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有故事的河北——避暑山莊


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承德的避暑山莊確認為世界文化遺產,並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馳名中外的避暑山莊,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延綿起伏、層巒滴翠的燕山深處。這座耗時89年建成的中國現存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是中國古代皇家園林的集大成者,是中國園林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中國古典園林的最高範例。

雲遊河北 平安過年 | 探索有故事的河北——避暑山莊

避暑山莊自1703年開始建設,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形成了以康熙三十六景和乾隆三十六景為代表的皇家園林風景區。“誰道江南風景佳,移天縮地在君懷”,山莊四季,風光各異。春天花開似錦,奼紫嫣紅;夏天山林滴翠、鬱鬱蔥蔥;秋天楓林如火,瓜果飄香;冬天雪壓青松,而熱河卻雲蒸霞蔚。避暑山莊既有北方園林的雄奇渾厚、古樸幽深的韻味,又有南方園林的典雅和諧、玲瓏剔透的風姿。

雲遊河北 平安過年 | 探索有故事的河北——避暑山莊

雲遊河北 平安過年 | 探索有故事的河北——避暑山莊

雲遊河北 平安過年 | 探索有故事的河北——避暑山莊

雲遊河北 平安過年 | 探索有故事的河北——避暑山莊

風光旖旎處,故事寫春秋。今天我們給您講述一個發生在避暑山莊煙波致爽殿內,關於兩方玉璽印章的故事。在避暑山莊博物館內,陳列著兩方玉璽,“同道堂”璽和“御賞”璽。這兩方玉璽原是咸豐皇帝所用的閒章,本是寫字作畫後加蓋之用,但後來卻用於頒發上諭聖旨,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

避暑山莊藏璽事

那是咸豐十年,也就是1860年,英法聯軍兵臨北京城下,咸豐帝帶著慈安、慈禧以及小兒子載淳,也就是後來的同治皇帝從圓明園逃到了避暑山莊。在避暑山莊的煙波致爽殿,咸豐帝批准了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到了咸豐十一年,1861年8月21日,咸豐帝病危,臨終前他在避暑山莊的煙波致爽殿,留下了三項遺詔:一是立6歲載淳為皇太子;二是任命載垣、端華、肅順等為贊襄政務八大臣,史稱“顧命八臣”;三是賜給皇后紐祜祿氏慈安“御賞”璽,賜給皇太子載淳“同道堂”璽,並規定凡以後下發諭旨必須使用此二璽為憑。


雲遊河北 平安過年 | 探索有故事的河北——避暑山莊


說完了這兩枚璽印的作用,咸豐病逝,6歲的載淳繼位,也就是同治皇帝。由於載淳年幼,“同道堂”璽由其生母葉赫那拉氏慈禧掌管,代其用印,從此慈禧取得了干預朝政的權力。三項遺詔是咸豐帝為了大清的安定長久而留的,目的在於兩宮太后與八大臣聯合執政,各派政治力量彼此掣肘。但他卻萬萬沒有想到,本想用來平衡顧命大臣與兩宮太后之間的關係,並加以控制的“同道堂”、“御賞”璽,卻被兩宮太后所利用,打破了初始的權力平衡,導致後來慈禧太后與恭親王共同發動了“辛酉政變”。


雲遊河北 平安過年 | 探索有故事的河北——避暑山莊


自此,慈禧太后掌握清朝政治大權近半個世紀之久,而“同道堂”、“御賞”璽則作為當時宮廷鬥爭的重要工具,見證了喪權辱國的割地賠款,見證了江河日下的滿清王朝的衰落。

雲遊河北 平安過年 | 探索有故事的河北——避暑山莊

歷史的風雲已經散盡,留下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成為中國旅遊最美目的地之一。



來源 | 河北旅遊TV


分享到:


相關文章: