有任何的籌碼再拖延離婚協議。

但是陰差陽錯護照被自己的媽媽鎖在了家裡,鑰匙帶上了即將開往莫斯科六天六夜的火車上。他火急火燎的來到火車站找媽媽拿鑰匙,母子倆又是一番爭吵,兒子怪媽媽古板的思想,有密碼鎖還將門有鐵鎖再鎖一邊。媽媽怪兒子丟三落四。

放假在家看《囧媽》如何揭示母愛的不堪一面

即使這是一次激烈的見面,但是看到兒子的媽媽還是先關心他有沒有吃午飯,知道他低血糖在爭吵過後還是在他衣服兜裡塞了幾顆大白兔奶糖,這幾顆大白兔奶糖也牽動了兒子的思緒,讓他擔心媽媽,怕媽媽上當受騙,又追隨著媽媽去。

得知兒子將陪自己一起去莫斯科演出實現自己一輩子的夢想很快又忘記之前的爭吵,開心得像小朋友拿到幾顆糖的樣子,只要兒子有一點點在乎媽媽的態度就會讓媽媽覺得很滿足。

在路上,不停的給兒子嘴裡塞小番茄,滷蛋。影片中有一些細節形象的刻畫了我們很多母親的形象。媽媽不停地給兒子嘴裡塞小番茄,徐伊萬就悄悄地把那一盆小番茄一個一個的扔出窗戶外面,但是在他吃飯的時候,媽媽做了一整盒他愛吃的紅燒肉給他,吃到最後一塊的時候媽媽卻把它收起來了,不給他吃,原因是怕他胖。

這裡為我們刻畫了一個千家萬戶都有的控制型母親,這個母親覺得這個孩子是我身體的一部分,是我給予了他生命,我是他的媽媽,所以他必須得聽我的,我覺得他喜歡吃什麼他就需要吃什麼,我覺得他飽了他就應該飽了,我不用聽取他的意見,但他得聽我的話。

這樣的母親的確在全心全意的為自己的孩子付出,付出自己的時間,付出自己的精力,放棄自己的事業,精心的在為孩子做每一件事情,她們的確花空了心思在對孩子好,這一切的一切都挺好,唯一不好的是這也許不是孩子想要的。

她們在打造一個想象中的孩子,卻忘了的確是自己將他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的,但是從他來到這個世界上開始他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也應該有獨立的思想。

放假在家看《囧媽》如何揭示母愛的不堪一面

父母總是萬般無奈:我們為孩子付出了那麼多,生他養他,甚至為了他放棄了很多東西,為什麼他們還是得不到滿足。

可是孩子想要的,大人們真的有站在他們的角度去考慮麼,還是一味的以長輩的角度來看待孩子,並不會將子女當作一個能思考的人去嘗試溝通,與子女達不成平等的交流。

其實愛不是控制和索取,而是接納和尊重

就像徐伊萬在火車上凍了一夜回來的時候,滿臉凍傷和雪,不想讓媽媽看到這個糟糕的自己,但是媽媽在問他要不要喝粥,他拒絕了以後 媽媽還是讓他喝。

徐伊萬情緒爆發的時候說出來兩句至關重要的話:"如果你每次問我喝不喝的時候,我回答你不喝,但是你又在心裡認定我一定要喝,那你何必問我喝不喝呢?"

四十多歲的徐伊萬被自己的媽媽照顧的像一個小孩子,媽媽一番的"賢妻良母相"的確引得很多觀眾淚目,被媽媽的付出所感動,媽媽的確用整個生命去對待兒子去,完全沒有自由,可以因為兒子忍受丈夫的家暴,兒子的感情生活也想要去了解,想要去幹擾。

這樣的媽媽一般都十分強勢,恨不得從刷牙到洗臉,結婚到生子,每一樣都自己替孩子掌握,可以說,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是十分容易精神上"窒息"的。

會使得孩子膽小怕事,性格懦弱,當然,不是每一件事。雖然在事業上徐伊萬小有成就,但是在大膽奔放的俄羅斯女孩身邊,相比之下,缺少了很多勇氣,在不滿媽媽的行為或意見上不敢逾越媽媽管轄之外的雷池。面對新的交際的時候,自己的優柔寡斷和直接大膽的俄羅斯女孩成為對比。他不太敢表達自我。

壓抑久了的話,容易產生極端的性格,在徐伊萬突然爆發的情況下,他對一直偏愛自己的媽媽大吼,對她說了很多極端的話,比如說:爸爸是被媽媽氣死的,這些話徹底傷了媽媽的心。這種極端的性格一旦產生,是非常危險的,至少對一個人的發展十分有害的。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的家長認為子女是自己的一部分,多少事情都應該由他們來掌控,如果沒有按照他們的意志就會被灌上"不孝順"的標籤,毫無疑問父母是愛自己的,不然他們不會花空心思來對孩子,但是這種愛的表達,太過於單方面了,有多少家長意識到這一錯誤?

愛,大概我們所有人,都覺得自己很懂愛,我可以無限的給孩子愛,一輩子為孩子而活;我努力的討好,一味地妥協給愛人愛;我先考慮他人的感受,再考慮自己……

很多人把先考慮他人,再考慮自己,當作一種值得讚揚的美德,其實他們並不明白,先考慮他人,再考慮自己的人,輸出去的愛怎麼可能是真正的愛。可能說到愛自己,大家潛意識裡的想法就是自私。我們換一個思維來思考,假如,一個連自己都沒有好好感受過自己給的愛的人,他們真的懂得什麼是真正的愛嗎?他輸出去的愛可能只是類似的愛,可能是責任,是所謂的修養,是討好,是交易……

放假在家看《囧媽》如何揭示母愛的不堪一面

這種愛他們會想要得到回報的,比如很多為孩子而活的父母,他們是想從孩子那裡得到回報的,他們覺得他們傾盡了自己的一生,需要孩子的回來來安慰自己的;這種愛,大多數是想要得到回應的,在得不到的時候他們會失落,難過,跌倒谷底,這些我們所以為的愛,它更像是一種交易。

而真正懂得愛的人,首先,她會先擁有自己的生活,體驗過這樣的感受以後再把這種感覺告誡給孩子,像是一種經驗的交流,而不是灌輸思想。我們們真正有了自己的生活時,再去愛別人,那種愛會自然而然的感染身邊的人,那種愛不摻雜任何利益,是發自內心,那時候你給別人的愛不再是犧牲自己,也不再是對別人來說一種負擔,這才是真正的愛。

其實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

愛是一個相互成長的過程

在徐伊萬對媽媽大吼之後,他們彼此之間終於明白,原來,他們總是在爭吵,可是他們的出發點都是對彼此的愛,只不過,這份愛是希望對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但是這種愛更像是索取,這份會使對方很壓抑的愛不是愛,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立完整的個體,不要試圖改變這個獨立的思想,對站在對方的角度是想想,多理解和尊重對方。

放假在家看《囧媽》如何揭示母愛的不堪一面

其實孩子也是愛自己的,很多孩子也像徐伊萬那樣,雖然總是跟自己的媽媽不斷髮生爭吵可是在爭吵過後還是會被媽媽的溫暖感動,還是會擔心媽媽的安危,還是會怕媽媽擔心不願意讓媽媽看到自己的窘態,其實很多孩子都會像徐伊萬一樣不敢大膽細膩的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

但是不曾想媽媽為什麼會有過分的控制慾,是不是太缺乏對我們的安全感了,因為總是感覺不到我們在,總是對我們患得患失,所以總是疑神疑鬼,突然得到我們的時候就想牢牢抓住,這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一個問題。

回想一下,我們有多久沒有跟父母單獨相處過了,我們有多久沒有溝通了,我們有多久沒有好好的抱過他們了?

愛是一個相互成長的過程,這個過程裡需要相互瞭解,相互尊重,相互換位思考,這樣做到底是不是一份正確的愛?反正愛這個溫度,不會是讓對方不舒服的,反之,就有重新審視自己的方式的必要了


文|mad girl

圖|網絡


以上為作者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請多多留言交流!

創作不易,請多多關注轉發點贊留言支持,你們的支持就是我的動力!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