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資乾貨」《綜合素質》重點解析,最詳細的學霸筆記

第一章 職業理念


重要程度:佔總比15%

重要考點:主要探討素質教育的含義,“人的全面發展”思想、“育人為本”兒童觀及兒童觀的應用。瞭解教師的專業發展要求以及作為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等相關知識點。

出題方向:客觀題、材料分析題

第二章 教育法律法規


重要程度:佔總比10%

重要考點:主要考查教育法規與教育政策的關係、體系結構、構成要素等,對重要法律條文和教育法規進行理解和掌握。瞭解幼兒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利以及幼兒的法律體系。

出題方向:客觀題、材料分析題

第三章 教師職業道德規範


重要程度:佔總比15%

重要考點:主要考查教師職業道德的特點、價值和作用,《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體現;命題側重點是幼兒的基本法律權利的保護。

出題方向:客觀題、材料分析題

第四章 文化素養


重要程度:佔總比12%

重要考點:主要考查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等重大事件。命題的重點在於中外科學發展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以及常見的科學常識等。

出題方向:客觀題

第五章 基本能力


重要程度:佔總比48%

重要考點:主要考查閱讀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探討邏輯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寫作的基本知識、基本技巧,以及常見文體的寫作。

出題方向:單選、寫作題


第一章 職業理念


重要程度:佔總比15%

重要考點:主要考查職業理念方面的知識與能力,理解國家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等,掌握開展素質教育的途徑和方法,設計或選擇教育教學活動方式,因材施教等。

出題方向:客觀題、材料分析題

第二章 教育法律法規


重要程度:佔總比10%

重要考點:主要考查對教育相關法律法規的掌握。熟悉教師的權利和義務,熟悉教師教育行為,能夠依法從教,分析學生權利保護等實際問題,保護學生的合法權利。

出題方向:客觀題、材料分析題

第三章 教師職業道德規範


重要程度:佔總比15%

重要考點:主要考查對教師職業道德內容的掌握。瞭解《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2008年修訂)》,熟悉教師職業行為規範,在教育教學中,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等。

出題方向:客觀題、材料分析題

第四章 文化素養


重要程度:佔總比12%

重要考點:主要考查考生文化素養方面的能力。要求考生熟悉瞭解中外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一定的科學常識、中國傳統文化知識以及一定的藝術鑑賞知識。

出題方向

:客觀題

第五章 基本能力


重要程度:佔總比48%

重要考點:主要考查作為教師的基本能力。要求具有信息處理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考生需重點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的簡單操作。

出題方向:單選、寫作題


第一章 職業理念


重要程度:佔總比15%

重要考點:考生需重點掌握在學校教育中開展素質教育的途徑和方法,理解“以人為本”的涵義,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做到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本。

出題方向:客觀題、材料分析題

第二章 教育法律法規


重要程度:佔總比10%

重要考點:主要考查國家的教育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

出題方向:客觀題、材料分析題

第三章 教師職業道德規範


重要程度:佔總比15%

重要考點:主要考查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主要內容。重點掌握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並能夠正確判斷教師職業行為是否符合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要求。

出題方向:客觀題、材料分析題

第四章 文化素養


重要程度:佔總比12%

重要考點:主要考查中外科技發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要求瞭解中外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以及重要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

出題方向:客觀題

第五章 基本能力


重要程度:佔總比48%

重要考點:考查考生信息處理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能力。需重點掌握運用教育測量知識進行數據分析與處理,並要培養閱讀理解能力與寫作能力。

出題方向:單選、材料分析、寫作題


派派還為大家準備了部分綜合素質必背重點,中小幼通用,建議收藏+轉發哦~


綜合素質必背重點


1.素質教育觀:

(1)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

(2)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3)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

(4)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

(5)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

總結:“提素”“個性”“創”“兩全”


2.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 要培養的人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2)要求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

(3)適應時代要求,強調學生個性的發展。

總結:全面建設個性接班人


3.新課改的教學觀:

(1)教學從“教育者為中心”轉向“學習者為中心”

(2)教學從“教會學生知識”轉向“教會學生學習”

(3)教學從“重結論輕過程”轉向“重結論的同時更重過程”

(4)教學從“關注學科”轉向“關注人”

總結:四個轉向


4.學生觀:

(1)學生是發展的人

(2)學生是獨特的人

(3)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總結:二獨一發


5.教師角色的轉變:

(1)從教師與學生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促進者

(2)從教學與課程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3)從教學與研究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4)從學校與社區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社區型的開放教師

總結:“促進”“研究“開”“社區”或 四者一社區


6.新課改教師角色的轉變(即教師職業的責任):

(1)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2)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3)教師是課程的開發者和研究者

(4)教師應是社區型的開放教師

(5)教師應該是終身學習的踐行者

總結:五者一社區

記憶技巧:學生不僅要在課上接受教育,還要去社區終身學。


7.教師職業的價值:

對教師個人:可以滿足教師作為個體自我生存和發展的需要

對他人:對國家,社會,集體和人類都有著巨大的貢獻,為社會進步提供精神財富,培養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或者①教師是文化傳遞者②教師是文明促進者③教師是智慧開啟者④教師是道德塑造者)


8.教師行為轉變:

(1)在對待師生關係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與讚賞

(2)在對待教學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

(3)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反思

(4)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係上,新課程強調合作

總結:你我他它


9.教師職業道德:

(1)愛國守法——基本要求(教師要以身作則,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用法律來規範自己的行為,從而為學生做出示範和榜樣。

(2)愛崗敬業——本質要求(教師應有“鞠躬盡瘁”的決心和“蓬勃向上”的工作熱情,不斷挑戰自己,超越自己。

(3)關愛學生——師德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應時刻關注學生,善於發現其“閃光點”,採取發展性評價方式,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4)教書育人——教師天職和道德核心(這是素質教育全面發展人的要求,教師不僅應給予更多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培養一個“全人”。

(5)為人師表——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學生的向師性與教師的示範性,要求教師時時嚴格要求自己,自覺維護教師職業道德。

(6)終身學習——教師專業發展的不竭動力(要求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在學習中博覽群書,厚積薄發,成為學生學習的“源頭水”。

總結:“三愛”“兩人”“一終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