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成博士,逼自己父母在北京買房的"神童",如今混得咋樣了?

說起"神童",可能大部分的第一印象就是智力超群。的確,能被稱為神童的孩子,他們的智力水平會比一般人高出許多。但是,有些神童不僅沒能收穫他人的肯定,反而遭到他人的冷眼相向,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張炘煬,一個看似很普通的孩子,卻擁有著一段傳奇的童年生活。一般情況下的孩子,7歲才就讀小學,並且需要6年的時間進行學習。但張炘煬並非如此,他6歲就入學,並且僅僅用了2年的時間,就把小學的課程全部學完,順利升入了中學。

10歲,對於一般孩子而言,可能還在學習加減乘除、背誦古詩,而張炘煬10歲時,卻已經順利通過了高考,考入北京工業大學,開始自己下一段傳奇故事的書寫。

很多人覺得,張炘煬的傳奇人生可能就此結束了,畢竟大學的課程不比以往,讓一個10歲的孩子去接受這些知識,未免過於牽強。但是,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張炘煬不但完成了學業,並且在16歲時考取了北航的博士。

然而,張炘煬的輝煌人生並沒有得到人們的肯定與認可,因為在進行碩士答辯期間,張炘煬曾對家人提出了一個要求,他希望父母能在北京給他買一套房子,否則他將放棄學業。

張炘煬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家庭,根本就沒有餘力在北京購房,這個要求宛若獅子大開口。但最終,為了成就孩子,父母還是在五環之外給他購置了一套房子。

如今,24歲的張炘煬已經攻讀完了博士,但他的生活並沒有如人們預期的那樣蒸蒸日上。他現在依然住在父母為他購置的房子裡,而他的父母則是被迫與哥哥姐姐住在一起,這樣的結果令人唏噓。

16歲成博士,逼自己父母在北京買房的

高智商終被低情商掣肘

張炘煬的一生,的確可以用傳奇來形容。憑藉自己的高智商,一而再,再而三地刷新了人們對於"神童"一詞的認知。但是,在高智商的背後,顯露出來的是其情商的低下。

一個孩子擁有高智商固然是好事,但如果他的情商過於低下,那麼這將成為掣肘孩子智商的一大要素。因為情商低的孩子,是很難做到推己及人的。即便孩子的智商真的出類拔萃,但這也只會成為他炫耀的資本,而不是與人競爭的籌碼。

那麼,父母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應該如何幫助他們進行情商的培養與提升呢?

16歲成博士,逼自己父母在北京買房的

提升孩子情商的方法

·培養共情心

共情心能夠幫助孩子學會換位思考,以此來規範孩子與人接觸時的行為舉止,這對於情商的提升是有很大幫助的。父母如果發現孩子作出一些不禮貌的行為,不要立刻指責孩子,而是應該讓他站在對方的角度想想,這樣的舉止是否得體。

·培養責任心

一個缺乏獨立意識與獨立行為能力的孩子,他們的情商是很難提升的,而責任心正是孩子學會獨立的基礎。在平時生活中,父母應該讓孩子獨自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以此來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責任心,鍛鍊獨立能力。

·鍛鍊交際能力

交際對孩子情商的提升是相當明顯的,父母可以通過多讓孩子進行交際活動,以此來提升他們的情商。在與不同人進行交往的過程中,孩子將學到各式各樣的交際技巧、表述方式,這些都是情商的一種體現。


16歲成博士,逼自己父母在北京買房的

我是小鹿媽咪,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每天記錄和分享不同的育兒知識及經驗,喜歡文章請關注我。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