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6塊看《肥龍過江》不值得?不如看李小龍的《猛龍過江》吧

今年,甄子丹一改形象,從肌肉男變成大胖子,拍了一部《肥龍過江》!

但觀眾對這部電影評價很低,它在豆瓣的評分低於5分,很多觀眾覺得6塊白花了。

可能《肥龍過江》仍然是王晶的"屎尿屁"風格,現在觀眾已經不喜歡這種過於隨便的娛樂了。

花6塊看《肥龍過江》不值得?不如看李小龍的《猛龍過江》吧

覺得這6塊錢白花的觀眾,可以回顧一下《肥龍過江》致敬的電影,李小龍的《猛龍過江》!

《猛龍過江》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花6塊看《肥龍過江》不值得?不如看李小龍的《猛龍過江》吧

《猛龍過江》是1972年上映的電影,它是李小龍首部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雖然是一部很老的動作片,但依然很值得觀看。

花6塊看《肥龍過江》不值得?不如看李小龍的《猛龍過江》吧

《猛龍過江》的主要缺陷:文戲有點弱

我們先說說這部電影的缺點,

作為他導演的處女作,從現在來看,它文戲有點弱。

可能是李小龍及部分演員的演技還不夠成熟,又或者是情節設定有點尷尬,

花6塊看《肥龍過江》不值得?不如看李小龍的《猛龍過江》吧

在電影的文戲中,李小龍的形象是傻乎乎的直男,他與其他演員的某些情節總讓觀眾看起來有點尷尬,不自然,甚至有點生硬;

動作片一般來說都是商業片,主要時間都用在刺激觀眾的感官體驗,所以它們的文戲容易不嚴謹,能表達的東西有限。

《猛龍過江》就有這樣的通病,細心的網友仔細看電影,就會發現存在不少漏洞,還有許多細節是驚不起敲的。

比如在電影裡,李小龍居然用木製的飛鏢對付別人的手槍,出現了武俠片才有的情節!

花6塊看《肥龍過江》不值得?不如看李小龍的《猛龍過江》吧

以當時的標準,這不算嚴重,因為那個年代,是香港電影粗製濫造,“七日鮮”的年代;但從這個時代的標準來看,它就顯得不夠嚴謹。


花6塊看《肥龍過江》不值得?不如看李小龍的《猛龍過江》吧

作為動作片,它的武戲依舊先進

儘管是差不多50年前的動作片,但《猛龍過江》的武戲,放到現在,依然能"傲視群雄"。

這十年間很火的葉問系列,論武戲,也許還不能比得上《猛龍過江》,更別談《肥龍過江》了。

論武打班底,《猛龍過江》比現在的動作片強多了

除了有一批比較專業的龍虎武師,電影還有一個合氣道高手,兩個國際空手道冠軍,再加上李小龍本身就是一個武術家,

花6塊看《肥龍過江》不值得?不如看李小龍的《猛龍過江》吧

《猛龍過江》的武打班底整體素質非常高,因此武戲的整體效果遠遠勝於現在的武打片。

就李小龍這簡單的一踢,就是現在很多武打演員難以做到的!

花6塊看《肥龍過江》不值得?不如看李小龍的《猛龍過江》吧

除了具有美感,《猛龍過江》的武戲很全面,很有真實感,且很有節奏

論武戲,《猛龍過江》應該是李小龍最完美的作品,因為這是李小龍具有絕對控制權的電影,李小龍能有充分自由去發揮,因此《猛龍過江》的打戲是他的所有電影中,最全面,最精彩的!

《猛龍過江》不只是強調打到一批又一批的反派,還強調展示不同的武器,展示在不同的情況下的格鬥,所以讓人覺得非常有新鮮感,全面而真實。

花6塊看《肥龍過江》不值得?不如看李小龍的《猛龍過江》吧

李小龍還很擅長利用鏡頭去增強武戲的效果

在《猛龍過江》裡,李小龍和空手道冠軍羅禮士的決鬥中,

他就很懂得用鏡頭去突出決鬥場面的緊張感,用鏡頭的快慢去控制武戲的節奏,通過鏡頭拍攝角度的變化來讓觀眾"身臨其境",並反映了雙方在決鬥時的強弱變化,讓觀眾感覺到什麼時候誰強誰弱,

花6塊看《肥龍過江》不值得?不如看李小龍的《猛龍過江》吧

另外,不知道他是不是從《教父》裡獲取靈感,懂得把一隻貓的鏡頭混剪到這場對決中,讓這場景對決更加有"儀式感",

而當時的他們決鬥的場景又是古羅馬的鬥獸場,多種因素讓這場決鬥彷彿變成古代角鬥士的生死對決,成為影史上經典的一戰!


花6塊看《肥龍過江》不值得?不如看李小龍的《猛龍過江》吧

《猛龍過江》是能讓當時觀眾覺得"值票價"的優質電影

一部電影是否為好電影,在我看來,只有兩種標準,一是它電影本身的水平,二是它是否為其目標觀眾所喜愛的電影

《猛龍過江》的電影水平很難說,從電影技藝本身來說,它是不及格的;但從動作片這種類型電影的角度來說,它又是屬於頂級的!

花6塊看《肥龍過江》不值得?不如看李小龍的《猛龍過江》吧

但無疑當時它是其目標觀眾所喜愛的電影,因為它當時深度觀眾喜愛,不僅打破了香港的電影票房記錄,還打破了亞洲的電影票房記錄。

當時因為觀看人數太多,香港還要出動警察去控制觀看《猛龍過江》的人流!

當時的觀眾,喜歡李小龍的這部電影是有理由,

當時社會環境,觀眾更喜歡《猛龍過江》這種電影

《猛龍過江》是在1972年上映的,內地又沒有改革開放,它最主要的觀眾,是當時香港的市民。

當時香港市民並非那麼富裕的,生活水平也許等於內地珠三角地區90年代末的水平,整體上無論是經濟,還是受教育程度都不算高。

花6塊看《肥龍過江》不值得?不如看李小龍的《猛龍過江》吧

而當時還香港還處於用天線來看電視的時代,CD播放機都沒有,當時觀眾看電影的渠道,也許主要只是電影院,所以當時觀眾接觸的電影有限。

因此,當時的香港市民大部分對電影的藝術性或內涵不會有過多的追求,也不太在乎電影是否嚴謹,能欣賞《教父》,《2001太空漫遊》等電影的只是小數,他們更喜歡看比較通俗易懂的電影

《猛龍過江》就是通俗易懂的電影,比較大眾化,

而它相對當時粗製濫造的港產片來說,是一部非常值票價的電影,因為《猛龍過江》取景地是歐洲,有帥哥,有美女,有老外演員,有精彩的武打場景,而且風格有點幽默,香港市民很難不喜歡。

花6塊看《肥龍過江》不值得?不如看李小龍的《猛龍過江》吧

更重要的是,《猛龍過江》能引起當時香港觀眾的共鳴,讓他們有一種"這是屬於我們的電影"的感覺

"告訴他們,這才是中國拳"

雖然李小龍的截拳道,融匯了中外的格鬥術,嚴格來說,是屬於他自己風格的混合格鬥,但在《猛龍過江》裡,他更多是稱它為中國拳;

電影的取景地是歐洲,但李小龍在電影裡的主要服裝是唐裝,與外國人區分開來了;

花6塊看《肥龍過江》不值得?不如看李小龍的《猛龍過江》吧

而整部電影主要都是講華人與老外的抗爭,更加區別華人與外國人;

電影裡很多情節和設定,都在潛移默化地強調中華民族這個民族,強調中國人!

對於當時的香港觀眾,或者海外華人來說,這很容易讓他們有共鳴,因為身份問題,一直是他們迷茫的地方

當時是70年代,香港還在殖民時期,那個年代情況有點特殊,從國籍來說,當時香港的華人,都不是中國人。所以在身份問題上,當時的香港市民,或者海外華人,都有點迷茫。

而《猛龍過江》就直接消除他們的迷茫,李小龍在電影反覆強調華人是中國人,讓觀眾別糾結國籍問題,讓觀眾在心中堅定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花6塊看《肥龍過江》不值得?不如看李小龍的《猛龍過江》吧

在殖民時代,《猛龍過江》這種電影在香港市民心中,甚至可以誇張地說,是一種信仰,因為這讓他們在身份上,有認同自己的自信!

香港迴歸前拍的影視作品裡,之所以有許多臺詞和情節反覆強調中國人的身份,也許也是受到了《猛龍過江》等電影的影響。

《猛龍過江》表達了弱者反抗鬥爭的慾望,也是讓當時香港觀眾有共鳴的原因

在殖民政府統治下,當時香港的華人屬於二等公民,比白人低一等。

而且當時我們國家才剛剛實現獨立自強,不像今天那樣富強,因此老外更加瞧不起我們這個民族,瞧不起香港的華人

花6塊看《肥龍過江》不值得?不如看李小龍的《猛龍過江》吧

因此當時的香港華人,除了身份認同有點迷茫外,還很明顯感受自己是是弱者,有一種被欺負,被壓迫的感覺,缺乏民族自信。

在《猛龍過江》裡,李小龍的形象非常強硬,而且怒打外國人,這表達了弱者反抗鬥爭的慾望,

這種弱者反抗鬥爭的慾望同時也是香港華人的強烈慾望,因此《猛龍過江》能夠讓他們有共鳴,特別是李小龍打外國人,證明中國人也不差的時候,會讓他們覺得非常"爽"!

花6塊看《肥龍過江》不值得?不如看李小龍的《猛龍過江》吧

當時《猛龍過江》還打破了東南亞許多地區的票房記錄,可能也是因為弱者反抗鬥爭的主題,同樣也讓他們有共鳴,因為弱者感,在當時許多東南亞國家同樣存在!

總的來說,站在這個時代的角度來看,《猛龍過江》文戲是有點弱的,它的主題也因為國家富強,人民生活穩定,讓國人產生共鳴也沒那麼強烈,

但它仍然是一部優秀的動作片,非常經典,因為作為動作片,它的武戲,仍然領先現在的動作片。至少它的觀感遠遠好於《肥龍過江》。

花6塊看《肥龍過江》不值得?不如看李小龍的《猛龍過江》吧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

洞察影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