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不想工作怎麼辦?警惕工作倦怠,這種心理學方法來幫你

更多專業、好玩、實用的心理學知識,歡迎關注
專注為您推送心理學精選內容哦!

01

最近新學習到一個詞——職業倦怠。

指的是由於長期的過度的職業壓力,在人的情緒、精神、身體上表現出疲勞、倦怠的狀態。

當我把這個詞和身邊的朋友一說,我才發現,有職業倦怠的人還真不少。

就像程序員老曹說的:“夢想是沒有夢想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把工作做完了,每個月能著固定工資就好”。

最初很多人,都是滿腔幹勁,想要奮鬥。

慢慢的,在日復一日的工作壓力下,不斷的被現實潑冷水,最終喪失了熱情和衝勁。

心理學家:不想工作怎麼辦?警惕工作倦怠,這種心理學方法來幫你

其實不僅在職場上,生活中很多事情也同樣有個“蜜月期”。

過了這個“蜜月期”,說好的自律,說好的運動,說話的看書,說話的做飯……

都變成無數個“今天就算了吧”。

是不是覺得混日子很不充實,但制定計劃之後,又很容易喪失動力?

為什麼會這樣呢?

02

心理學認為:每個人的潛意識裡,都有一個價值排序。

我們每一個行為,都是受這個價值排序的驅動,會按照自己的主觀判斷,去先做“重要的事情”,再做“不重要的事情”。

心理學家:不想工作怎麼辦?警惕工作倦怠,這種心理學方法來幫你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

潛意識在進行這種排序的時候參照的是什麼指標?

究竟什麼樣的事兒會排在最前面呢?

你的價值排序具體是什麼,這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

心理學解釋:我們的潛意識中,進行價值排序的參照指標,是七種動力神經鏈

也正是這七種動力神經鏈,能促進我們對事情動力、恆心和毅力。

心理學家:不想工作怎麼辦?警惕工作倦怠,這種心理學方法來幫你

那麼這七種動力神經鏈分別是什麼呢——

第一個動力神經鏈——明確做好事情的收穫。

第二個動力神經鏈——明確做不好事情的損失。

第三個動力神經鏈——明確做去實現這件事情,你具備的優勢和資源。

第四個動力神經鏈——明確在行動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困難。

第五個動力神經鏈——明確實現這件事情,使用哪些最方法是最好的。

第六個動力神經鏈——為實現這件事情的行動,做出詳細的計劃(步驟、時間……)。

第七個動力神經鏈——瞭解那些成功的人(優秀的人)是如何做這件事情的。

NLP心理學認為:如果哪件事情,在你的潛意識裡具備的七種動力神經鏈越足,那麼這件事情就會在你價值排序的前頭。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想要激發自己做某件事情的動力,可以在潛意識裡建立和這件事情相關的七種動力神經鏈。

讓這件事情,佔據潛意識的“重要位置”。

心理學家:不想工作怎麼辦?警惕工作倦怠,這種心理學方法來幫你

03

NLP實用心理學泰斗張國維博士認為:

利用“動力卡”提升行動力的關鍵,是不斷的把這些卡里描述的景象,視覺化融入我們的潛意識深層。這樣,潛意識就會在你下次行動的時候,悄無聲息的給你一個積極的指令。

聽過一萬遍道理,都不如來一次實踐。

如果你也有想要提升行動力的事情,且不妨一試。

我們每個人都只想做自己喜歡的事,這當然是最幸福的一種情況。

但往往現實情況沒有這麼理想。

縱使我們的工作內容是曾經的興趣,也會因為不斷處理各種難題,久而倦怠。

心理學家:不想工作怎麼辦?警惕工作倦怠,這種心理學方法來幫你

何況,大部分從事的工作,都不一定是自己曾經的興趣。

也不可能每一件事,都是自己的興趣。

但我們能做的,就是覺察人性的秘密,用一些心理學的技巧,激起我們對待生活的熱情和動力,為我們的生命提供更多的成就感和價值感。

更多專業、好玩、實用的心理學知識,歡迎關注專注為您推送心理學精選內容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