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尊德化窯觀音像,每一件都不一樣 真可謂觀音百態

第一尊、【德化窯觀音像 】

十尊德化窯觀音像,每一件都不一樣 真可謂觀音百態

此件觀音跣足坐於洞石之上,身側豎立石臺,上置包袱經卷。眉如彎月,雙目下視,鼻樑尖挺,唇角含笑,神態安詳。胸結如意形瓔珞,腕飾圓釧,手持經卷,身著曳地襦裙,輕柔飄逸垂墜自然,體態嫻靜秀麗,手足刻畫細膩傳神;儀態柔美端莊,面如滿月,略帶微笑,神情慈祥恬靜。洞石嶙峋,衣紋飄逸,雕刻自然生動,質感強烈,顯示了極高的工藝水平。通體胎質潔白緊緻,釉色清亮潤澤。

第二尊、【 德化窯白釉觀音 】

十尊德化窯觀音像,每一件都不一樣 真可謂觀音百態

此件渡海觀音立像,頭髮盤髻,戴風帽披肩長巾。面龐豐腴略呈橢圓形,丹鳳眼微瞌,懸膽鼻,櫻桃小口,頸脖及上胸袒露,胸前橫貫一串珠飾。身著寬袖長衣,胸部正中衣帶交結,雙手藏於袖內作左拱之勢,圓肩修身,右部衣紋簡明豐滿,左側折迭密集流暢,衣裳下襬翻卷邊角起,若迎風飄拂,有「吳帶當風」之勢。長裙曳足,露出一足踏立浮動的蓮花上,周下波濤洶湧浪花激盪。其形象猶如中國古代美女在行「萬福」之禮,把菩薩與世俗人物融合,使人倍感親切。背部刻「何朝宗」葫蘆印。

第三尊、【德化窯觀音坐像】


十尊德化窯觀音像,每一件都不一樣 真可謂觀音百態

胎質細膩,潔白堅實。通體滿施白釉,乳白如脂;釉面純淨瑩潤,汁如凝脂。著通肩衣袍,左手捧如意,右手搭膝頭,胸前飾瓔絡,一裸足伸出裙外,頗為隨意。垂目肅靜安祥狀,刻劃細緻傳神,說明觀音菩薩離人世凡間還是很近的。

第四尊、【 德化窯白瓷蓮花觀音】

十尊德化窯觀音像,每一件都不一樣 真可謂觀音百態

第五尊、【德化窯白瓷觀音像】

十尊德化窯觀音像,每一件都不一樣 真可謂觀音百態

此件德化窯白瓷觀音造像體型碩大,衣褶線條皆呈弧線,頭髮絲絲畢現,海水紋紋路精細,這都體現了德化窯制瓷大師何朝宗高超的工藝。面部造型圓潤,神態安詳,背面鐫刻“何朝宗印”。

第六尊、【 德化窯白釉何朝宗款觀音像】

十尊德化窯觀音像,每一件都不一樣 真可謂觀音百態

此尊觀音為“何朝宗”款,觀音低首垂目,面容飽滿圓潤。頭戴風帽,發挽高髻,系寶繒。開臉清秀,額上有白毫,眉似柳葉,雙目微合,神情慈祥,似在俯瞰塵世眾生。胸前飾瓔珞串飾,寬袖天衣線條流暢。雙手交疊,結禪定印,趺坐仰覆蓮座之上。通體施白釉,釉面瑩亮溫潤,白中閃黃,呈乳白色,背後有方形篆書“何朝宗印”四字戳記。何朝宗,明代嘉靖、萬曆年間人,著名民間雕塑藝人。擅長雕塑神仙、佛像,尤其以觀音、如來、達摩、羅漢著稱。作者以嫻熟的手法將作品塑造的神形完備,栩栩如生,其形象氣質與工藝技巧融於一體,達到了神行統一的境地。何朝宗一生僅製作四十餘件瓷塑作品,大部分用於明代皇室佛堂供奉。

第七件、【明 德化窯觀音送子擺件】


十尊德化窯觀音像,每一件都不一樣 真可謂觀音百態

第八尊、【德化窯白釉觀音坐像】

十尊德化窯觀音像,每一件都不一樣 真可謂觀音百態

觀音為福建德化窯白釉品種中最主要的雕塑題材,此尊觀音造型優美,紋飾華麗,雕琢精湛,為同類器之佳作。觀音手持如意端坐礁石之上,其下海浪洶湧,善才童子腳踏蓮瓣,雙手合十站於左側。觀音法相面如滿月,嘴含微笑,慈祥寬容。身旁淨水瓶與經卷錯落有致,身上衣帶隨風飄揚,將絲綢的質感表露無疑,極為傳神。

第九件、【德化窯白釉觀音立像 】


十尊德化窯觀音像,每一件都不一樣 真可謂觀音百態


第十尊、【明 何朝宗制德化窯祥雲觀音立像 】

十尊德化窯觀音像,每一件都不一樣 真可謂觀音百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