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凍結、購物中心搖擺、家居巨頭也慌

百貨凍結、購物中心搖擺、家居巨頭也慌 | 穿越17年

行業分析師/ 蘇珊、陳安琪

百货冻结、购物中心摇摆、家居巨头也慌 | 穿越17年

2020這個春天,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肺炎”,擾亂了傳統年味,也擾亂了零售圈的腳步。

為防範疫情擴散,全國春節假期延長3天,部分省市復工時間再推遲一週,企業正常經營計劃被打亂。生產和營業停擺,收入和現金流中斷,但企業的房租、工資、利息等費用是剛性支付,虧損不可避免。

但這種衝擊,於不同行業不同商業主體,程度不一。總的來說,民企>國企,小微企業>大企業,現金流不足>現金流充裕。

現在,疫情警報究竟何時能解除,還是個未知數。《穿越17年》系列,反觀了穿越SARS而來的傳統行業當下現狀,亦探討了過去這些歲月中誕生的新興玩家未來之命途。

此為上篇,聚焦百貨、購物中心及家居巨頭們如何上演“最強穿越”。

01 百貨業:穿越SARS而來,暫時凍結

在中國,百貨業出現得早,目前多數百貨企業都經歷過2003年的SARS。彼時的它們,大都在疫情高發期,遭遇重挫,並影響了公司全年的業績表現。

以王府井百貨為例,其2003年年報顯示,上半年爆發的“非典型肺炎疫情”,對百貨業的衝擊超出了其它商業業態。

當年,作為“非典”重災區的北京,是王府井的大本營。客流急劇下降,銷售大幅度下滑,是最直觀的受挫表現。

據王府井2003年年報顯示,這年最嚴重的時期,百貨大樓、東安市場客流和銷售都下降了9成以上,北京其它3家門店對應數據下降7-8成,外埠3-4成。

百货冻结、购物中心摇摆、家居巨头也慌 | 穿越17年

因此“非典”對上述報告期內,王府井的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收入均造成重大影響。此外,“非典”疫情還影響了王府井的佈局節奏,致使2003年僅新開兩家門店。

同樣SARS疫情中遇挫的還有首商股份。其在2003年年報中如是記載:

“由於非典疫情和公司總經理換屆等主客觀因素,公司核心企業——西單商場的業績大幅下滑,由多年保持的全市前列降到末位,導致公司自成立以來首次出現了嚴重虧損,2003年公司實現利潤總額-1.8億元,淨利潤-1.7億元。”

百货冻结、购物中心摇摆、家居巨头也慌 | 穿越17年

雖說,SARS帶來的負面影響,對百貨業來說,是個顯而易見的事實。但回顧2003年百貨業發展全過程,可看到的是,SARS的重創是在5月份到達頂峰,隨著疫情逐步消退,據北京日報,到了2003年6月最後一週,北京大商場零售額已恢復至2002年同期的95.7%。

據北京日報統計數據顯示,2003年4月底至6月,北京市千家零售業企業為保市場、保供應無一停業,銷售情況也週週見好。

據悉,“非典”雙解除後,王府井組織了一系列營銷活動,迎合人們購物需求和追求健康的心理,帶動了客流和銷售的增長;同時還積極想辦法節流,壓縮各項成本、控制費用。

積極措施下,王府井2003年三季度迅速恢復,四季度完全恢復正常,儘可能地將“非典”帶來的損失降到了最低。

百货冻结、购物中心摇摆、家居巨头也慌 | 穿越17年

十七年已過,雖然百貨行業已經歷多次洗牌,有的式微了,有的轉型了。但它們依舊是購物效率最高的渠道模式之一。“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席捲而來,它們再次遇挫,且暫時凍結。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認為,疫情首先會對今年一、二月份武漢及周邊地區的旅遊業、餐飲業和生活日用百貨消費行業會產生較大影響。預計今年第二季度疫情會總體趨穩,主要疫區的消費和服務業開始恢復,下半年估計會恢復正常。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大多百貨企業是改制而來的國企,整體行業負債率並不高。這也就意味著,疫情衝擊下的它們,只要現金流足夠,渡過階段性的難關,問題不大。

特別是那些經歷過SARS的企業,過往的應對經驗,成了它們手握的過關砝碼之一。

但那些非國企,負債率較高,非自有物業,單體非連鎖的百貨,遭遇陣痛的時間預計會更長。

02 購物中心:“禁足”解除後,客流有望快速反彈

2003年,購物中心還未大規模佔領中國城市的各大商圈。畢竟,行業龍頭萬達2001年才在長春開出了第一個萬達廣場

此外,當時SARS疫情集中在廣東、北京兩大區域,沒有封城、限制出行等全國性的管控。因此,SARS疫情對購物中心的影響並不突出。

據正佳集團李穗生(2003年任廣州天河城廣場副總裁)對贏商網回憶稱,非典時期,雖然客流減少,但天河城各個樓層還是可以看到有人在逛街的,當時非典對商場的影響大概持續了1個月左右。

百货冻结、购物中心摇摆、家居巨头也慌 | 穿越17年

但當下處在“新型冠狀肺炎”疫情下購物中心,面對著是與17年前完全不同的兩大現實:

  • 購物中心遍地開花:2003年,購物中心還是商業圈稀罕物,今日已成為城市中人們最熟悉的場所。2003年也是連鎖型購物中心起源年,如萬達、龍湖、凱德等開發商皆開出首個商業項目,發展至今,截至2019年中,據贏商大數據監測,全國一至四線城市購物中心總存量3.8億㎡(商業面積≥3萬㎡)

  • 疫情擴散至全國,“禁足”政策影響大:據李穗生介紹,遇上春節假期,加上網絡、交通的便利,當下疫情下的人流頻率和次數都比2003年高很多,傳染渠道更多,力度更大。

基於以上事實,政府舉全國力量來對抗疫情,以“安全為第一位”提出的封城、關閉一些公共場所等“禁足”式的舉措,必然會給購物中心運營帶來巨大沖擊。畢竟非典期間,購物中心閉店的少之又少,以自我防護為主。

而以購物中心為空間載體的品牌們,特別是餐飲和影院,亦都遭受了重挫。

春節假期,本來是拉動消費增長的黃金週。據商務部監測,在過去的十年裡,春節假期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從2010年的3400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10050億元。

百货冻结、购物中心摇摆、家居巨头也慌 | 穿越17年

因受今年受疫情影響,全民幾乎"宅"在家,預計這個數據將面臨斷崖式下滑,餐飲行業面臨大批退單、無人到店用餐,甚至需要暫停營業的問題。

據中金公司報告顯示,2017-2019年春節檔票房規模分別達到34.3億,57.7億,59.0億。今年1月初,中金公司基於“票房拆解法”對春節檔票房進行了測算,有望落入62.1億元-7

6.4億元區間,同比增幅為5.3%-29.5%。可如今,都成空。

百货冻结、购物中心摇摆、家居巨头也慌 | 穿越17年

為了扶植品牌渡過難關,多家購物中心業主都提出了減租等舉措。可這終究只是暫時性應急之舉,餐飲業要自救,成了當下行業共識。可出路何在,依舊在探索中。

至於購物中心何時能恢復,李穗生估計疫情3月底應該會基本結束,且對客流回溫持樂觀態度。

的確,多年發展經驗沉澱,購物中心已從零售為重慢慢轉變為體驗為王,而體驗業態成了線下消費的剛需。這也就也意味著,疫情減輕之後,購物中心的客流量或將實現快速反彈。

但在這個過程中,嚴重缺乏流動性的商業開發商企業可能會出現危機。目前業界普遍希望能夠得到政府在稅收減免、信貸政策方面的扶持。

03 家居賣場:巨頭不慌,散兵或退場

2003年SARS疫情爆發時,國內大多數賣場仍未形成連鎖規模化發展,經營不規範,且多以場地租賃為主。

當時,整個家居行業受衝擊不算明顯。從社會消費品零售數據看,2003年2-6月,

  • 明顯負面衝擊的消費行業:金銀珠寶、食品菸酒、體育娛樂、辦公用品、服裝紡織、化妝品、書報雜誌;

  • 影響不明顯的行業:家電音像、通訊器材、傢俱、汽車等;

  • 有正面效應的行業:日用品、中西藥品。

究其原因,是因為家居需求是基於房地產的派生需求,只要剛性需求存在,隨著SARS疫情影響消除後,還能繼續發展。

雖說影響不大,但SARS疫情之後,北京家居建材市場開始了洗牌的關鍵時期。轉型,成了家居建材市場絕處逢生的法寶。

一直以攤位制經營為主體的居然之家將塗料、板材等易於實現標準化的產品集中起來,開設了家居超市,從而使其業態更加豐富。

北京藍景麗家大鐘寺家居廣場也辦起了家居超市;一向僅做建材產品的東方家園也引進了家裝廠商,做起了攤位制的買賣,業態的融合日趨明顯;居然之家家居廣場則選擇擴張,在十里河家居建材一條街正式開出了第一家分店。

百货冻结、购物中心摇摆、家居巨头也慌 | 穿越17年

到了2004年,據不完全統計,國內超5000平米的傢俱流通場所超過2500家,1萬平米以上有900多家,2萬平米以上500多家,3萬平米以上100多家,5萬平米以上有30多家。

此外,還有廣東順德樂從、龍江200萬平米的傢俱一條街,東莞厚街近20萬平的傢俱大道等。

百货冻结、购物中心摇摆、家居巨头也慌 | 穿越17年

之後,整個家居就行業一直在洗牌中向前,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頭部企業已經具備了規模性優勢。

截至2019年末,紅星美凱龍經營家居建材店及產業街428家,而居然之家全國開業門店總數也已達3

73家,簽約門店總數達651家,覆蓋30多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

居然之家在去年底成功上市,與紅星美凱龍共同構成家居賣場企業第一梯隊。

“新型冠狀肺炎”疫情之下,巨頭們也慌,而更多地方性中小規模的家居賣場或會黯然退場。

百货冻结、购物中心摇摆、家居巨头也慌 | 穿越17年

但在疫情爆發前,居然之家已經借殼上市,一定程度避免了現金流斷裂而導致的破產危機,而以自持為主的紅星美凱龍,受到的波動可能會更小。

不過,受市場供需環境、企業自身經營等因素影響,2019年中小規模的家居賣場倒閉潮還會在2020年延續。

總體來說,由於剛性需求的存在,行業又形成了規模性的龍頭,目前疫情對商業地產這三個領域的衝擊是暫時性的,不會對現金流寬裕的企業構成危機,但規模較小、管理效率較低、現金流不足的要及時防範風險。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預案比預測重要,這個春天,考驗企業家的堅韌、智慧。同樣,需要政府儘快出臺針對性措施,支持中國實體商業重回正向軌道。

百货冻结、购物中心摇摆、家居巨头也慌 | 穿越17年

百货冻结、购物中心摇摆、家居巨头也慌 | 穿越17年百货冻结、购物中心摇摆、家居巨头也慌 | 穿越17年

百货冻结、购物中心摇摆、家居巨头也慌 | 穿越17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