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手記: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在2020年春節之前,很多人沒有想到,自己的春節長假安排會被疫情打亂。

在疫情面前,沒有人能置身事外。春節返鄉,我回到了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重災區之一——湖北恩施。如今已是小城封閉的第十天,也是我和父母隔離在家的第十天。緊張的疫情帶來了擔憂和焦慮,但我們也從不缺少感動、溫暖和愛。在這裡,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500公里,對病毒來說卻不夠遠

1月底以來,因疫情形勢嚴峻,湖北多地採取了“封城”措施。

原本以為對距離武漢500多公里的恩施影響不會太大,然而1月26日零時起,恩施所有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實行交通管制,此前城市區域的公共交通就已全部停運,恩施正式“封城”。直到這時,這裡的人們好像才終於意識到,漫長的500多公里,對於病毒來說卻是不夠遠的。

2020年的春節,和以往大不一樣。受疫情影響,整個恩施“過年不整酒、不搞聚會、不拜年”,原本約定的春節聚會紛紛取消,餐館酒店也都閉門謝客。

昔日熱鬧的小城變得空曠寂靜,車輛稀疏,行人寥寥。“疫情面前,健康第一。老實待在家,就是對社會的最大貢獻……”街上流動的疫情廣播宣傳車聲音更顯響亮。雖然少了節日的熱鬧氛圍,但這能換來更多的踏實和平安。

蝸居在家的“鹹魚”

蝸居在家,親人朋友們通過微信電話噓寒問暖。遠在武漢同樣隔離在家的舅爺舅奶發來問候,雖已八十高齡,二老依然精神矍鑠。他們囑咐我們,切記政府的一切安排,定要待在家裡過這個不尋常的春節。二老的囑託讓我和家人淚目,雖分居兩地,都身陷“封城”,但親情依舊,關心常在。手機上問了問朋友們的生活狀態,調侃曰“每日是床上癱完沙發癱,沙發癱完陽臺癱,終於成為一條天天曬太陽的‘鹹魚’”。輕鬆的俏皮話,一掃“封城”後的焦慮。

“封城”手记: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雖然外面景色宜人,但只能自覺宅家隔離。

原本嚷嚷著要出去走親戚的父母也安靜下來,除非購買生活必需品,否則絕不出門。父母對戴口罩原本非常抗拒,過年前勸導他們戴口罩時,突然理解了他們當年勸我穿秋褲時有多難。但如今形勢所迫,他們也不得不妥協。

有一次,我拉住正要出門採購的母親,遞給她一個口罩,她直接頭也不回地出門離去,沒想到過兩分鐘又回來了,說:“出門發現所有人都戴著口罩,大家都戴上了,我還是得戴上”。母親拿起口罩,胡亂地扣在臉上,連正反都弄錯了。我重新將口罩拿下,幫她捏好鼻樑處密封,妥帖地戴好。

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隔離在家,對自己負責,但還有人在外殊死搏鬥,對整個社會負責。面對疫情,醫護工作者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時刻準備與病毒奮戰到底。

表嫂作為一名醫護工作者,春節以來一直沒有休息,大年三十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她告訴我,工作起來就顧不上回家,吃住都在醫院旁邊的酒店。在他們醫院,許多醫護人員已經不分日夜奮戰多天,還有人三天兩夜加起來只睡了五六個小時。

我悄悄問表嫂,那你們害怕被感染嗎?表嫂說,不怕!雖然剛開始心理壓力比較大,有些年輕的護士會恐懼,但一忙起來也就顧不上害怕了。臘月裡,醫院發了倡議書,號召大家參加抗擊疫情的特殊小組,醫護人員們都爭先恐後報名,自願參加。表嫂說,“我也報名了,都沒提前和你表哥商量。”我聽完就樂了,心想商不商量表哥也會答應。

“封城”手记: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醫護人員進入病區前相互鼓勵。圖為受訪人提供。

令人高興的是,2月1日,湖北恩施州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治癒患者出院,這也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迎來了希望。

“封城”手记: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2月1日,湖北恩施州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治癒患者出院。圖片來源:恩施發佈

我有時候在想,醫護人員只有保護好了自己,才能保護好更多病人。我在微信裡對錶嫂說,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對自己負責,對病人負責。

封閉城市,但封閉不了關心;隔離病毒,但隔離不了愛。正如身在遠方的親人所言,儘管今年不能團聚,但我們的心始終在一起。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封城”中的我們並不害怕。我身後是摯愛的親人和朋友,我身後是深愛的家鄉和國家。短暫的封閉,不會讓我們每個人成為孤島,反而讓我們的心凝聚在一起,更加有力量。

前幾日晚上,我在朋友圈裡看到,在500公里外的武漢,“加油”的吶喊聲響徹夜空,這樣的聲音讓人淚崩。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我們一定會贏得這場戰鬥!

相信我們,加油湖北人!加油中國人!

“封城”手記系列

總策劃:劉加文

策劃:夏小鵬 徐倩

監製:畢秋蘭 劉小軍

校對:丁悅 劉夢嬌

新華網海外傳播中心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