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會產生嫉妒心理?


為什麼孩子會產生嫉妒心理?

在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3》中,有這樣一幕場景:

一天,嗯哼家裡來了一位小寶貝,這位寶貝是媽媽霍思燕閨蜜家的小孩,小寶貝還不到兩週歲,肉嘟嘟的小臉讓人忍不住湊上去親一口。

媽媽熱情地招待兩位客人,對小寶貝又是親又是抱,嗯哼看在眼裡心裡卻不舒服極了,一直變化著法子讓媽媽注意到自己,一會兒在媽媽面前撒嬌想讓媽媽也抱抱自己,一會兒又忙著搬出自己喜歡的玩具給小寶貝玩想獲得媽媽的讚許......

然而嗯哼的舉動似乎並沒有得到媽媽過多的關注,媽媽依舊對那個小寶貝喜笑顏開。嗯哼心理很難受,漸漸表現出對小客人的冷漠和排斥。吃飯的時候,媽媽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小寶貝,喂他吃飯,看他吃飯也開心地咯咯笑,嗯哼也想讓媽媽喂自己吃飯,媽媽卻說,“嗯哼,你都這麼大啦,快別撒嬌了哈。”

嗯哼幼小的心靈又一次受到了“暴擊”,於是使出苦肉計,故意從椅子上摔了下去,媽媽這才注意到嗯哼需要自己的照顧,連忙去問他,“怎麼摔倒了?摔到哪裡了沒有?疼不疼啊......”看到媽媽的關注點終於落在自己身上,嗯哼雖然心裡竊喜,但是臉上依舊寫著大大的委屈和不開心。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遇到孩子產生嫉妒心理的時候,自己的注意力稍微不在自己家孩子的身上,他們的行為就會變得“異常”,有年齡稍大的孩子還可能出現“退化”成小baby的情況。

一、為什麼兒童會產生嫉妒心理呢?

心理學家認為,當人們發現別人擁有一件自己垂涎已久卻一直無法得到的東西時,就會產生嫉妒心理。嫉妒是一種夾雜著渴望、自卑、憤怒等情感的複雜情緒體驗,產生於人與人之間的比較中。很多心理學研究發現,即使是很小的嬰兒也會產生嫉妒,這種嫉妒往往來自強烈的佔有慾。為了證明這一發現,研究者們做了一個實驗,他們讓媽媽們當著自己寶寶的面抱起另一個陌生的嬰兒,這下寶寶們可不樂意了,臉上滿是痛苦的表情,有的眉頭緊鎖,有的哇哇大哭,情緒都極為低落。與此同時,他們還會努力嘗試觸碰媽媽和那個陌生的“敵人”,表達不滿並希望引起媽媽的注意。

由此可見,嫉妒更像是一種本能,它使得嬰兒能夠持久地佔有媽媽的注意,從而利於自己的生存。此外,隨著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他們會認為,母親關注其他兒童的時候,自己的位置就被霸佔了。可見,嫉妒也是由一種證明自身存在的需要所激發的。

為什麼孩子會產生嫉妒心理?

二、什麼情況下兒童會產生嫉妒心理呢?

心理學家史密斯發現,嫉妒發生的條件有四種:

第一,相似性。

檸檬曾到某小學做過小學生心理諮詢,發現嫉妒心理更多的發生在年紀相仿的兒童身上,比如一次考試時,老師表揚了和自己分數一樣的同學,甚至比自己分數低的同學,但是沒有表揚自己,這時兒童就會產生對同學的憤怒心理,從而產生嫉妒感。

所以,一般能引起嫉妒感受的比較對象多是與自己年齡接近的朋友,如果老師表揚的不是自己的同伴而是比自己大的高年級學生,兒童肯定不會產生如此強烈的嫉妒感。

第二,相關性。

引起兒童產生嫉妒心理的事情一般與他們的學習或者生活相接近。比如,看到身邊的同學買了新書包、新文具,自己卻還是在用舊的東西,心理會有落差感,既有對新書包、新文具的渴望,又有對自己的自卑感,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對同伴產生嫉妒心理。

第三,低控制性。

如果孩子覺得,不論自己怎麼努力,自己想要的東西都沒辦法得到,而其他人卻可以輕鬆獲得,這時候就很容易引起他的嫉妒心理;相反,如果能讓孩子覺得別人擁有的東西自己也可以通過努力得到,那麼不僅可以緩解孩子的嫉妒情緒,還可以培養孩子的意志品質和積極主動性。

第四,主觀的公平感。

如果孩子覺得自己身處某種不公平、有偏見的環境中,就很容易產生嫉妒情緒。

自從二胎政策開放之後,很多家庭開始有了“二寶”,這時候大寶的情緒很敏感,如果他們感受到爸爸媽媽對弟弟妹妹很偏愛,會很容易對二寶產生嫉妒心理,這不利於孩子心理健康成長以及家庭和諧氛圍的建立。所以寶爸寶媽們在享受新生命的同時,也不要減少對大寶的關愛哦!

現在你知道,孩子為什麼會產生嫉妒心理了嗎?

如果你覺得這篇內容對你挺有啟發,歡迎關注訂閱~

您的點贊是對我最高的讚賞(收藏不點贊,都是耍流氓-_- )

孩子不聽話、不愛學習、書寫粗心、計算馬虎、寫作業拖拉、成績上不去....等一切關於學習、成長過程中問題,私信我,有問必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