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囧媽》為例,探究“家庭三角化”對親子關係影響及教育意義

由於今年有些特殊,《囧媽》改成了大年初一在線上免費放映。此舉不僅解決了電影票的問題,還能夠讓家裡以一種更加溫馨的方式來欣賞觀看這部影片。

可以說,這是一部家庭倫理片,在一家人歡樂的同時,我們也可以從中思考一些問題。

這部電影講的是主人公小老闆伊萬由於一些糾紛,意外地與自己的母親坐上了開往俄羅斯的火車。在這趟旅途中,主人公伊萬與自己的母親發生了激烈的鬥爭,還要與對手鬥智鬥勇。

雖然途中出現了很多矛盾衝突,但是伊萬與母親和解,一起共度難關,最終解決了家庭中一直存在、卻被他們逃避的問題。

兒子都已經40多歲了,媽媽還是不肯放手。她在吃水果、喝各種養生湯的時候,不管孩子吃不吃,影片中的媽媽都會塞到孩子的嘴巴里。囧媽用著強大的控制慾對待兒子。

然而,這樣過度的母愛卻然那個主人公感到痛苦。雖然,主人公伊萬試圖反抗,試圖改變親子的局面,卻因此爆發了更多親子之間的矛盾。

這樣看,媽媽似乎很討厭。但是,當她看到主人公伊萬被惡熊追趕,卻毫不猶豫地從樹上跳下來,張開雙臂去保護自己的孩子。

事實上,電影中的母子在生活中也是常見的。媽媽對兒子的強控制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來源於家庭的三角化關係。

以《囧媽》為例,探究“家庭三角化”對親子關係影響及教育意義

今天,我們就從親子教育的家庭三角化角度來探究父母對孩子高強控制慾的形成緣由,電影可以為我們帶來以下三個探究角度:

1、 夫妻之間:婚姻失敗,夫妻雙方溝通不暢,妻子常受家暴,但為了兒子忍受不幸的婚姻,最終夫妻雙方漸行漸遠。

2、 父子之間:父子之間交流互動過少,孩子從小缺少父愛,缺乏安全感。

3、 母子之間:單親母親獨自一人撫養孩子,壓力很大,自身安全感不足。孩子成為母親的精神寄託。

夫妻之間:婚姻失敗,夫妻雙方溝通不暢,妻子常受家暴,但為了兒子忍受不幸的婚姻,最終夫妻雙方漸行漸遠。

在影片的後半段,伊萬和媽媽一起坐在冰面上,這時,媽媽聊起了自己年輕時候的愛情。

盧小花(媽媽)與伊萬的爸爸是在電影院上認識的,當時盧小花遲到了,等到她到場時,電影已經放映結束了。這時,身為電影播放員的伊萬爸爸又為她重新播放了一遍電影。

就這樣,盧小花心動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關係越來越好,於是,他們一起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但是,現實中的婚姻生活和想象中的忽隱生活是不一樣的。由於雙方文化背景和從小生活的環境不同,兩人總是吵架。而且,伊萬爸爸總是愛喝酒,盧小花雖然時常勸說他,伊萬的爸爸還是沒有任何改變。

以《囧媽》為例,探究“家庭三角化”對親子關係影響及教育意義

盧小花也有想過要離婚,但是為了年幼的孩子,她還是忍了下來。打破這一局面的是,伊萬爸爸在喝酒之後,總會不受控制地做一些過激的暴力行為。

有一回,伊萬回到家裡,發現家裡一片狼藉。他詢問盧小花,盧小花撒謊說,這是因為家裡面進了盜賊。其實,這是因為伊萬爸爸喝酒之後,打翻了家裡的東西,還打了盧小花。但是盧小花不希望伊萬看到這樣的現象,於是就撒謊了。

良好和諧的夫妻關係是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礎,只有夫妻雙方和諧相處,才能夠齊心協力地教育孩子,一起商量解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不良行為。

所以,我們會看到,大部分擁有良好家教的孩子身後幾乎都有一對恩愛的父母。

電影中的盧小花不能處理好夫妻之間出現的問題,並且在面對伊萬父親的表現時便已經耗費了大量的精力。再面對自己的孩子時,自然也就沒有那麼精力,最普通的愛也很有可能就變質了。

這也為盧小花對孩子傾注了過多感情和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父子之間:父子之間交流互動過少,孩子從小缺少父愛,缺乏安全感。

影片中對伊萬爸爸的描寫很少,毫無疑問,伊萬的成長過程是絕對缺乏父愛的。

在火車上,盧小花看到伊萬與一個俄羅斯美女喝酒,她就突然變得很生氣。原因是伊萬父親是在喝酒之後腦溢血而死的,所以,她對酒也就有了不一樣的心理。在撫養孩子成年的過程,盧小花是既當媽,又當爸。

以《囧媽》為例,探究“家庭三角化”對親子關係影響及教育意義

但是,一個母親又怎能完完全全地替代一個父親呢?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親和母親承擔的幾乎是不同的責任。父親主要是給予孩子在精神上的鼓勵,他能夠鼓勵孩子成長為一個勇敢、自信、大膽的人。

而母親給予孩子的是如流水般的愛,母親會更加註重孩子的生活起居方面,比如最簡單的,關注孩子穿暖了嗎?吃得飽嗎?孩子很容易感受到母親溫暖、細膩的愛。

面對父親,孩子一般是會表現地敬畏和崇拜,父親在孩子的眼中一直都是一個較為高大、容易隱藏自己愛意的角色。但是,這並不代表著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能夠缺少父親這樣一個角色的存在。

缺少父親的孩子,雖然心裡極度缺乏安全感,但是他們會在童年時表現出超乎常人的堅強和自律。而那些看似超乎常人的自律和堅強的童年,都是以壓抑孩童正常情緒與需求為代價。

童年缺乏愛和安全感,會像一道陰影一樣一直跟隨著孩子。

母子之間:單親母親獨自一人撫養孩子,壓力很大,自身安全感不足。孩子成為母親的精神寄託。

因為丈夫的去世,盧小花幾乎把自身的全部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盧小花的生活重心就是兒子。即使兒子到了不惑之年,在盧小花眼中,他也還只是一個孩子。

以《囧媽》為例,探究“家庭三角化”對親子關係影響及教育意義

她為了陪伴兒子,放棄了幾個小時的飛機,而是選擇了六天六夜的火車。因為伊萬不願意與自己乘坐火車,她感覺到很失望。當伊萬決定幫助自己完全自己的夢想時,她的臉上全是喜悅。

在火車上,她不停的為孩子煲各種養生湯,什麼綠豆湯、紅豆湯、薏米湯等等,一有好吃的東西,就會主動分享給孩子。為了讓伊萬放下工作,能夠全心全意地陪伴自己,她故意將伊萬的手機丟到水裡。

盧小花把自己生活的重心全部都放在兒子身上,卻忘了自己年少時的夢想。影片中讓人感動的一幕便是她帶著歌唱的姐妹團,最終鼓起勇氣一起唱了一首老歌——《紅梅兒花開》。

終於,在過去那麼多年裡,第一次,盧小花迎來了自己人生中的高光時刻,她活出了她自己。

一個女人辛辛苦苦培養一個孩子長大成人,這其中有多少心酸我們又怎能真正體會到。中國式家長總是這樣,將自己濃濃的愛意化作對孩子嚴格的控制。

《囧媽》這部電影,帶來什麼樣的教育意義?

從這部電影中,我們確實可以感受到很多,也可以學習到很多東西。而這部電影中表現出來的母親的強控制慾正是現實生活中很多母親的真實寫照。至於如何改變父母對孩子的強控制慾、家庭三角化的現狀,這裡有幾點建議:

1、 工具:溝通為"王道",走出自身的"舒適區"

我們可以看到,父母對孩子的一種強控制慾以及家庭三角化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庭成員之間缺少溝通。因為缺少溝通,父母和孩子很難了解到對方的真實想法,由此很容易引發一些誤會。

以《囧媽》為例,探究“家庭三角化”對親子關係影響及教育意義

夫妻之間缺少溝通,那麼呈現在孩子面前的就是經常吵架的父母。看到父母這樣一副不和諧的模樣,孩子很容易產生無力感和感受不到安全感。

親子之間缺少溝通,那麼父母和孩子之間容易出現一道隔閡。在這一方面,父母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父母不應該過度放大自身的話語權,偶爾也要給予孩子說出自己想法的機會。

這樣一來,父母不僅能夠知道孩子在想什麼,還能進一步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父母之間也要相互溝通,相互諒解。畢竟,教育孩子是一個很大的工程,僅靠雙方中的一人是很難完成這樣一項大工程的。

只有父母雙方相處好了,才能發揮各自的能力一起去照顧好孩子。

2、 手段:恰當的"放手",給予孩子更多成長鍛鍊的機會

在孩子小的時候,一些高控制慾的父母便開始規劃孩子未來的人生。這本是

好事,但是,如果父母沒有詢問過孩子的意見,就私自幫孩子安排好了,孩子很有可能覺得自己沒有受到尊重。

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過度依賴父母,更多的是父母離不開孩子。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父母應該要慢慢地斷開與孩子之間的聯繫,給予孩子更多的機會去探索這個世界。

很多事情,只有孩子自己去做了,自己真正地去經歷了,孩子才會真正地成長起來。

以《囧媽》為例,探究“家庭三角化”對親子關係影響及教育意義

所以,不如給孩子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勇敢自由地翱翔在屬於他們的天空之下。

我是木木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育養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夠有助於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孩子能更好地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個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