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末位淘汰制、變相裁員:穩定的工作,正在廢掉你

分享職場故事,交流職場經驗,歡迎關注“錢心燕 ”。

隨著每年本科和研究畢業生的不斷增長,人才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勵。大學生初入社會,伴隨著家庭和社會環境的教育,都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好的工作。考公務員,去國企或者央企,在獲得優秀崗位的同時,不斷穩定下來。

央企末位淘汰制、變相裁員:穩定的工作,正在廢掉你

然而,有網友爆料,現在的央企每年也有末位淘汰,這就是變相裁員,所以呀,國企也不是特別穩定。頓時,人們眼裡香餑餑、鐵飯碗,也開始變得不穩定起來。

央企末位淘汰制、變相裁員:穩定的工作,正在廢掉你

而對於畢業生而言,尋找到一個好的工作固然重要。你勤勤懇懇的在崗位上做了幾個月,到了發工資的時候發現公司倒閉了,老闆卷著錢跑了,辛辛苦苦的工作不說,還什麼都得不到,一切都得重來。

央企末位淘汰制、變相裁員:穩定的工作,正在廢掉你

但是,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穩定正在逐漸廢掉一個人。不穩定似乎就成了大勢所趨,而面對這樣的情況,作為一個新人,在如此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如何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鐵飯碗”?

第一,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

華為在2019年沒有公佈要裁員的消息之前,人們都以為在這裡工作,基本一生就穩定了下來。結果,在這一年間,京東裁員8%,騰訊裁員10%,華為預備裁員7000人,連在中國人眼裡絕對穩定的銀行,也陷入了全球熱的‘裁員潮’。

作為剛入社會的畢業生,面對這樣的環境,自然顯得有些殘酷。而要在社會中生存下去,找到一份合適又能夠長久幹下去的工作,那就只有一個選擇,便是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

就如同常言說的,沒有一個領導者會選擇丟掉一個能力出眾的下屬,他們只能清除在公司裡無積極作為,和沒有能力的員工,企業不是養老院。穩定工作和穩定能力本來就是一體,只有穩定的能力,才有穩定的工作。

央企末位淘汰制、變相裁員:穩定的工作,正在廢掉你

第二,學會審時度勢,跟上時代腳步,不被淘汰

張明在跨入社會之前,許多的社會知識,只能從書本里得知,這也造成作為畢業生的他,從學校到社會這個過程中,往往出現認知的偏差。

既然穩定的工作已經變得越來越稀少,想要快速的融入社會,並且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工作,就必須清楚社會大環境下,對於什麼類型的人和物最是稀缺和需要的。

面對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李嘉誠說過:你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終將被社會所淘汰。

激情、知識、智慧、智能以及健康,人們所缺乏的東西,是被社會淘汰的根源。我們不能一畢業就不學習,也不能一進入社會,就不再看世界,時代在發展,跟上時代的腳步,才能在社會中走的更長遠。

央企末位淘汰制、變相裁員:穩定的工作,正在廢掉你

第三,一定打造過硬的個人品牌,這樣即使暫時失業,也會有很多人給你推薦工作。

職場裡流行一句話,中年失業的可怕之處在於:你除了年紀,什麼都沒有。

前不久,微博熱搜有這樣一篇文章,年齡的增長會削弱一個人在職場上的競爭力。

其實,年齡和實力以及失業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必然的,很多人年齡越大,其實力也越來越強,但導致他失業的可能卻有很多。而如果他在失業後很長時間裡沒有再就業,很有可能,便是他沒有個人的品牌,讓人能夠發現他。

就像《管理是個技術活》這本書裡寫的一樣,那些優秀的管理者,銷售人員或是企業家,都具備一個強大的能力,便是個人品牌的勝利。

央企末位淘汰制、變相裁員:穩定的工作,正在廢掉你

GUCCI、HERMES以及CHANEL,這些大品牌的勝利,將使人即使沒有見過,也能聞者知其意。因此,對於畢業生在職場中,不僅要學,還要給自己樹立個人品牌。

對於剛入社會的畢業生們,看到這裡,你們是否還會覺得穩定的工作必然穩定?也是否有穩定早已不再,我們還能做什麼的其他看法,歡迎說出和補充你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