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憶故鄉揚州的炒米糖

本家汪曾祺在《人間滋味》中寫道:“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這是很便宜的食品。孩子買了,咯咯地嚼著。”

這話使我覺得熟悉又親切,兒時父母過年製作炒米糖的畫面一下子撞入眼前……

最憶故鄉揚州的炒米糖

小時候,生活在偏遠的鄉村,沒有手機,沒有娛樂,多數家庭也沒有電視,甚至隔三差五地停電。一到過年,買年貨,換新衣,放鞭炮,吃年夜飯,是那時最快樂的事了。尤其是放了寒假後,最眼饞的就是看父母為過年準備的一道道精美大餐了,殺年豬、磨豆腐、炸丸子、白斬雞、蒸粉肉……而最難忘最愛吃的就是炒米糖了。

故鄉在長江岸邊,魚米之鄉。記得兒時,每逢過年,除大魚大肉外,家家戶戶都要加工製作很多美味小食品,其中一種叫炒米糖的食品,甚是好吃,百吃不厭,傾倒了我50多年。

最憶故鄉揚州的炒米糖

製作炒米糖的主要原料為糯米,這是因為糯米有黏性,味道香,而家鄉正是魚米之鄉,盛產上好的糯米。

而製作炒米糖的方法也很簡單。

1

首先是要將精選的糯米淘淨後放在蒸籠裡蒸熟,其形狀跟蒸熟的幹米飯相似,只是比米飯更硬些,呈幹粒狀。然後將蒸煮熟的糯米飯放在涼蓆上,在太陽下曝曬,直至曬乾水分,其色澤呈晶亮狀。製作時,將曬乾的糯米飯籽拌黑砂放在鍋裡一鍋接一鍋爆炒,不一會兒,米粒就增大,其形狀跟爆米花差不多大,但硬。待全部要製作炒米糖的幹糯米籽炒完後(注:每鍋炒完後必須用一種鐵絲篩將黑砂篩淨),把適量的糖稀(一種很黏性的甜味劑,形狀似稀糊)放入炒熟且膨脹的糯米花中,再加入一些炒熟的花生米(去紅衣),攪拌均勻後,取出部分放在一塊光滑的大案板上,用一大擀麵杖將其擀平擀結實,數分鐘後用刀將其切成小方塊,這就是家鄉又馨香又好吃的炒米糖了。


小時候,最盼臘月了,這個時候家家戶戶就開始加工炒米糖了。每到父母做炒米糖時,我們就在旁邊等著這隻有過年才能吃到的美味食品,待炒米糖做好後,我們早都吃飽了,連飯都不想吃。

最憶故鄉揚州的炒米糖

曾經的兒時,我們在各種美食的陪伴中過年,一年又一年,不知不覺地長大了,但記憶中的美食,仍然在那裡,永遠的難忘……

長大後,我離開江南故鄉先到外省求學,然後又來到離家鄉幾千裡的大西北工作生活,就很難吃到父母製作的家鄉炒米糖了。只有等到好幾年一次的探親假回家過年時才能又吃到這馨香的炒米糖了,於是,每次過年回家探親時,父母都要加工製作多多的炒米糖讓我帶回來吃。

最憶故鄉揚州的炒米糖

後來,父母知道我愛吃炒米糖,在我每年不能回家過春節時,他們就給我從郵局寄送,但由於路途幾千公里,一路“折騰”後待我收到時,炒米糖早就一半以上破碎了,儘管如此,但我還是把破碎的炒米糖吃過淨光。真香呀,來自故鄉的炒米糖!

身處外地30多年,風沙草地、黃土高坡怎及綺麗水鄉,每每使我想起那維繫我童年美食夢的炒米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