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師的信”給父母們當頭一擊,父母:不嫌棄給孩子輔導作業了

都說:“家有讀書郎,全家跟著忙”。

隨著教育焦慮的步伐逼近,學習已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而是一家人的大事,家長們紛紛表態:我太難了。

網上也刷爆了各種奇葩家長陪孩子寫作業的帖子、視頻。氣出各種病,穿著各種防身服,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父母的難處。

但陪伴孩子寫作業真的只有抱怨一條路可走麼?


“王老師的信”給父母們當頭一擊,父母:不嫌棄給孩子輔導作業了


“王老師的信”給父母們當頭一擊,父母:不再嫌棄給孩子輔導作業了

01

父母的有效期只有10年

再不陪,孩子就長大了

現在的父母,只要一談到陪伴孩子寫作業時,就像一個定時炸彈一樣,隨時都會爆發。

而當大家都在嫌棄陪伴孩子寫作業時,有這麼一位老師的行為卻感動了無數人,他的字裡行間洋溢著對孩子滿滿的關愛與不捨。

在這裡,這封上千字的信中深刻的提到:父母的有效期只有10年。

在這10年中,你可以感受到孩子對你撒嬌、對你鬧脾氣、對你說心裡話……


“王老師的信”給父母們當頭一擊,父母:不嫌棄給孩子輔導作業了


若你在這10年中忽略了對孩子的關愛與成長,那麼,你再怎麼彌補都是無用功。

所以,父母應該收起嫌棄陪伴孩子寫作業的心態,雖其中,你會被孩子氣得火冒三丈,責罵孩子不如別人優秀。

當看到孩子對你默默的關愛時,你會被他稚嫩的愛所感動,這或許也是你和他最難忘的回憶。


“王老師的信”給父母們當頭一擊,父母:不嫌棄給孩子輔導作業了


02

父母陪伴的四個“坑”

正在毀掉孩子的潛力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父母總會被各種信息所幹擾,稍沒留心時間就悄悄地溜走。

陪伴孩子的過程也大打折扣,對孩子沒有起到很大的用處。

在陪伴孩子過程中,千萬別中這四個坑:

第一個坑:敷衍太過,沒有真正解決問題

幼小的孩子本身就有好奇心理,面對一切事物都感到疑惑。

這時,孩子總會詢問爸爸媽媽為什麼天是藍的,草是綠的,若父母總喜歡用敷衍的態度來搪塞孩子,這並沒有真正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第二個坑:耐心太差,沒有控制好情緒

當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纏著你時,很多父母會感到不耐煩更甚者還會一把推開孩子,讓孩子感到委屈不安,不敢調皮搗蛋黏著父母,性格變得孤僻。


“王老師的信”給父母們當頭一擊,父母:不嫌棄給孩子輔導作業了


第三個坑:回應太少,和孩子距離很遠

父母會因為工作量多而忽略陪伴孩子的時光,孩子想跟你親近,你卻沒時間及時回應孩子,這反而會阻礙親子關係,與孩子距離越來越遠。

第四個坑:說教太多,會使孩子產生厭惡

當孩子犯錯時,很多父母第一時間跳出來就是一段責罵與說教。

孩子本身就因為犯錯心裡難受,當父母嚴厲的指責、批評他,不但沒有糾正孩子的錯誤,反而會使孩子更加厭惡,產生不耐煩的牴觸心理。

03

優秀孩子都是“陪”出來的

常言:“陪伴是孩子最好的教育”,不僅高效還能拉近親子距離。

但並不是所有陪伴都是有效的,孩子的優秀與否,更注重的是“陪”的質量。


“王老師的信”給父母們當頭一擊,父母:不嫌棄給孩子輔導作業了


可以參考以下三種高質量陪伴。

1)保證情緒的平和

保持好心態,給孩子多點耐心,

少在孩子面前爆發負面情緒,跟孩子多點互動,讓孩子在陪玩過程中吸取溫暖的愛。

2)保證精力的專注

不管工作有多忙或者手機中有多少爆炸信息需要處理,只要你在陪伴孩子,你都必須放下手機,放下工作,全心全意陪伴孩子。

保持精力的專注,關心孩子所遇到的問題,這比手機娛樂來得更溫暖、更實在。

3)合理的利用碎片的時間

我們總抱怨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每天都被行程堵滿,而當你合理利用好碎片時間,比如:早點起床送孩子去上學,少一些應酬、多留時間回家。


“王老師的信”給父母們當頭一擊,父母:不嫌棄給孩子輔導作業了


你會發現,這些碎片時間拼湊起來也能給予孩子很好的陪伴。

孩子的成長時間很短暫,陪伴也不用多麼隆重、多麼正式,只要你多珍惜與孩子相處的時光,對孩子來說就足夠了。

陪伴的意義讓孩子學會自愛與愛別人,這便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關注「媽媽補習班」,每天學習專業有用的育兒知識,做新時代好媽媽!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記得給我們點贊並分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